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導航為何會導到迷航?技術哲學教我們這樣

作者: tryit0902 (貓空都是貓)   2017-05-08 18:06:53
導航為何會導到迷航?技術哲學教我們這樣看
曹家榮/政大社會學系、輔大社會學系
車用導航裝置大約在1998年左右進入台灣社會。到今天,隨著智慧型手機與行動上網的普
及,人們即便沒有購置車用導航裝置,都能夠透過手機與導航APP或Google地圖的搭配,
到達任何想去的地方。
然而,不同於導航裝置剛進入台灣社會的前幾年,新聞普遍報導這種新科技的強大威力與
便利之處,晚近我們越來越常看到本應「導航」的裝置卻帶人迷路的新聞。跟著導航卻走
進死巷已經稀鬆平常,掉進水溝、衝進田裡這類重大事故也時有所聞。雖然導航裝置帶來
的「災難」越來越被當成笑話看待,甚至人們會以「三寶」行為,來形容這些被帶到迷航
的苦主,但這種歸咎於個人的解釋,除了表達出偏見之外,恐怕對理解這一現象毫無助益

導航為何會導到迷航?如果我們從技術哲學的角度來看,就可以將這個問題置放在人與科
技的關係中重新思考。
重新認識導航:從工具到媒介
一般在看待導航卻帶人迷航的問題時,要不是如上所述,歸咎於使用者自身的能力問題,
就是怪罪於導航軟體的系統定位或地圖資訊有誤。換言之,要不是「人」犯了錯,就是「
物」有問題。這樣的歸因方式有時候確實沒錯,也可以讓我們解決問題──例如,要求導
航軟體業者更新、優化圖資。但這個「沒錯」的解答卻沒能真正讓我們理解發生了什麼事

更進一步來看,不管認為是人還是物的問題,這兩種歸因方式都是將導航裝置視為「工具
」。亦即,要不是使用者不會使用或用錯了工具,就是工具本身運作、設計上出錯。這種
我們可以稱為「工具觀」的角度,把使用者與導航裝置完全區分開來看待。使用者是那個
操作著工具以達目的的人,導航裝置則是那個有著特定功能,被動地被使用的工具。
這種工具觀還隱含著一種判斷:因為工具只是被動地執行特定功能的東西,因此在沒有設
計不良的情況下,出錯的必定是主動、有意圖的使用者。這也是為什麼當沒有明顯證據指
出導航軟體出錯時,人們越來越常將迷航事件歸因於「三寶」。換言之,工具觀不僅無法
讓我們真正理解發生什麼事,還經常會導致「偏見」的副作用。在導航裝置之外,諸如開
車、電腦與手機的使用中,都可以看到某些人(通常是老人與女人)被污名化。
導航裝置當然是個工具,這是「沒錯」的答案,但要真正理解迷航現象,我們得將它視為
一種「媒介」。媒介這個詞本身其實也有點麻煩。因此,在這裡我得先界定清楚。導航裝
置是一個媒介,指的是:它作為科技物中介了人與其行動環境之間的關係,同時,它也藉
由中介的運作影響了行動本身。更重要的是,在這種我們可以稱為「媒介觀」的觀點中,
人、科技物與行動環境三者間的「關係」是理解現象的前提。也就是說,有別於工具觀分
別看待「人」與「物」,媒介觀著眼的是「人-科技物-行動環境」關係中的「人」與「
物」。[i]
因此,當我們轉換成媒介觀來理解迷航現象,該提問的問題就不是到底人還是物出了問題
,而是究竟使用者與導航裝置建立了什麼樣的關係?在這樣的關係中,迷航現象又是如何
發生的?換言之,從媒介觀點出發,不管是人還是物的問題,都必須放回「人-科技物-
行動環境」的關係中加以理解。
人機關係的幾種樣態
如果人與科技物之間不單純是使用關係,那又是什麼關係?晚近技術哲學的論點值得我們
參考。首先,一種最直接的經驗是,我與我使用的機器、裝置融為一體的狀態。這裡指的
當然不是如經典動畫神作《攻殼機動隊》裡的賽伯格們,將身體改造為部分或「全義體」
狀態,而是許多相當平凡的日常經驗。
例如,經常被網友訕笑的「人車一體」,其實就是形容駕駛對於車輛的操控猶如將其延伸
為軀體的一部分──無論這是要說他技術精湛還是嘲笑其肢體動作誇張。又或者,在讀這
