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應屆畢業於植物園高中,現在為113CS新人。本文主要是分享自己在考大學這段路上的心
境變化,和板上眾多醫牙電資相比,我的讀書方法或許不是什麼太有意義的東西,但我會
指出我認為我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同學們不要重蹈覆徹。
在此附上107學測成績
國文:13級
英文:13級
數學:15級
自然:15級
社會:14級
*本文採編年體記事
《正文》
2017.7-2017.8—暑假
這段期間我對學測並沒有什麼感覺,而且心中一直有種「我認真讀個兩個月,應該就75了
吧」的錯覺。所以我只是去書局買了本社會科參考書隨便翻翻,隨書附贈的題目做做便以
為自己準備好一科了。除了偶爾去暑輔上上生物課外,便沒有再看其他科目,只因為覺得
「還久呢!急什麼?」。
千萬要評估好自己能力,如果你英文和我一樣菜,請趕快買單字書背,最好是有句子的那
種。
2017.9—第一次北模
北模成績出爐
數學:12級
自然:14級
國文:13級
英文:13級
社會:13級
總級分:pr:94
憑著對自己數理的自信,我沒有特別準備這兩科。而國英社三科之中,我選擇了繼續讀社
會。
看清楚自己想填的科系要篩什麼,考懂學測申請的規則,如果你今天想讀台大電機,你要
拼的是英+數+自45,而不是社會科。
2017.10-2017.11—無趣的日子
這兩個月內,在學校的時間多半都在看社會,但專心度頗低,時不時就會被找去二賣買飲
料或者被找去打球。而這段時間其實有注意到英文的單字量不足,但因為不想花錢買書,
所以只是偶爾向同學借單字書來看看。說實話,只是看個幾分鐘,確實記不起多少東西。
讀英文真的不要連單字書都省啦,自己有一本才可以掌握讀書的節奏。然後其實我覺得白
天在學校專心度不夠的話沒關係,反正就給自己一個有在讀書的感覺就好,晚自習才是真
正比較容易讀進書的時段。
2017.12—第二次北模
這次北模前,我特地刷了六回左右的數學和自然考古題,幫自己找回一些對題目的敏銳度
。
數學:15級
自然:15級
國文:13級
英文:13級
社會:12級
總級分pr:98
社會在讀了一定的書後,寫寫考古題應該就行了,英文真的要早點讀啦。
2018.1—不到30天的準備
在這不到30天的日子裡,很多同學請了長假,教室內相當安靜,這段時間是我認為整個準
備期間效率最高的時候。若是晚上留晚自習,一天淨讀書時間超過8小時不是問題。而此
時,我依然繼續看社會,寫些考古題,偶爾借同學的英文單字書翻翻,拿些老師發的國文
練習卷拼運氣。
因為我沒什麼國文素養,所以就考前兩星期翻翻考題,讓自己熟悉那些看不懂的文言文,
稍微了解一下故事在說什麼之類的。
2018.1.26~27—學測
這個時候只能用直銷法則告訴自己「我可以的我可以的我可以的......」,然後就進考場
了
。
對自己有信心真的很重要啦......
2018.2—寒假
就是玩,因為對完答案我覺得我有72。
不要高估自己,隨時做好上指考列車的準備。
2018.2.23—成績出爐
看了看五標之後,發現英文沒有頂標,台大可以填的系並不多,當下有點錯愕。
英文沒頂標真的很傷,所以英文一定要顧好。
2018.3—拼指考兼填志願
第一次北模就在短短的兩星期準備後到來,雖然pr值容易高估,但這次算是把我的弱項完
全揭露出來。
數甲pr:99
物理pr:99
化學pr:94
生物pr:77
英文pr:52
國文pr:26
三類總分pr:96
這段日子和繁星的同學借了本7000單看,上課時間就把之前落掉的物化拿出來讀,國文的
部分想說隨緣吧,反正113EE不看國文啊!
填志願的部分,由於台大選擇不多,我填了物理系和土木系,交大則是填電工、資工和光
電。然後3.28一階公布,電工72級,我就被刷掉了,其他則是順利過關。
建議在學校就好好讀指考,填志願的事可以六日逛逛PTT找找一些關於你想填的系所的風
評之類的。
2018.4—游移不定的立場
這時我決定花兩個星期準備台大物理、交大資工和交大光電的二階,同時也當作是給自己
一個放鬆的機會。4.14以後,又回到了指考列車上。
其實這時候我就有點猶豫要學測上還是拼指考了,倘若最後選了指考,這兩星期似乎有些
浪費,畢竟我還花了不少時間在學吉他。
2018.5—複雜的心情
4.26交大放榜,由於校內分發的關係,資工正取,光電未分發。
5.2台大放榜,物理系正取。
指模成績出爐後,其實考的不爛,但這段時間要處理的問題太多了,學測or指考?物理or
資工?這影響遠不止四年的決定都要在這一兩個星期內做出選擇。
這真的很難,我一直在想如果我選了物理,以後是不是只能去GG,摩爾定律會不會在我碩
畢那年走到盡頭,我會不會後悔沒有選資工;倘若我選了資工,會不會在大一就後悔沒選
台大,畢竟,光環卡大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