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避免一試定終身 國教盟主張這兩種入學方法擇優分發
◎新聞來源:聯合報
◎新聞日期:2023-01-17 12:23
◎新聞內容:
112大學學測剛落幕,考生接下來將面對繁星推薦與申請入學。國教行動聯盟指出,由於
分科測驗中不考國、英、數乙,若學測有國、英、數乙失常,只剩下重考一途,「一試定
終身」的恐懼再次重演。但對於正常發揮的同學而言,申請入學的不穩定狀況對於校系及
學生都非常不利,考生及大學校系皆陷入賭局。另,建議應保留考生申請入學的錄取資格
,在參加分科測驗後,申請入學與考試入學擇優分發,消除對賭的不確定因素。
國教盟表示,在申請入學規則不變的情況下,各大學校系年年招到的學生的能力組合都不
同,能通過篩選的水準也年年有巨大的變化,當校系不能確定他們要錄取的學生的專長,
學生也無法確定能不能進入適合他的校系,勉強入學也可能導致轉學、休學比率增高;校
系招的學生能力不符合所需,自然對人才的培育效果不彰。
國教盟也提到,大學申請所採計的科目越來越少,今年已掉到有217個科系只採計一科。
因為學測不考或目標大學校系不採計,學生大都不會讀該科。採計科目的嚴重下修,必然
會影響高中的正常教學,造成學習力的嚴重弱化;另一個引發的問題是,吸引了許多技職
學生來申請普通大學,更造成技職教育的邊緣化,嚴重影響產業所需人才的養成,加重國
家人力資源的錯置。
國教盟也說,除了採計科目數之外,因為已改為選考,自然科的同學不用考社會,所以社
會科考選修內容並不會影響自然科學生的權益;同樣的,自然科考選修內容,也不會影響
社會科學生的權益,如果自然與社會能加考選修內容,將有助於人才多樣化,也更能適合
各大學所需。
國教盟呼籲,教育部應擴大可選填志願數,但限制通過一階篩選的志願個數,消除賭局中
的不確定性,使校系及學生都更有效配對,也消除許多校系招不到學生,又一堆學生六個
志願都沒有上的問題。另,篩選改採各科依權重比率計算的方式,避免因不同順序的篩選
科目,造成科目專長的不可控問題。
國教盟也說,考生可保留申請入學的錄取資格,在參加分科測驗後,申請入學與考試入學
擇優分發;前階段名額有缺額時,前階段中的備取生自動替補,以消除對賭的不確定因素
。另,應恢復分科測驗中的國文及英文,提前施行恢復數乙,解決一試定終身的問題,並
將大學申請採計科目下限上調到至少三科,以及學測自然與社會加考選修內容。
◎原始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6925/6916666
(標題、內容須與原始新聞相符,否者予以刪文,)
請注意轉貼新聞的字數不列入計算,
↓請在此線下方加入至少20字並超過一行之心得或討論!
>
台灣的學制走向花裡胡哨這幾年只看到鼓勵學生越來越會算計 怎麼挑考科
台灣為啥要找一堆教育程度明顯有問題的人來教改= =
作者:
suendy 2023-01-18 18:51:00所有大學都改名叫<台大>就解決了!
作者:
phxcon (君影)
2023-01-18 21:08:00真天才
作者:
Bugquan (靠近邊緣)
2023-01-18 21:26:00沒有一試定終身啊!可以明年再來啊
這樣的話 分科分發完 還要再填一次志願 再分發一次分科的名額沒有備取制 反而會讓考生兩邊占名額最後選了學測錄取 分科放棄的名額並沒有流出
他們都會講「因為自然組不考社會,所以學測加選修沒關係」了。我對他們是否有做可行性評估沒一點期待
作者:
kue999 (小謝)
2023-01-19 12:07:00保留個申錄取資格,會讓整個制度複雜太多,個申備取的人,要等好久才會知道有沒有錄取
作者:
Bugquan (靠近邊緣)
2023-01-19 12:33:00除非是考到很後面的,不然大學好好讀,再去念個碩博,真的沒到定終身
那個一試定終身的定義不是「純由一個考試決定所有結果」嗎?爲什麼到國教盟嘴邊就換一個樣
作者:
skylion (溫暖的傳說)
2023-01-19 16:01:00推應該考選修現在的出題常常都是出題老師自己開心其實選修的東西反而是讀大學的重要基礎地科生物常看到老師在那邊故意出課本沒有的如果說與未來理工所需的推理能力有關就算了,常常都是沒學過就不太可能從題目去推得的
作者:
tommy421 (tommy421)
2023-01-22 01:24:00搞些有的沒的 就好好考一次就好 不然高普考一樣搞個申用國家考試證明這套是對的
考兩次本身也是很怪的觀念 怕失常本身也是一種巨嬰後來發現一試定終身的情況在國外更常見名義上可以再考 但落榜紀錄跟一輩子的考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