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田餘慶先生的《秦漢魏晉史探微》一書,其中探討關於三國史的部分令我這個
對三國史略為了解的人大開眼界,實在有相見恨晚之感,推薦任何一個有意研究這段歷史的
人閱讀,雖然不一定跟所研究的題目相關,但田餘慶先生的研究絕對大有裨益,不過閱讀之
後卻對其中某些觀點抱持不同看法。首先是李嚴之事,田先生把李嚴之事梳理得十分清晰,
把李嚴視為蜀漢新舊人事爭執風暴點的見解十分正確 ,但是把李嚴視作是「敵人」的看法
則不認同。 把桂馥的「能者制敵」之說延伸到新舊人事之爭太過跳躍,原因有二:作者說
劉備臨終託孤語讓諸葛亮意會到李嚴乃是「敵」,不過《三國志》也說得十分明白:
章武二年,先主徵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
;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當時李嚴也陪同永安宮面見劉先主,若是話中有話他怎麼可能沒意會到呢?李嚴擁兵是形勢
而成,出鎮永安是劉備遺命非李嚴刻意為之,即便後來被調至較為後方任江州督也配合
招降孟達的計畫,後期較不受控也是在孟達見誅之後,這點作者本身有指出來且懷疑本身罪
狀是虛構的 。李嚴雖有跟諸葛亮分庭抗禮之勢,但也沒有威脅蜀漢政權的意圖在,會是蜀
漢之敵的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蜀漢之敵在諸葛亮口中自然是曹魏,因為他的終極目
標便是「滅魏斬叡」(註1) ,同樣的劉備為將死之人慮不及遠,所指之敵當指曹魏,這才是
君臣二人所共同想像的敵人,要是作如是想就悖反了當初作者當初探討諸葛亮極力避免的原
則了:神化諸葛亮貶低其他人。除了上述理由外還有別的證據,那就是李嚴被廢後的情形,
其子李豐即使被剝除兵權依然可以任官,更甚者還經由其子之口告訴李嚴若洗心革面還有重
新啟用的機會,種種跡象都指向了李嚴並不是田先生所認為的蜀漢之「敵」。
接下來是關於《隆中對》的討論,《隆中對》「跨有荊益」的想法在作者眼中是如此認
為的:所謂「跨有荊益」是指佔領東三郡——西城、上庸和房陵等地。 對於這點我實在是
不同意,前面作者提到《隆中對》「跨有荊益」的想法來自兩漢之際的公孫述,田先生舉了
時人和後代的評論、詩詞為證,如《吳都賦》:「公孫國之而破,諸葛家之而滅」。或《蜀
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劉宗下輦而自王。」等。諸葛亮自然有師法公孫述之義,但翻
開史籍來看卻未可見公孫述意圖奪取東三郡的記載(註2) ,反而是佔據著長江三峽,既然公
孫述未曾這樣做那麼又何以說「跨有荊益」世佔據東三郡呢?再來從實行層面上來檢視成功
的可能性有多大,其實從諸葛亮身後的蔣琬可見一斑,蔣琬吸取諸葛亮北伐的教訓改變對策
,意圖順漢、沔水而下攻占東三郡,結果遭到眾人強烈的反對,理由是「如不克捷,還路甚
難,非長策也」 逆漢水和沔水而上十分困難,以當時赤壁之戰前劉備弱小的兵力,怎麼可
能溯流而上佔領東三郡?我認為「跨有荊益」的關鍵依然是長江三峽,東三郡是成功奪得漢
中後得附加成果,三峽之險使羅憲抵擋東吳大軍數月,荊州之失卻使東三郡順風而降,其中
高下十分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