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說海外打工學英文,是假的,
99%說海外打工增加履歷,是假的,
99%說海外打工可以轉變心態,是假的。
要學英文、增加履歷、轉變心態,
你有這個心,在台灣的效果絕對比海外打工好,
想學英文,在台灣可以半工半補習,
想增加履歷,乖乖實習或應徵助理職,
轉變心態?在台灣你有一堆機會去突破自已的同溫層。
那為什麼一堆人要假借這些名號去海外打工?
就一個字,爽!
但就是這個「爽」,非常重要,人生不就是要快活?
你可以在家當鍵盤魔人、追劇魔人、政治魔人,
為什麼遇到呼吸海外空氣魔人就要大酸特酸?
如果人生60歲退休,趁年輕出去爽一兩年,
回來職涯比別人晚一、兩年退休,值不值得?
我跟你說,你玩得夠爽,就絕對值得!
看看那些銀髮旅遊團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不能跳傘滑雪爬山潛水穿比基尼,「沒有趁年輕有體力多爽一點」!
嗯,更不要說CCR這種浪漫故事惹:)
不要說過了30歲很多國家不能打工,
就算沒有年紀限制,等你結婚有小孩要開始父母的時候,
那時候後悔沒有趁年輕去爽已經來不及了。
很多人愛酸海外打工浪費時間,但說真的,人生是馬拉松,
或許兩年經驗比沒有經驗吃香一點,
但五年經驗跟三年經驗相比,大家已經不太看「年資」了,
更不要說十年經驗跟八年經驗相比,重點根本不再那個數字,
比你優秀的去爽一兩年回來,過陣子還是會超車你,
比你差的本來就比你差,他還比你多爽兩年,
會不會率取、裁員,會不會成功、失敗,跟這兩年沒有關係,
跟你這個「人」有關係,海外打工只是一種養分,你可以要或不要。
回到原標題,海外打工能幫履歷加分嗎?
答案是,對你人生履歷超加分。
雖然原文開啟隱藏嘲諷模式,釣出一堆回文,
但還是想留下一些文章,讓真的有這個迷惘的人有個參考。
我從小跟各位算同溫層,一路念到前幾志願研究所,
本來我也覺得海外打工是給魯蛇找藉口逃避用的,
但服了兵役,跟一群高中畢業就來當兵的同溫層外朋友相處,
才驚覺自己的眼界好窄,三觀好狹隘,
對比國中就被家裡逼著到處打工(或打架),自己真的很幸運。
當年我還是很俗辣,退役後還是先工作了兩年,
決定去海外打工除了想爽以外,也想拓展一些很平凡的人生體驗,
所以除了到處玩很爽以外,每天打工勞力活我也很爽,
在台灣我沒有技術體力幹這一行,只能在辦公室當宅宅,
在海外餐廳廚房洗碗備料到當廚師我玩得不亦樂乎,
在食品工廠穿全套衛生服裝、裝箱打包洗器具當玩水,
當下很累,但我很清楚這是暫時的體驗,不是長期職涯樣貌,
除了學生時代,我想不出比這段時間更無憂無慮的日子了,
認識了一群好朋友(對,都講中文),學了一堆支線技能,
沒有人知道會不會哪天什麼危機發生,支線技能變成主線?
回台灣後我的職涯沒有中斷太久,還進了當初剛畢業被拒絕的首選公司,
你問海外打工有沒有幫我的錄取加分?當然沒有啊,傻了嗎?
被錄取除了幸運,也是因為學生時期跟第一份工作的累積,
中間去或不去海外打工,不影響這一個工作的轉換,
套用到多數人也是一樣的,不要把海外打工當跳板,但也不用害怕,
我的人生要有下一次以「月」為單位的爽,也沒這樣的體力了,
現在三不五時fb跳出當時的動態回顧,都還是一股喜悅舒暢的快感。
有人說當兵是男人共同的話題,我跟你說,海外打工是你跟所有人的話題,
包括面試官、同事、朋友、親戚、甚至將來自己小孩,
每一個聽到我海外打工,不管一開始帶酸帶澀、還是單純好奇,
每個聊完後都充滿羨慕跟後悔,這就是海外打工加分的地方。
有些人比較慘,去是去了,卻不敢承認自己為什麼去,
說學英文混在華人區、說存錢一直旅遊、說學技能又不吃苦,
回國後試圖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包裝,
不僅沒有讓面試官羨慕或認同,還被歸類成虎爛大王,這種的確就扣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