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很長很長的文章,具體來說大概有好幾萬字,厭惡閱讀書本級字數的讀者可以跳
過本文,也先說聲抱歉占用版面了。
分段好讀網誌版連結:https://tinyurl.com/y47hvmn7
I. 序
從我出社會開始算起,差不多剛好滿一輪12年了。
這段時間我究竟做了些什麼呢?嘿,我告訴你,在好幾份工作經驗裡,我辦過知名品牌的
全球經銷商大會、辦過接待16個邦交國外賓為期兩週的大型活動、代表台灣組隊參加過國
際商業競賽。正職工作之外我斜槓經營過部落格、和朋友合作架設過網站、自學獨立寫過
程式、寫過app...到目前為止回顧我的職業生涯,還真算是多采多姿啊。
我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退伍,算是運氣不能再差的時機了吧,但是土生土長、理組跳文組
商管科系出身的我,一路從學校的約聘小助理,拚了幾年進入全球前500大企業,並且第
一年就獲得工作成果被特別提報肯定的優秀評價,這大概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我
甚至還不會寫程式呢。我承認達到這樣的成就必須有一定的天分,我從小就有過人的邏輯
能力和記憶力,幼稚園就會背九九乘法、國中象棋上段、還不知道排列公式的時候就就能
解出重複組合的題目、沒什麼在背英文單字因為基本上看過就會記得、非智慧手機年代我
的電話簿永遠是空的;我從零開始做出的第一個網頁,是按了F12看著網站原始碼現學現
賣完成的...。加上我自律上進執行力又強,看起來應該是前途無量、一片光明吧。然後
呢?
然後幾年前錄取全球500大企業的那個時候,就是我工作成就到目前無法突破的最高點了
。
看到這裡千萬別誤會,這絕對不是一個炫耀天賦的自爽文,如果你沒有像我上面寫到的能
力,先別急著轉身離開;如果你自認能力完全不比我差,也希望你可以從我失敗的過程中
得到些經驗。這一大篇文章,要分享的就是我生涯規劃的缺失和學到的教訓,也分析我自
己綜合能力突出和不足的部分,當作一個反面教材的借鏡。
有一個常見的說法是從失敗中學習到的經驗遠比成功中多得多,也因此常常看到有人分享
投資虧損到畢業、買到地雷二手車、被詐騙...等心得,幾個月前我有幸接觸到人氣爆棚
的podcast股癌,非常慶幸在其中學到一些寶貴的觀念,聽到一些散戶常見的賠錢故事,
讓我自己可以心生警惕,避開以前很可能會跟著追高或部位配置不當的地雷操作。
那人生呢?印象中我還沒看過針對有潛力又有抱負的人"職業生涯規劃失敗"經驗談這類型
的文章,反而是成功人士的演講、傳記多到不勝枚舉。可能是因為沒有人想聽上班族魯蛇
的故事,可能是職涯規畫失敗就失敗了很難砍掉重練(但就是因為這樣更要預防、避免失
敗對吧),又或者大家心裡都抱著一絲逆轉人生的希望,永遠看不清現實,即使現在過得
再不如意,也總認為自己就是天選之人,只要有對的機會就能展翅高飛。
就像我啊,從小到大看了那麼多英雄漫畫勵志故事電影,我一直覺得自己會像故事裡的主
人翁一樣,是文曲星轉世、是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救世主、是得我者可得天下那樣絕對的
王牌。畢竟自己也不知道怎麼的就來到了世界上,那麼在我成長生活的這個世界裡,劇情
應該就是以我為中心展開的吧。我碰到的剛好時運不濟、遇人不淑那些種種,應該都只是
故事中虐心的部分,結局我一定會克服重重困難、邁向成功的吧。我一直天真的這樣相信
著,算是直到最近這一兩年,我才逐漸認清事實,所謂"剛好"的不順遂都只是合理化自己
失敗找的理由,在我人生的戲台上,原來我不是主角。
原來我不是。
先來談談我的現況吧,從跨國大企業離職後,幾年前我選擇舉家搬到中南部,在離家很近
公股銀行當個小職員,按部就班的一路從存款輪調到放款部門。綜合福利、地點、工時、
壓力等這算是個好工作了,我很感激能有這樣的機會,但是客觀看來,我的薪水畢竟還是
倒退了不少,之前工作10年累積的一堆技能在現職很多也用不到,反而因為我到職銀行的
年紀相對晚了幾年,在能力不比年資重要的公股體系裡面,升遷發展的速度可能還比平均
慢呢。
我常常不免會想,如果人生只能像故事中的雜魚一樣庸庸碌碌生存,那對我來說,生命的
動力和希望又在哪裡呢?