篇文章的同時,許多人其實就是與掛在鼻樑上的科技物(眼鏡)合而為一的狀態。對於熟
練的駕駛以及習慣配戴眼鏡的人來說,這些科技物已經不只是工具,而是彷若身體的一部
分。不管是車輛還是眼鏡,在與使用者的人機關係中,這些科技物就好像變得半透明般,
使用者的感知與行動得以順暢地延伸出去。
過去手機使用的研究[ii]中我也曾提到,對於講手機的人來說,在那個當下其實也與手機
融為一體,既不會懷疑手機裡傳來的是機器的聲音,也都能自然地與不在場的他人談笑聊
天,甚至情不自禁地手足舞蹈。在這種被稱為「體現關係」的人機關係樣態中,人們彷若
視而不見般,將科技物融為肢體感官的延伸。
除去「體現」這種最直接的人機關係外,還有另外一種也是常見的經驗──詮釋關係。再
以我們使用手機為例,雖然多數時候使用者不太會去注意手機的訊號狀態,但當網路連不
上或電話打不出去時,使用者就會去檢查訊號格數。這個動作其實意味著:透過顯示的訊
號格數解讀手機收訊狀態。又或者更平凡的經驗是,我們現在幾乎都是透過氣溫預報來判
斷室外冷熱與否──那個數字的權威性有時更勝親友告知的冷熱感受。
換言之,不同於體現關係,在這種被稱為「詮釋關係」的人機關係中,我們不是視而不見
地將科技物當作身體的延伸,而是透過解讀科技物來理解其所中介的環境。科技物在此不
僅變成再現環境的文本,更隱然成為環境的替代物。也就是說,在詮釋關係中,我們雖然
注視著科技物(文本),但心念所繫其實是那個隱身其後的環境。[iii]
導航:在地圖上移動
導航裝置(無論是獨立機型或是手機搭載導航APP)是結合GPS全球定位系統與地圖圖資的
科技物。在駕駛的使用經驗上,透過導航裝置螢幕顯示當下的位置與周遭街道圖,駕駛得
以知道身在何方並該往哪去。換言之,在駕駛與導航之間首要的是一種詮釋關係,亦即透
過導航裝置畫面呈現的地圖與定位,駕駛解讀出其所在的位置,以及目的地的相對方位。
然而,在駕駛使用導航裝置的經驗中,卻也隱含著一種體現關係。特別是當我們把使用導
航的經驗與一般看地圖的經驗相比,此差異凸顯出的「體現」便很清楚了。在GPS定位的
運作下,駕駛在導航畫面上看到的不只是一張地圖,更有著一個標示其位置、方向,同時
會隨著自身移動位移的標記(通常以箭頭或車輛圖案表示)。換言之,即便使用導航的經
驗主要是一種閱讀,但會隨著自身移動、改變方向的標記卻也同時讓人有著一種延伸身體
的感受。
我們可以透過望遠鏡的使用經驗,來理解導航經驗中的體現關係。透過望遠鏡的延伸,我
們可以看到遠方街道上的行人與標牌,同時,在轉動望遠鏡方向時,就有如自身也被投射
至那個街道上,就在哪裡四處張望著。同理,在導航使用經驗中,正是那個會隨著我們位
移的標記點,帶給我們「就在那裡」移動的感受。相對地,單純閱讀地圖雖然也擴增了我
們的視野,但要在其中找到自身所在,卻仍得依靠地圖上的街道名、建物的解讀來對應,
無法直觀地獲得「就在那裡」的體現感。
結合了上述詮釋與體現關係的導航經驗,帶給駕駛一種相當特殊的認知與感受。亦即,彷
若有另外一層實在或空間,同時疊在當下車窗前那個物理環境之上。[iv]這種「疊加」可
以看作是實在或空間的擴增。接下來我們要來看,這種被擴增的實在經驗為何會導致迷航

行動與環境的重新定義:混雜實在
在上文中我已經提到,科技物作為一種媒介意味著,它不僅中介了人與環境的關係,還藉
由此一中介影響了行動、改變了環境。換言之,不管是在體現還是詮釋關係中,導航裝置
的中介都不只是中性的、空洞的過程,它不僅帶來了擴增實在的經驗感,這「另一層」的
實在、空間也不只是物理環境的單純再現。
被擴增的實在會因人機關係中科技物的特性而產生結構性的「擴增/化約」轉換。一如許
多技術哲學家都曾指出的,科技物帶來的總是正負並存的影響。一方面,科技物多半有其
「增能」的面向,亦即,能夠擴增使用者的感官、行動能力,或者相對地說,凸顯環境的
某些特定面向。另一方面,「擴增/化約」是一體兩面的事,當環境特定面向變得顯著也
