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在Dcard看到類似的論述的話,不用懷疑,那也是我發表的)
身為前一屆早已脫離苦海的畢業生,本以為遇到末代舊課綱110數學的我們已經夠慘了,結果下一屆的學弟妹遇到的111數A又突破極限,不到1%的人15級分、頂標只有10,比我們還慘
但我一直認為這幾年數學的毛病並不是難度問題,更何況數學從今年分成A、B了,數A考難一點其實也沒什麼問題,其實我覺得,很多人搞錯方向了,數A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在「應試時間」
回到考試的初衷(雖然可能沒什麼人在乎,大多數人只是要考高分上想要的校系),不就是要篩出擁有所需能力的學生嗎?可是現在的數學考試除了需要有「解題的思維能力」之外,還需要「解題速度快的能力」,學測數學每題只能在五分鐘內解完,這個時間對我這種小渣渣其實超極限的,我覺得大多數人其實也這麼認為
吧?可是,我們從來就不需要解題速度快的學生吧!我不會認同部分網紅所說的垃圾話諸如「出社會又用不到微積分」、「你菜市場買菜會用到三角函數嗎?」等等,這些言論之所以荒謬是因為大學很多學問的基礎也確實是建立在數學之上,不過,就算高中後還用得到數學,大多數人出社會或做研究如果要使用數學,應該是不會受到這種以「分鐘」為尺度的時間壓力影響,我也聽過甚至大學有些教授考數學還真的不會限制時間、給你open book,這些都可見「解題速度」不是我們「希望學生擁有的能力」,但現實是現在的升大學數學大考的確有在考驗學生是否有該項能力
我認為要改進的方向其實不是調整數A的難度,實際上調整穩定的難度是件困難的事,不然教授好幾年了怎麼都還做不好?我們找不太到有效的方法,我們也不敢建立穩定的題庫造成洩題的風險,而每年試考生又總是那群台大醫的頂尖怪物
相比之下,延長時間簡單多暴力多了,我覺得可以直接延到150分鐘甚至200分鐘,這樣很多問題可以被解決:
(1)並不太會有尾段學生跑上來的情況,不會的題目還是不會
(2)中段的學生(今年數A爆難,呈現極度右偏的狀況,多數中段學生卡在左半部的4~8級分)可以花更多時間在思考這題該怎麼解的「靈感」,這一步也是大多數人解題時花最久的時間,聽起來蠻像廢話的,因為不太可能花較多時間在計算加減乘除。但正因為如此,如果能延長時間,就更能解決普遍大家「
數學就是要靠天賦」的迷思,其實我覺得數學努力練習解題是有用的,可以讓自己的解題靈感『從「無」到「有」』,但對於『從慢慢想到靈感到快速想到靈感』的幫助挺有限的,這兩者有些微的不同。總之,時間延長,這些中段、有努力在數學的同學是可以爬上來的,整體曲線也不會呈現病態的右偏
(3)頂尖學生有更多時間可以檢查,畢竟數學有時候就是會有白癡的粗心問題;我不否認有些看似是自己粗心造成的失誤,其實跟實力有關,但的確還是有真的純粹只因粗心而失誤的問題
(4)對於少數對數學超慌張、超驚恐然後大失常的同學,延長時間後他們大可花十分鐘冷靜深呼吸;我想大多數校系並不想只因為他們對考試很容易緊張就把他們篩掉吧?大學端在意的是學生的真實實力如何
(5)就是要花多點時間在你那白痴素養題R,他媽黑白端到底是三小?
總之,我覺得問題不在難度,老實說今年的學測數A有難到喪心病狂、競賽等級嗎?頂多稱作設計得挺有巧思,例如多選12,其實我覺得這種難度並不是問題,而是時間給的壓力跟臨場感實在太可怕了!
可能有些人聽完會覺得解題速度(也就是想出靈感的速度)跟數學天賦很有關,這樣改會找不到真的有數學天賦的人,但是學測又不是拿來篩頂尖學生,而且老實說又有哪個科系很需要數學天賦?大部分科系只須會應用數學即可,諸如台大數學系等等校系真的要選有天賦的學生的話大可二階筆試再篩即可,更何況,這一切都只是高中數學,跟大學數學差很多,學測數學是很難看出一個人的數學天賦好不好的
最後,抱怨一下大考中心:說真的,我懷疑大考中心是不敢大刀闊斧嗎?還是就真的想不到問題所在?說什麼「只有20題,錯一題就差一級分,所以很難預測難度」,靠,我這個理由去年就聽你們說過了,而且學測數學20題存在多久了?如果20題很困擾的話,你們大可考25題甚至30題然後就像我說的延長時間考200~250分鐘,或者是考四十題然後一天考20題分兩天考也可以呀,我完全不懂大考中心為什麼執著於每科都要時間差不多,數學考的時間本該就比較長呀,其實時間壓力的問題學測跟指考的自然科也有,只是可能沒數學這麼嚴重(至於國英,我能理解限時的重要性,
實際用到語言能力確實是要快速理解),同我上述所說的論點,我覺得自然也確實可以延長一些時間
總之,以上是我的想法,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