來個快速的導覽吧,接下來的文章會分成幾個部分,一開始會先把我職業生涯做過的工作
和副業做個回放、並且揭開幾份工作離職的原因(要面對自己缺點和丟臉事蹟實在是非常
困難的一件事情);再來會分析我這10來年的職涯路上具體做錯了什麼;接者提到現在30
歲中段的我面對不如預期的發展應該如何調整、適應、改變;最後再來討論,踏入職場這
麼些年我才慢慢體會到人生不是只有工作,現在我該怎麼活得有目標,追求的又是什麼,
談家庭、談理想、談人生。文章中會用到不少和體育活動相關的比喻,但是應該都很淺顯
易懂不影響閱讀。那麼,就開始回顧我誤打誤撞有些荒謬的職業生涯吧。
II. 我的職業生涯回放
我的職業生涯回放如果用幾句話總結,應該可以說:在我做過幾個工作、副業的當下感覺
似乎完成過些了不起的成就,但事後客觀看來其實大多是難度沒那麼高,不怎麼閃耀的亮
點,而且是東做一塊、西學一點,沒有為每一段工作經驗的連貫做好規劃。
2007年6月畢業當下我的狀態:三門科目重修過、大四成績非常普通、社交狀態顯示超級
邊緣人,只有一張畢業規定考的多益證照拿了900多分的金色證書,還有身為初生之犢,
對自己能力有盲目的超強信心。在同學們認真的找實習、考研究所、面試工作的時候我老
神在在什麼都沒做,畢竟我可是自認"邏輯記憶超強aka個經翹課整學期結果半夜三點爬起
來唸到六點多期中考還能81分超過班上高標"先生,那個天選之人嘛,我當時認真覺得我
自己沒念醫科絕不是因為考不上,只是我要或不要而已,反正我畢業之後的收入一定屌打
醫生,超丟臉但我當時真的這樣認為。對了,畢業前我有順利考上預官,其中做為門檻的
邏輯能力測驗拿到134分,比起同梯最高差了2分,我當時篤定應該是自己不擅長塗卡造成
的,不然我怎麼可能不是最高分,畢竟我可是"邏輯記憶超強aka個經翹課整學期結果半夜
三點爬起來唸到六點多期中考還能81分超過班上高標"先生耶,不擅長塗卡啦。
當預官服役的11個月被分發到的單位很苦、非常苦,也成長很多就先不贅述了。退伍當時
以我的尿性,想當然爾是啥都沒準備裸退再找工作,結果尷尬啦,剛好碰到金融海嘯,台
北只要有開價3萬以上的工作職缺, 不誇張一定碰到有海歸碩士回來競爭,最後我只好屈
就一下找了個薪水接近3萬的展覽業PM,我想問題不大,時運不濟嘛,就是不景氣造成公
司不敢高價請新人而已,憑我這種天份加上當兵的歷練,當時的想法是目標就先放在3到6
個月內靠表現把薪水提高到三倍好了(當時怎麼沒想到薪水乘三倍其實也和住院醫師起薪
差不多而已,啊不是說收入會屌打醫生)。
好傻好天真。
看到我的荒唐想法可能會讓各位覺得很可笑,但現實中確實太多這種當局者迷的狀況,畢
業前我們系上不少同學都有自己創業的打算,可是要做什麼、該怎麼做沒幾個說得上來,
最後絕大多數的人當然也是以創業失敗或根本沒開始過收場。大家會想創業只是因為從小
到大在念書這件事兒,一直被歸類為最有天分、最優秀的那群,就認為自己畢業後也應該
會在社會的頂端。而把目光放到學校之外,就會發現即使不是從小會念書的勝利組,社會
上也總不缺信心滿滿想要開店做老闆的人,和明明投資報酬率慘輸大盤,還是自我感覺良
好永遠沉浸在那一兩次成功偶然的人,認為自己就是被低估的那個投資天才,總有一天終
