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t (Time to Change!)
2018-05-27 00:51:43"上一份工作離職的原因是?"
這在面試時,常常會被提出來的問題。有人說是沒意義的問題,大家都知道要
隱惡揚善,甚至不必問。但受過訓練的面試官在注意的是其他方面。
下面就來分享一下從主管角度,這題目到底在問甚麼? 以及觀察的重點放在哪?
1. 這個問題只適合用來問基層,以及非業務屬性的角色。 問管理職以上或者業務,
就是浪費自己時間。
2. 回答的內容其實不重要,因為都是隱惡揚善。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道。
重點會放在,怎麼揚善? 揚哪種善?
標準答案是:希望找個更有發展、薪資更好的工作。
但如果有提到上面兩者以外的事項,就是候選人在意的點。會繼續追問下去。
3. 最粗淺的: 觀察面試者的社會化程度,個性是有菱有角,還是已被磨得圓滑。
有些行業、職位需要剛正不痾的個性,
有些(例如服務業、或者需要溝通的角色)則是需要個性較圓滑,以免得罪人。
願不願意配合演戲? (職場上會演戲是種技能,差別是該職位需不需要而已)
4. 進階版: 觀察面試者的說話技巧跟反映談吐。
也是看職位需求。面試的人多了後,可以感覺得出對方講話是否真誠?
用字遣詞是否適宜。
(這部分與人格特質有關,很難短時間改變。主管必須思考,這樣的人是部門
目前需要的嗎?)
5. 遇到高手: 業務或者管理職,通常不建議問這個問題,因為得到的都是
精心設計過的答案。 通常會被用來凸顯面試者的經歷跟戰功。高手都是把
自己想告訴面試官的事,包裝在問題裡丟回去。
例如:為什麼想離職? 因為我是公司裡最年輕升最快的主管,前面現在有一堆
前輩在排隊等升遷,已經卡住了。我不想慢慢排,也不想跟他們搶,所以了解
看看外面的機會。
在回答過程中,把自己的經歷跟戰功放進去,再加上凸顯人格特質的動機。
遇到這種情況,面試官就會回頭做Reference Check。面試者說的話不能全信,
要另外再確認一次。然後,有經驗的面試官,Reference Check絕對不會只跟
面試者提供的人選聯絡,因為只會說好話,而是還要透過其他管道去問。
以上就是面試官問這題的目的與觀察重點。
解法也放在上面,第五點。遇到沒經驗的面試官,可是會把對方唬得一愣一愣的。
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回答方式。
作者:
wzmildf (我ä¸æ˜¯è˜¿èŽ‰æŽ§)
2018-05-27 02:10:00也是要看場合決定怎麼回答,目前這份工作在面試時感覺到面試主管的問話方式與態度比較誠懇坦白 所以我當下也直接回"錢太少發展不佳" 另一家公司則是問得比較油條,因此當然是搬出早就套好的另一套說法了 有些人反而喜歡找說話率直一點的人
作者:
elements (Helianthus annuns)
2018-05-27 02:59:00生涯規劃
作者: aizc (joanna) 2018-05-27 07:11:00
通常都場面話 最深的理由自己知道就好
作者:
chey (Waitingfor)
2018-05-27 08:22:00所以內文說了回答什麼其實不重要,重點是他要從回答中知道你的個性跟特質
作者:
sad3 (投籃前的努力)
2018-05-27 10:59:00原公司主管不管下屬員工是好或差,都一定會生出缺點要講人很多人資沒有判斷力又想做refrence check的,就很容易被唬
作者:
qmqmqm 2018-05-27 11:21:00有些所謂社會歷練與說話反應 只是因為遇到的人都不真誠y所以不得不講"謊話"保護但那並不是真的謊言, 而是希望對方不要再用這種探測方式如果能真正直接地從專業與工作角度去討論甚至交流而不是整天在那邊觀察對方一言一舉, 各種心理分析我想 很多人都會變得很真誠我不知道有沒有人聽懂我在講什麼 但我確實是那麼覺得這就是為何兩者之間永遠會有gap的原因 不一定適用於面試如果不是專業的HR or Hiring MGR那麼面試這東西就太講求個人喜好還有頻率而真正專業的人也並不願意一定開放分享給你但台灣 搞東搞西自以為觀察人性的面試 > 專業討論與交流講太多的結果根本只會對自己不利這也是為何不管原因如何 都不要講真話的原因 但不是不真誠像我自己 寧可這份工作沒得到 或薪水被砍一點也沒關係只要自己也是真誠 好好談這份工作 "互相"而不是單方面瞭解但如不是 我還是會配合 但接下來我只會講場面話到結束
作者:
tntbear (苦命上班族)
2018-05-27 12:19:00原因不重要,離職是真的
作者:
lenta (Bianca)
2018-05-27 13:10:00真誠只是個假議題專業很強 但無法和其他同事共事 有什麼用 難道會有人說我很難相處嗎Reference check 本身就是很有爭議的事情了 就算徵詢的人剛好認識 也不代表徵詢到的是正確的答案
作者:
qmqmqm 2018-05-27 13:33:00所以我覺得 去探測根本沒有意義但如果一個人能夠很專業的完成面試流程 就很夠了推測真相是什麼根本就不重要 很多原因跟求職者也沒關係良幣會碰到劣幣 劣幣也會偽裝成良幣真誠的人可能不夠社會化 但社會化深的人也不一定不真誠應該還是清楚JD 以JD為主 瞭解工作思路順便就了解性格了而不是在那邊一個一個討論起道理價值觀 其實很多主管離開了那個位置 也啥都不是 可能你家便利超商店員都比你社會化沒辦法從JD 工作思路 去做互相了解的 而要問很多個人面的我可以坦誠說 我全部都只會講場面話 但我沒不好的意思
作者:
planetQ (STELLA)
2018-05-27 15:10:00推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