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為前輩好,小魯今年已經邁向30而立,目前任職的這家公司也待了五年
回想起剛進公司菜鳥的日子還真是五味雜陳,我的工作內容既要能文又要能武
先簡單介紹一下公司背景:
我們公司是做進出口貿易的,代理國外品牌(目前約16牌),同時也自創品牌外銷全世界
在業界也算是全國前三大,賣的產品種類可以說非常雜,光自創品牌的
總類零零總總加起來至少千種以上,如果加上代理品牌的產品類別就更驚人了
我任職的部門是國貿部,人數包含我共4人,顧名思義就是負責進出口等業務,
進口部分可以說是國外的採購部,但採購內容則是由其他部門決定,
我負責向國外下訂單,聯繫進度,安排船運等,直到
貨安全抵達公司,接著計算出成本,讓老闆知道這票貨含關稅,運費,報關費用等的
最後成本,然後由國內業務人員負責銷售,後續如果產品有問題,需要維修更換
還是需要零件包材等都是由我們擔任對國外的窗口
出口部分,從接到訂單開始,安排生產,由國內採購部向廠商採購,委外生產,也有些貨
是大陸進口,簡單的說就是當客戶和內部生產的橋梁。對了,我們也接OEM的生意,
等到貨可以出了就安排艙位,然後疊貨....把貨一箱一箱疊到棧板上,
記好packing list,重的貨一箱約20.30KG
如果是出貨櫃也是一樣,開堆高機把貨暫放入櫃內,然後一箱一箱
自己進入貨櫃內疊好(這種大熱天,貨櫃溫度少說40度起跳),當然不可能一人獨自完成
所以會有人員幫忙,常常我下班後的衣服和
打了場棒球賽沒兩樣,搬完貨後還得馬上啟動文書模式,做好invoice + packing list
自覺是做在辦公桌上的工人無誤............
客戶廠商來訪要接待,陪吃陪喝,唱歌娛樂,雖然我酒量很差,但還是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還好我喝一杯啤酒臉就超紅,這樣的保護色可以幫我檔掉許多酒XD
每年固定國外參展,主要是去德國和大陸,一開始我很羨慕可以出國出差的工作,
親身體驗後就不再羨慕了....只有累而已,在展場常常忙到下午3.4點還不知道
自己沒吃午餐...更別說晚上的飯局都要喝到醉醺醺才回飯店休息
薪水方面:一開始起薪28K,慢慢調整到31K(全勤1K),大約第二年後開始有業績獎金
現在平均都有50K左右,去年含年終年收約750K.....在南部地區應該還算不錯了
優點:
1. 因為是小公司,員工的向心力都不錯,大家感情都很好,沒有所謂很嚴格的制度
上班小遲到也無所謂,要請假也只要口頭說一聲就可以
2.買東西需要申請公款,即便沒有收據發票,只要你說的出口老闆娘都會二話不說給
3. 離家近,騎車約20分鐘,而且上班時間9點,避開尖峰時段
4. 和客戶吃飯常常都吃大餐,這些高級餐廳都是我平常花不下手的檔次
5.可以不花自己的錢出國拓展視野,因為需要用到英文,可以保持自己的英文能力
不至退化,日本客戶是由我負責接洽,可以練習我的日文能力,
常常我會要求日本客戶寫日文信給我,我想這是學商用日文最快的方式了吧
6. 行業別是我蠻有興趣的,對於產品行業有興趣,學起來才不會很乏味吧
缺點:
小公司通常都是老闆說了算,反反覆覆的態度總是令員工摸不著頭緒
,情緒化的判斷總是在隔一夜後大翻盤,進入第五年,許多事情也都看透了,
對於公司的人事物,老闆的個性都很清楚
覺得自己發展到一個瓶頸了,老闆會不斷要求業績數字,我也是盡力去衝刺
但是達不到老闆要求我也只能檢討自己,或者請他另請高明....?
加上這間公司是家族企業,全都是皇親國戚,雖然他們待人都蠻和氣的,但終究是自己人
我不覺得自己有佔到主管的缺,老實說,頭銜對我來說沒有意義,我只care $$
一直以來我都嚮往著大企業大公司,我深知自己的學歷不漂亮,只能用經歷換取機會
用實務經驗和英日語能力進入大公司服務。在我心中,大公司或許代表著光環,
在親朋好友中可以拿來炫耀的話題,但我該放棄看似不錯的收入,把目標放在大公司嗎?
換了產業別,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了......我也邁入30歲了,已經沒有本錢再嘗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