將抓住機會一波翻身。大家往往只看到自己強項和成功經驗、而選擇忽略自己的不足和缺
點,就像當時和那之後一段時間的我一樣。
第一份工作的結局是到職不到一個月,剛好整公司到國外出差辦展覽,菜到不行的我什麼
都不會,分配到要準備的文件、要接待的賓客、該執行的流程沒一樣能處理好的,算是去
訓練同事主管應變力抗壓力、兼幫公司刷一波負面形象,幾天活動結束回國後我就玻璃心
碎,趕快跟老闆提辭職了(這邊我必須自首一下,離職後我還打電話去追討出差後到正式
離職那幾天的薪水,雖然不多現在想想實在非常慚愧,正常情況是做一天領一天薪水沒錯
,但我當時可是到任才兩週就浪費了公司的昂貴機票住宿費去扯後腿的,一直以來都非常
感謝老闆的寬宏大量,現在大家應該早忘記有過我這號人物了,但是默默的看到身為中小
型企業的公司還運作穩定順利,真是深深地感到開心與祝福)。
這一次在金融海嘯中裸辭找工作感覺又更困難了,投了上百封履歷折騰一個多月、靠個國
立頂大商科光環才終於得到一個類似國科會約聘助理的職缺,同樣符合"底薪超過三萬必
有海歸碩士競爭"定律,不同的是這次我艱苦戰勝了(事後才知道原來不是因為我優秀,而
是國科會學士的薪水比較低,學校只是想省點錢兒),工作內容其實很不錯,壓力不會太
重又滿有成長性的,不少地方會需要用到英文和電腦技能,還有主辦大型國際活動的機會
。
這邊讓我學到、並且這些年來時刻提醒自己的一個觀念是,現實職場上努力不等於收穫,
很忙很辛苦的工作絕對不代表能學到很多,比如同樣是在超商工作,在超忙碌分店的店員
可能只有在永遠無止盡的結帳補貨循環中度過,而相對很輕鬆分店的店員,領一樣的薪水
反而有多餘的空檔可以研究貨品排列的學問、結帳系統、作業SOP...等,如果兩個人要競
爭區域儲備幹部考試,看起來反而是那個每天準時上下班、精神飽滿的輕鬆分店店員有更
多優勢。
回到剛剛的主題,我算是超級幸運,亂槍打鳥選到一個可以讓我有時間和空間在各方面慢
慢成長的工作。即使這就是個薪水平凡的學校助理職缺還離家很遠要租屋,卻是我奠定一
部分後來進入全球頂尖公司能力的重要基石。
專案助理的其中一個工作特性是會有許多重複發生的活動、計畫,有些是每隔一兩週一個
月就會出現一次,有些則是半年一年才會舉辦一回。發生頻率高的活動當然好上手,做久
了就自然熟能生巧嘛,但是對那些久久才發生一次的專案或活動呢? 我當時思索了一陣,
想出了一種自稱"超連結工作法"的專案管理方式,就是創造一個Excel檔案,將我工作的
一切相關筆記、檔案都統整在一起。也就是將例行公事、專案工作的全部資料包括流程步
驟、應備文件和通訊錄等,都放在同一個Excel檔,將所有相關的資料夾、檔案、網頁用
超連結方式整理放在不同的頁籤和欄位,每天上班除了收發郵件外,就只需要在唯一的
Excel檔案中作業,空出最左側欄位的儲存格打可以"V"當成檢核表(Checklist),避免有
什麼遺漏的項目。這個構想和幾年後開始盛行的生產力軟體OneNote/Evernote/Notion概
念滿相近的,我之後的各個工作經驗中,也靠著類似的專案管理邏輯一步步從Excel超連
結工作法進步到自己規劃html網頁知識庫系統,以至於現在使用現成的Evernote來管理我
