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原文內容,科技業的特色就是變化,
如果你看未來趨勢能看這麼準,
建議你不要當工程師了,走金融投資絕對更好。
智慧型手機進入夕陽產業是事實,
但沒人敢說半導體不會出現下一個爆發性成長的應用市場。
國外軟體現在非常火熱沒錯,
過兩年會不會像2000年左右的網路泡沫化卻也難說。
如果以留在國內工作來講,台交幾乎是沒有什麼差別,
人脈、資源什麼的,就算有差也是同個等級內。
你在大學的個人造化,對未來的影響遠大於這兩間校系的差異。
風氣上是台大較多元,交大則較偏就業取向,
沒有孰優孰劣,僅取決於你想要什麼。
※ 引述《ddss (像風一樣)》之銘言:
: 只是就業界觀點提出一些看法
提供業界觀點是不錯啦,
但你似乎忘了工作內容是有難易之分的。
: 為什麼老是有 CS >>>>>>>>>>>>>>>>>>>>>>>>>>>>>>>>>>>>>>>電機這種聲音?
: 舉一個例子質疑這個說法
: 微軟需要的是CS人才吧?
: 微軟現在很夯?
: 還是夯的的是 google 、FB?
: 還有個 yahoo 也是走下坡的 CS 領域公司
: 如果CS >>>>>>>>>>>>>>>>>>>>>>>>>>>>>>>>>>>>>>>>>>>>>>>>>>>電機
: 請分析微軟這家以CS為主軸的公司為何走下坡?
: 也分析 yahoo 走下坡的理由
: CS這麼強悍
: 應該強大到沒一家做CS的會有走下坡的可能才對吧?
這邏輯大有問題,經濟起飛時代不保證每個人都能賺錢,
但你並不能否認經濟起飛的事實,
拿你最愛提的分紅配股來講,也不是每位員工都能分到股票,
所以股票分紅這件事不存在?
微軟、yahoo是走下坡,試問高通、聯發科有好到哪?
又難道廣達、宏碁在走上坡嗎?
以美國而言,F.L.A.G的起薪和高通已經不是同等級。
: 這個領域你沒進入前一兩大公司
: 薪水可能就真的是魯蛇
: 跟擺在 store 賣的 app 是類似的道理
: 你不是搜尋頁面先列出來的
: 根本賺不到錢
可是電機就算進入前一兩大公司,薪水還是魯蛇啊,
多少電機人拼了命往資工去擠,就是希望能分到點肉渣。
: 無名小站是台灣本土 CS 發揮最成功的始祖
: 結果現在?
: 還有愛情公寓也是,
: 去查愛情公寓現在股價多少,又掛牌時是多少 (尚凡科技)
: 台大資管會放進多少電機的課沒概念
: 但一般而言
: 資工比資管更靠近電機
: 然而資管比資工跨進金融體系的人數多
為什麼會常聽到資工 > 電機?原因很簡單,
因為電機人所能從事的工作,很大比例可由資工人來作,
台灣前段電機畢業生最大宗從事職業︰數位IC設計、軟體和演算法,
前者的話,資工走IC設計組的可以近乎無痛跨過來,
後者的話,若是通訊演算法,資工受限於背景,
電機在這部分的確具備極大優勢,
若是多媒體演算法,資工可一點都不遜於電機。
但資工其他領域的工作,電機卻非常難跨去搶,
而且兩者的研發門檻以及應用性落差太大,
電機想設計個新架構,下晶片的成本是百萬、千萬甚至上億,
資工卻只要一台電腦,能coding就能自主開發、接案。
我不否認電機有些職缺不是資工能輕易取代的,
在工作上像是固態組、類比IC設計、硬體工程師,
固態組由於要和機械、化工、物理……等理工人一起輪班,
一來工作內容和環境相對其他職缺來說較艱苦,
二來電機背景不會比其他科系多有優勢,
坦白說固態組在過去一直不受前段電機人青睞。
類比IC則是職缺極少,從事這領域的一向遠少於數位IC。
況且也幾乎不可能有人在高三時立志走類比IC。
硬體工程師就更尷尬了,主要從事焊接、測試……等偏打雜的工作,
多半是中後段電機或是只有大學、專科學歷的人在作,
事實上我大學同學去當硬體工程師的,
「全部」都是因為缺乏碩士學歷而找不到IC設計或演算法職缺。
當然了電機還是有一些優勢存在,
我也不贊同無腦直接選資工,或是說資工絕對優於電機,
其中的關鍵,亦是我認為電機的最大優勢︰廣度。
喜歡coding,可以當走資派,盡量往資工靠攏;
喜歡電路,可以走IC設計,又有分數位IC和類比IC;
喜歡數學、訊號處理,可以走演算法、系統設計;
喜歡物理、半導體,可以走固態組;
彼此之間雖稱不上互斥,但可以少碰其他領域的東西。
以我自己來說,我非常討厭coding和數學,
所以修課方向主要是IC設計和固態組。
在電機裡面你很有機會找到能讓你學得不錯的領域,
但資工不論想走哪個領域,至少都卡死了對coding的能力需求,
若你討厭、害怕coding,在資工就沒戲唱,絕對生不如死,
我認識的資工人不算少,以我身邊看到的例子來說,
資工的後段班,遠比電機的後段班過得痛苦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