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小心績效傷害社福服務

作者: f14mp5 (å±…éš±)   2017-11-16 19:32:52
年底申請補助、標案的時間又到了,可送上給提供補助單位參考:
https://f14mp5.wordpress.com/2017/09/29/11133/
<小心績效傷害社福服務>
※內文:
任職民間社福團體接受勞工局委託,擔任身心障礙就業服務員時,因驗收績效規定,須讓
指定人數服務對象穩定就業,努力讓服務對象找到工作,也問勞工局承辦人,如服務對象
自行創業成功,能算績效嗎?
承辦人說不算,要接受官方或民間單位雇用,每星期工作二十小時以上才算。
當時聽完後在想,就業服務目的,是協助服務對象透過工作得到收入,維持家庭經濟能力
,不過如服務對象自願,回家協助家人經營老店,或從事自由工作、創業得到收入養家,
也達到維持經濟能力目的,為何不從寬認定?
雖可理解補助單位訂目標績效,是希望經費有效使用,以利向外界交代;不過社福單位為
得到所需經費維持運作,專業人員為確保工作機會,即使績效不合理,也只能忍痛接受。
以前面提到的就業服務,驗收跟續約審核依據,甚至部分就業服務員薪資,跟績效有密切
連動,易造成就業服務員為衝績效,仍積極鼓勵服務對象,應徵仍覺得不太符合需求的工
作,或偏向服務不挑工作的服務對象。
也曾聽某位視障社工前輩提到,她執行的身心障礙服務,原本一年只服務二十人,但某次
申請補助時,審查委員不管她平常需用輔具,閱讀工作文件影響工作速度,仍堅持增加成
四十人才給補助,結果做得很辛苦,後來受不了而轉職。
還有密集性家庭維繫服務社工提到,此服務需社工投入較多時間、心力作密集訪視,連結
相關社福服務,協助家庭改善關係及功能,但補助單位卻調高績效,要求服務更多家庭,
造成工作量大增。
所以如要尊重專業自主、服務對象自決,確保整體服務品質,建議只要方式符合法規、專
業倫理、情理,達到預定服務目的,確實滿足服務對象需求可算入績效。
另外有時因現實因素,像是沒後續支援體系,或專業人員經驗有限,或服務對象不願配合
,跟其他外在較難控制因素,造成績效不如預期,補助單位可彈性調整績效目標;如怕受
補助的社福單位拿錢不辦事,到時再調查實情就好。
畢竟越來越多營利企業發現,只顧衝績效會傷害工作人員熱情,封殺未來發展的各種可能
,覺得不用過度認真看待績效,既然現有社福服務體系沒那麼商業化,重點是服務真實且
各式各樣的人,是該適時調整了。
※附註:上次的作品大幅修改好了
作者: rtyujlk (Remark)   2017-11-20 21:25:00
有些人外行看不懂只能求量 看得懂的就自然不會強求。另外強調社福引進投資的概念也在全球化當中
作者: avalon1 (人生的另一段路)   2017-11-27 23:38:00
反問:衝量為什麼不對?提升媒合率為什麼不對?不傷害工作人員熱情,是不是可以用別的方式,而非減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