就意味著其他面向的黯淡、甚至消失。
望遠鏡、顯微鏡這類視覺科技通常是最直觀的例子。在望遠鏡、顯微鏡的體現延伸中,不
管是遙遠的景色還是細微的病菌,都凸顯出其視覺面向,清晰地呈現在使用者眼前。然而
,在吸引人的「目光」之外,這些被觀看的對象的聲音、氣味、質地都一概被抹去。地圖
則可以用來說明詮釋關係裡的轉換,地圖作為真實地景的替代物,雖然令使用者在解讀時
獲得了一種擴增的鳥瞰視野,但同時地圖不僅只能簡略且化約地呈現地貌、街景,更無法
呈現其中可能持續變動的景象。
換言之,科技物作為中介之所以能夠改變行動與環境,就在於透過結構性的擴增與化約,
轉換了人們的實在經驗。在其中,科技物的擴增、增能還進一步讓人將這樣的實在經驗視
為更真實的。亦即,許多時候,相較於素樸的身體經驗,我們更依賴、也更相信科技物所
中介呈現的環境。例如,我們相信病菌就是顯微鏡下的樣子;相信透過某些音響設備,更
能聽到真正的音色;有時甚至也覺得地圖的標記遠比人的記憶來得可靠。
如此來看,我們便可以理解導航為何會導到迷航。不是因為某些使用者個人特質使然,而
是在「駕駛-導航」的關係中存在著難以察覺的結構性作用。一方面,駕駛在導航經驗的
詮釋與體現關係中,形成一種疊加在物理環境之上的擴增實在感;另一方面,又因科技物
的擴增/化約作用,這一擴增的實在不僅是被轉換、化約過的,更是容易吸引使用者目光
、或甚至更被使用者依賴且信任的「真實」環境。換言之,迷航的起因並不是人們「看不
懂」導航,而是在上述的經驗中,擴增的實在經驗令其忽視了周遭物理環境的結果。
我過去曾以「混雜實在」 這一概念來指稱這種行動環境的改變。[v]也就是說,有別於早
期網際網路帶來的是虛擬的模控空間(cyberspace)與物理空間二分的問題,隨著行動裝
置、以GPS為基礎的適地性服務、 甚至AR等資訊科技的發展,如今我們於日常生活中面對
的已然是擴增的實在與物理環境交織在一起的混雜實在。有時候,我們能夠在其中結合虛
擬與物理環境的資訊,展現更彈性自在的行動能力;但有時候,就像導航卻帶人迷航那樣
,擴增的實在經驗過於吸引人目光,以致於我們反而迷失在化約的實在中。
從「理解」再更進一步轉向設計
最後,如同我一開始說的,工具觀不僅無助於理解迷航現象,更可能導致偏見。從技術哲
學的媒介觀點來看,跟著導航卻走到迷航,這不單純是「誰」或「什麼」的錯,而是在導
航經驗的人機關係中內蘊的結構性問題。
就實用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分析其實也為我們指出另一種改變的可能性。也就是說,一方
面,把問題焦點從個人特質轉向人機關係,能夠去除不必要的偏見與污名;另一方面,理
解人機關係的問題後,除了改善系統、圖資外,我們其實也可以思考另一種「設計」的可
能。例如,系統可以讓使用者更即時、動態的回報有問題的路徑,並迅速對其他使用者做
出修正。這樣的設計即試圖給予物理環境更多權重,增加虛擬與物質資訊的交互指涉。又
或者,當使用者對當下指引之路徑感到懷疑時,能夠即時回應其他替代道路的要求。
雖然如上述所言,迷航經常是由於擴增的實在經驗削弱了人們對於物理環境的注意力,但
物理環境並未真正消失。因此,能夠即時回應使用者察覺到的異樣,也就意味著這樣的設
計更貼近了本就是充滿變動的行動環境,進而緩解了結構性化約的問題。
總之,不論是試圖理解還是設計,看似與現實生活相隔遙遠的技術哲學,其實可以很經驗
地回答我們的問題。特別在今天這個無處不是科技物中介的時代,探究人與科技物的關係
,不就是在思考社會實在與秩序如何可能的問題嗎?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7/04/25/chia-rong-tsao/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