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anba (kcc)
2018-02-18 07:47:28講個故事:
胡適是「庚子賠款」公費留美的第一批學生。
因為有中、美兩國政府的支持,可以自由選擇
校系。胡適心想「中國以農立國」,於是進了
農科是世界第一的康乃爾大學學農。進去了以後
才曉得自己過於天真。美國的學生那是從小在農
莊裡長大的,作物蔬果,跟呼吸一樣自然熟悉,
胡適再怎麼用功也難跟上。報國必須自己能存活
才談得到。放棄自己的優勢,偏要走沒有優勢的
路子,並不聰明。於是轉到哲學系。
我看過太多太多台灣的學生,自以為對生物、農科
有興趣而學了的例子。講難聽點就是井底之蛙。台灣
的農業,有何條件與美國、中國、東南亞競爭?
台灣有國際地位的產業還是只有電機電子,近年雖有
下滑,但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高中生,尤其是女生,對數、理的恐懼,也跟對生物的
偏好一樣無稽。我老婆是中興大學農藝系畢業的。農學院
的統計學,那是最最重要的基本工夫。她有個同學後來到
美國留學,第一次上課教授問了個在他看來很基本的統計學
問題,他心想這是來稱我的斤兩,給我下馬威來了!後來
才明白教授是真的不會,誠心來跟他請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