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原PO............講的很片面耶........
社會科學.......不是這樣的.........
對於高中生來說,社會科學完全是個謎,因為台灣不像歐美或者先進國家,
國高中時必須主修哲學之外,加上一門必選「Social Science」。
按文索驥,顧名思義就是「社會的科學」,廣義來說,社科院包含以下幾種科系:
經濟系、社會系、社工系、外交系、政治系、公行系、國關系等。
這些科系換湯不換藥,你學到最後會發現,所有的學問都是環繞在「哲學」身上。
每門社會科學範疇的各種科系,基本上學問都是互相借光借火,學問越深,借用到別
科系的機會就越大,就連印象中風馬牛不相干的管理科系與心理系,也時時
向社會系、社會心理學系借用知識。
所以,廣義來講,只要社會科學科系包含幾乎所有一類可以填讀的科系,
因此,這邊就不做廣義的說明,我們就高中生所關心的幾大熱門社會科系做解釋。
第一,便是經濟系與管院的差異:
粗分之下可以這樣分,經濟系重視理論與宏觀視野,管院著重實務與個案探討。
所以,你只要進了經濟系,你會比管院學生學的還要深入,至少,112管院的大部分
同學都覺得,經濟系的學生很多思想都很令人敬佩。
那到底經濟系在學什麼呢?原則上就是兩大方法論不同的各種經濟理論派別。
你進來大學之後,你必須懂的,學問與研究的「方法論」是什麼,
粗分之下分為兩大派,一為「量性方法論」,另一為「質性方法論」。
更簡單來說,量性重視數字與研究廣度,質性則在意文字與研究深度。
常見的有所謂的「紮根方法論」、「詮釋方法論」、「現象學分析法」、「統計方法論」
、「聯合分析法」等等。
按著兩大研究傳統的不同,各自的理論派別也有所不同。
經濟系除了量性的思維與宏觀的角度必須具備為,「文化涵養」也是一大訓練要點,
因此,經濟系會從批判的角度教以學生用文化脈絡切入分析整體社會的經濟情況,
像是結構性與解構性的問題,以及各種來自於第三世界學者提供的世界經濟理論等等。
管院就不太重視上述這塊,管院的教學分為哈佛學派與非哈佛學派,
前者不重視理論,認為理論從時代性與實務中誕生,後者則否。
112兩種教學都有,但跟經濟系不同的就是就是,很重「個案分析」,也就是從實務中學。
國企系跟工商管理的不同我就不多解釋了,有想讀這兩系的同學再私我。
第二,就是社會與社工系的差異。
社會系目前以量性研究為顯學,舉凡112、119都是產出量性研究居多,
112再質性研究領域的耕耘比119來的深一點,著名的老師有專精於外配研究
的藍佩嘉老師。
119的話,他們的民調與人口調查非常有名。
因此,社會系跟社工系就像是經濟系與管院科系的差別,都在於對立論的重視與否。
社工系多了一個職業取向可以深造,那就是社工師,所以,實務上他比較受人歡迎。
但是,社會系的同學思想之廣,跟經濟系同學不相上下,
你如果認識這兩個科系的同學一定要好好來往,
他們對於時事的評判都很有獨到的見解,會豐富你的大學生活。
112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社科院科系,那就是新聞所,台大新聞所跟政大傳播學院的新聞系
不一樣,前者也是重視實務,主要研究「新聞是什麼」,
後者則重視理論,你進去之後一堆理論課讓你修不完。
然而,新聞是很社會科學的,只不過時代的浪潮他們漸漸獨大,成為一門自創的
「傳播學」研究領域。在國外,大致上典型的新聞與傳播學院不多,
多半還是分別進文學院(新聞處理文字、影像;廣電重視影像、戲劇,
所以分到文學院的也很多)、社科院的分類裡面。
再者,便是另一個熱門的外交系;政治政論組、公行組與國關組的差異了。
119外交系是很實務的科系,不要把他與台大國關搞混了。
政大外交系以培養外交官為第一優先,這與他們本身學校成立背景有關(自己去翻維基)
。112國關雖然也是重視國際關係,聽起來和外交系好像差不多,
但是,112國關理論訓練蠻重的,其實你進來這個科系,對你國考的準備比較沒有幫助。
政論,聽名字就知道理論很濃的科系,他們就是專精於政治理論的教學,
同樣的,也是分為兩大研究方法,台大蠻重視量性的,諸如選舉民調之類的,
不過這塊拼不過政大政治。(因為119有一個選研中心專門研究這塊)
公共行政就是以國家文官體制為研究的學門了,可以說是國考系.
不過,112的學生國考是很末流的選擇,所以這科系的人我看每年幾乎半數以上都會報
國考,錄取率大概8~9成,可是到職率大概1~2成左右,顯然他們不太想當公務員。
補充:有人說,社會科學是科學嗎,答案是肯定的。
你進到社會科學院之後,你一定要修讀一門「社會科學方法論」(或稱XX研究方法)
,如果你的老師夠sense的話,一定會要你去看一本孔德寫的《知識與科學啟蒙》
(自己去查,我忘記了。),這本會告訴你什麼是科學。
科學的古典定義是經的起驗證、反覆驗證結果均為一樣,被歸類在「實證主義」學派,
就如同各種理工科系,均要反覆驗證,確保結果一樣。
但是,後人對於科學有著各種意見,所以各種主義也雨後春筍般誕生。
以量性的科學方法論來解釋,像是你如果想驗證「蔡英文當總統人民很難過」這個問題。
你可以把所有的相關知識全部轉換成數字代碼,用統計軟體進行分析,
比如說,難過的程度有難過(1)、很難過(2)、非常難過(3)、無感(0)
之類的各種答案,經過一一數字編碼,就會開始有數據研究的模型出現。
這就是科學。
同理,你也可以用質性的研究手法,對於有代表性的民眾,像是台北市某區的一家之主,
對他們進行深度的訪談,最後做詳細的文字分析,驗證某某區的家長對於蔡英文當
總統大部分都是難過的結果,並且得到各種有趣答案,像是「蔡英文疑似女同我不愛」、
「他老是穿那種很土的衣服好醜我也不愛」,這種答案。
以上是很簡單的描述,其實這些研究再複雜不過了。
以上,淺見,有疑問可以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