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urin3 (進化成胖可丁了)》之銘言:
: 回應幾則文章/推文,首先聲明我對繁星推薦沒有特別的好惡。
: 單純針對幾篇論文與研究方法,來進行討論。
: 與上一篇家戶所得資料相比,大學成績取得較為容易,所以相關研究較多,舉三篇論文當
: 例子。
: 有關於多元入學的論文,研究方法比較嚴謹的一篇是中山大學葉高華的論文。
: <大學多元入學是否有利「家境好」的學生?>
: 葉採用了八個學期的平均排名,發現繁星入學者的PR平均而言比考試入學者高了6.25。其
: 他大學已發表或未發表的結果都很一致地指出:繁星入學者的學業表現優於考試入學者。
: 葉也試過將各學期的PR分開來分析,結果都差不多,非常穩固。另一個有趣的結果,在學
: 測總級分與入學管道相同的條件下,女性的PR 平均而言比男性高了9.26;而且這是其他
: 國家也都有的現象。
: 值得注意的是,考慮用功程度後,女性的正效應減半、繁星生的正效應完全消失。由此可
: 見,女性的學業表現較佳,有一半原因是比較用功。而繁星生的學業表現較佳,可完全由
: 用功程度解釋。
女生本來就這個樣子,不像男生都是靠衝的。
女生平常小考試就是穩扎穩打。
: 李浩仲、李文傑、連賢明、王平、簡錦漢等人分析了政大2002到2015年的校務資料
: <哪類孩子最受教?從政大校務資料看學生表現>
: 推薦甄選學生有最好的學業成就,其次為個人申請學生,再次之為考試分發學生。然而在
: 控制學測成績後,個人申請和考試分發學生成績差距變小,尤其在2007年後兩者差距幾乎
: 消失。我們亦觀察到即使在控制學測成績後推薦甄選學生持續有亮眼的學業表現。
: 另外此研究建構了一組學業配適度指標,協助瞭解那一種入學制度較能夠選出具備合適學
: 業能力比較優勢的學生。結果顯示,自2011年起,非考試分發管道入學學生其學業配適度
: 不如考試分發學者,尤其是來自低PR高中與低所得居住地的學生。
: 李維倫、古慧雯、駱明慶、林明仁等人分析了台大2007到2014年間的校務資料
: <入學管道與學習表現>
: (這篇就是台大張耀文提到的資料,為台灣經濟學會2016年年會的會議論文,有經過匿名
: 審查,不過還沒發表成期刊論文)
: 在繁星計畫/繁星推薦方面,繁星生平均的學業表現優於申請生和指考生。這不只是來自
: 明星高中繁星生的貢獻,非明星高中繁星生的學業表現平均而言也顯著高於指考生。然而
: 如果只看來自2011到2015年內無人以申請或指考進入台大的高中的繁星生,其學業成績則
: 顯著低於指考生。此一差異也可以用學測成績的差異來解釋;控制學測成績後,這些繁星
: 生和指考生的學業成績並沒有顯著差異。
: 政治大學、清華大學、台北大學、暨南大學、東吳大學、世新大學都有研究者利用不同學
: 校的校務資料,討論各入學管道學生的學習表現差異。以上學校的研究都發現:平均而言
: ,繁星生入學後的學業表現最佳,其次為申請生,考試分發生的表現最差。
: 針對『繁星生的優秀學業表現主要是來自傳統明星高中的繁星生將平均拉高的貢獻;若來
: 自非明星高中,學業表現就遠低於申請、指考生。』這樣的說法,李的論文也進行相關的
: 研究。首先他定義2011到2014年台大學生組成前20名高中為「台大20」高中;另外定義把
: 在2011到2015年間至少有1位畢業生不依賴繁星管道,而是以申請或指考方式進入台大就
: 讀的高中,定義為「台大150」高中(在台大的「非台大150」繁星生來自共148所高中。)
: 研究結果如下所列:
: 一、二類組科系的「非台大20」繁星生學業表現顯著優於指考生,而三類組科系的「非台
: 大20」繁星生表現與指考生無顯著差異。
: 繁星生的學業表現優於指考生,這主要歸功於「台大150」繁星生優異的學業表現。在我
: 們進一步區分繁星生的畢業高中之後,可以看到「非台大150」繁星的第一年學業成績顯
: 著低於指考生,而這主要是第三類組科系樣本造成的影響,一、二類組科系的「非台大
