Re: [心得] 陳到與白毦淺考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09-30 05:12:56
→ boman: 李嚴最初也是以前將軍督江州,當時永安已统屬江州。益永安09/24 23:18
→ boman: 之守是派遣更多守軍,如諸葛亮所說不就是從江州調兵入永安09/24 23:18
→ boman: 情況好差才會調重將守永安,如後來的宗預、閻宇。陳到昰代 09/25 01:01
→ boman: 李嚴守永安算是降低守備等級。 09/25 01:01
【陳到當完征西將軍就領便當了?】
1.《季漢輔臣贊》:
"鎮南粗彊,輔元弼名匡....益州旣定,為巴郡太守。建興中,徙鎮南,為右將軍....
監軍尚篤,劉南和名邕....益州旣定,為江陽太守。建興中,稍遷至監軍後將軍....
....卒....--贊輔元弼、劉南和"
2.注意諸葛亮公文上尚書裡,各將軍列名的順序:
"...車騎將軍都鄉侯臣劉琰,使持節前軍師征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南鄭侯臣魏延...
督前部右將軍玄鄉侯臣高翔、督後部後將軍安樂亭侯臣吳班..."
3.楊戲傳:"都護李嚴性自矜高,護軍輔匡等年位與嚴相次"
綜合以上3點,個人大膽猜測:建興9年李嚴當驃騎將軍時,輔匡劉邕如果還健在
應該會升到XX大將軍之類的 -> 釋放出右 & 後將軍的名額給高翔吳班
-> 聯名參李嚴的因而不會出現右將軍輔匡、後將軍劉邕的字樣
4.明明楊戲寫《季漢輔臣贊》時,輔匡劉邕已經至少當過右、後將軍
卻還刻意拿鎮南、監軍來講,足以證明鎮南、監軍並不會是輔、劉2人的最高職位
所以同理陳到"建興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將軍",征西很可能也不是陳到的最高職位
再加上陳壽給劉邕作註時,還很肯定的加了個"卒",但陳到卻沒有
可見陳到搞不好征西之後還有任別的官職,拿征西來作贊
只為了跟趙雲的征南湊一對而已(趙雲最後也沒卒於征南任內)
陳到沒參李嚴一筆也不能因此肯定他已死亡,畢竟"護軍陳到駐永安,皆統屬(李)嚴"
或許以中立來表達對直屬長官犯錯的態度
小結:
姜維230年當征西時,陳到不一定因為釋放征西的空缺而表示他死了
【李嚴被罷黜後的空窗期】
建興元年 建興4年 建興初 建興中 建興12年
李嚴 假節 前將軍
輔匡 雜號->右將軍
李福 江州督、雜號
鄧芝 雜號 前將軍
陳到 永安督、征西
醬汁建興9年被廢為平民,而督江州的前將軍位置,鄧芝直到阿亮死後才接下
在此時間點比較接近他原本驃騎將軍位置的,從聯名的名單看來似乎只有車騎將軍劉琰
以及征西大將軍魏延而已,但前者"不豫國政,但領兵千餘,隨丞相亮諷議而已"
後者更不可能離開漢中北伐戰線.....
那究竟還有誰有資格接手江州督咧?
"年位與(李)嚴相次"的輔匡,似乎成了唯一人選,且應是以XX大將軍的身份來督江州
事實上他老兄以前也幹過巴郡太守,對該地環境理論上會很熟悉,而頗適合這職位
再者我們不難看出:
1.建興元年時,因劉備剛過世,故督永安的重要性 > 督江州,以防東吳
輪阿亮北伐就把江州提升至永安之上
2.等到阿亮一走,又準備"益永安之守",但史書沒提到鄧芝移防永安
所以除了挪部分江州兵至永安外,另外一個可能便是提升永安督 - 陳到的官階
(假設他還活著),但如果更高的官階,竊以為陳壽作註時就會提了
在下比較傾向有遷徙其他雜號,陳壽認為不重要而只拿征西來講
例如輔匡也是贊費觀時,才提到輔有當過護軍,卻在輔的本贊裡沒提到
3.當然不排除永安有段時間無督啦,翻史書也只查到陳到後直接接過好幾年以後的宗預
但邊境有督才能針對緊急情況(萬一老孫打過來),作出即時的決策吧
從向江州督請示意見再回傳至永安,恐已太遲 -_-
【結論】
個人獨斷推測陳到一直活到宗預來接他的永安督,且不只當過征西一項雜號將軍
只是給大家參考參考,未必一定是正確的啦
作者: boman (暴 民)   2016-09-24 23:18:00
李嚴最初也是以前將軍督江州,當時永安已统屬江州。益永安之守是派遣更多守軍,如諸葛亮所說不就是從江州調兵入永安情況好差才會調重將守永安,如後來的宗預、閻宇。陳到昰代李嚴守永安算是降低守備等級。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09-30 19:49:00
蜀漢士兵:報告!吳軍正攻擊我永安守軍,請問單兵如何處理?...蜀漢守將:趕快打電話問江州督啊,還用我教?
作者: twdreamnight (DN)   2017-10-01 02:27:00
一群正常帶兵打戰的人裡名字突然冒出劉琰 XDDDDD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