的各種專案工作。
另外因為剛出社會什麼都不懂嘛,有什麼就做什麼,用了超連結工作法後我的工作效率、
品質直接提高到跟學校大部分行政單位不在一個檔次,又是少數能應用英文的員工,自然
各種任務包括做網頁、做影片、翻譯文件表單等樣樣都來,搭配其實滿多活動和專案要執
行管理的,每天過得很充實,工作量又不至於太重都能夠準時上下班,不知不覺間我對於
工作的規劃組織能力進步非常多,已經沒有第一份工作那樣只要交辦新任務就不知所措的
青澀了。當時身為職場菜鳥還沒啥感覺,現在回首才發現,不看薪水這樣的工作和學習環
境實在難得啊。
不過工作怎麼能不看薪水呢,這樣的約聘生活過了約莫一年多一點終於有朋友看不下去了
,苦口婆心地勸我隨便準備個考試類的工作年薪都有60萬以上,人家在台北做約聘助理都
是想圖個輕鬆又工時短當作跳板,只有我搞得好像在經營自己的事業一樣。當下一語驚醒
夢中人,我立刻開始準備當時陸續進行徵才的公股銀行考試。身為一個人脈幾乎等於零、
又完全沒吸收求職資訊的人,當時我對職缺的不了解誇張到我根本不知道各家銀行公認的
志願排序和待遇差別,基本上就是看到最早徵才的一間就去考,去考了就錄取了,後來才
慢慢了解到,哦原來公股銀行除了底薪以外還有好幾個月的年終獎金和各項福利,哇原來
不同銀行起薪的差距其實不小,不過當下自我感覺良好的我認為這問題不大,不管起薪如
何,我只要靠著實力輾壓,職等和薪水一定會以驚人的速度往上竄升吧(是的,我當時甚
至連公股銀行升遷需要固定年資都不知道),畢竟我可是那個男人,傳說中的"邏輯記憶超
強aka個經翹課整學期結果半夜三點爬起來唸到六點多期中考還能81分超過班上高標"先生
嘛。
...我知道當時的我已經超越好傻好天真的等級,用愚蠢都不足以形容了。不過撇開我的
無知,工作上的表現我確實還算亮眼:前一份助理工作學到的工作組織和管理能力讓我很
快的學習各種不同業務,具體一點說大概兩三個月就會換一個位子順便做存款部門所有人
請假的代理人,還算是做什麼像什麼,大概一年後就調去其他專業部門了,你各位如果有
在跑銀行就知道這樣的輪調速度算是滿驚人的。當然,每件事情都可以有一體兩面,和前
職一樣,往好處看是我有機會多方面接觸學習,但換個角度看起來,也可以說是公司難得
看到有這樣的傻子,所有工作都來者不拒傻傻地被凹,自然是見獵心喜願意好好"栽培"這
樣的人才。
來講一下這份工作的主要成就吧,銀行工作的特性是制式化又要求絕對的正確性,因此各
種業務的SOP是必備的,但是SOP寫得冗長又艱澀難懂,在臨時需要參考時往往不會有時間
去找到內部網頁中的加密檔案、再輸入密碼打開來慢慢研讀。實務上分行端通常是每隔幾
年某項業務就會出現一個強者,把該職位的工作內容整理出一份簡潔明瞭的筆記,然後陸
續接任的同事就以該份筆記當底稿,在業務規定有改動或更新的時候,把新的筆記內容手
寫或打字列印出來出來加上去,至於原本的筆記,因為是別人的心血又常常手上的紙本就
是唯一的備份,接手的人當然不好意思把筆記丟掉,只能看著同一項業務的筆記越來越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