樣本造成的?是什麼意思,這我不懂。
: 150」繁星生,其學業成績並不輸指考生。
: 繁星生優異的學業表現不只是來自明星高中繁星生的貢獻,非明星高中繁星生的學業表現
: 平均而言也顯著高於指考生。然而如果只看來自2011到2015年內無人以申請或指考進入台
: 大的高中(「非台大150」高中) 的繁星生,其學業成績則顯著低於指考生。此一差異也可
: 以用學測成績的差異來解釋;控制學測成績後,這些繁星生和指考生的學業成績並沒有顯
: 著差異。
: 整理
: 1、幾個學校的資料(台大、政大、清大、北大、東吳、世新),在大學學業成績方面,平
: 均而言都顯示出繁星計畫/繁星推薦>申請入學>指考分發。
: 2、在控制變因的情況下:
: (1)台大的控制變因為學測成績,申請入學與指考分發無顯著差異,繁星計畫/繁星推
: 薦則優於兩者。
: (2)政大的控制變因為學測成績,申請入學與指考分發無顯著差異,繁星計畫/繁星推
: 薦則優於兩者。
: (3)中山的控制變因為用功程度,繁星計畫/繁星推薦與指考分發無顯著差異。
: 3、針對來自不同高中的差異:(這部分僅有台大的資料比較完整)
: (1)繁星生平均的學業表現優於申請生和指考生,這不只是來自明星高中繁星生(台大
: 20)的貢獻,非明星高中繁星生(台大150)的學業表現平均而言也顯著高於指考生。
: (2)只看來自2011到2015年內無人以申請或指考進入台大的高中(「非台大150」高中)
: 的繁星生,其學業成績則顯著低於指考生。
: (3)第(2)點的分析中,具有類組差異。
: 研究限制:
: 1、所有的學校都只能說明各校的情況,沒辦法推論到其他學校,也沒辦法推論到全國。
: 2、由於升學管道具有順序性,依照時間順序為繁星計畫/繁星推薦最早、申請入學次之
: 、指考分發最晚;此一順序性是否會造成研究結果的偏誤,現行的資料無法回答。
: (換句話說,最強的學生無論哪種管道都能錄取台大,現行的資料會被歸類在繁星或
: 申請,但是如果指考先考,這些學生有很大的機會被算在指考那邊)
: 結論:
: 幾間大學的研究顯示,大學學業成績依照入學管道來劃分,繁星計畫/繁星推薦>申請入
: 學>指考分發,在控制變因的情況下,申請入學與指考分發無顯著差異,繁星計畫/繁星推
: 薦則明顯優於兩者。
: 台大的資料則顯示,繁星生成績較高,除了「台大20」高中的成績顯著優於指考生,「
: 台大150」高中的繁星生成績也高於指考生;但非「台大150」高中的繁星生,其學業成績
: 則低於指考生。(請注意此為依照台大校務資料的研究成果,無法直接推論到其他大學)
: 回答acbwanatha的問題(依台大校務資料的分析,無法推論到其他大學)
: 1、傳統明星高中(台大20)繁星生的平均成績,遠高於指考生的平均成績。
2、非傳統明星高中(台大150)繁星生的平均成績,顯著高於指考生的平均成績。
: 3、若在2011到2015四年間均無申請或指考上台大的高中(非台大150),其繁星生的平均成
: 績,顯著低於指考生的平均成績,但有類組差異。
除了我質疑的應比大二大三,大一大四不應採計的點以外。
因為大一,本來考指考考上的那種人,自然會放鬆掉,
而大四就我的個人的經驗是,學分少,
很多人都在拼留學考試或是研究所考試,
所以大四的成績也不準。
還是說各校有差異,有人大四的學分很重,重到不行的可以反駁啊。
再來就是我常講的,列校內成績,
因為是小範圍考試,本來就是平日乖乖唸書的那種人佔優勢,
而這種人在我們聯考時代,有些人可是在聯考大範圍會失常的,
就是有的人範圍一大,就考爛了,代表腦子一記很多,就慘了。
而這研究大學的各學期成績又不像聯考,一次比全部觀念的統整,
最多讀的量就是各學期,本來賽制就有利於繁星生啊。
只是比起高中時期的段考,範圍有變大啦。
看老師吧。有的人是報告加期末考,
有的人是期中考一次,期末考一次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