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204年打下鄴城後
動念頭想把首都搬到河北
是否影響到河南穎川士族的利益
之前漢獻帝都待在河南許昌
證明首都是許昌
雙方矛盾沒有激化
到212年
曹操提出大膽想法
我要當魏公
曹操想稱魏的魏字是否為導火線?
魏公的魏=冀州治所=魏郡=鄴城
曹操要當冀州的公爵 基地在鄴城
=政治中心轉移至河北=河南股東利益減少
荀彧死後穎川系力量薛弱
213年曹操當上魏公
214年荀攸也去世死在隨軍路上 原因不明
穎川派再次削弱勢力
所以河南士族開始擺爛了
之後曹家戰事不利
曹操打下漢中後
就挺著當魏王
一年後真的當了魏王
老的不行就從小的下手
改支持曹丕
曹操就提拔了曹植
219年
劉備打夏侯淵
關羽打曹仁
沒強大後勤補助
夏侯淵陣亡、曹仁差點陣亡
鍾繇下面的魏諷爆發魏諷案
曹丕殺了魏諷、鍾繇被免官
曹丕立下大功
一年後曹操去世
曹丕上位、鍾繇封官
定都洛陽
「河南」洛陽
並且採用九品官人法保障河南士族的利益
從212年荀彧去世到220年曹丕繼位
八年派系鬥爭導致國力削弱
尤其是夏侯淵陣亡、劉備佔領漢中
曹操一直很猛從191年到211年20年幾乎所向無敵
為啥從212年後就打仗毫無亮績?
是否因為敵人變成河南士族?
袁紹:河北派VS河南派
曹操:河南派VS全部派系
劉備:東州派VS荊州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