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
2010-09-12-18-54-32
2010-09-14-14-57-18
北京城門'傍晚時刻與太和店的獅子
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四周為寬52米的護城河。
城牆高12米,底濃10米,頂濃6米至7米,由52米寬的護城河保護。有四門,正南為午門,
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神武門)。現玄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城牆高
9.9米厚8.26米。
故宮在辛亥革命之前被稱為「紫禁城」。它的名字來自「紫微星垣」,中國古代星像學家
把天上的星星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等。其中三垣指紫微星垣,太微星垣和天市星
垣。紫微星垣居於正中,據傳皇天上帝的居所(紫宮)就在紫微星垣中,人間皇帝自稱「
天子」便仿皇天上帝居所的名字用其「紫」字為紫禁城。故宮是以黃瓦、紅牆、金飾、白
石構成的建築群。其中黃色琉璃瓦是天子的象徵。
第一一九站 北京故宮
天安門前
2010-09-08-19-22-26
2010-09-08-20-45-24
晚上來到天安門廣場...夜拍..車軌沒有想像的好看...
故宮角樓及護城河
紫禁城護城河又稱筒子河,是明永樂十八年(1420)修北京城時在元大都護城河基礎上擴
建而成。京城內外城護城河按位置可分為北、西、東、前三門和南護城河五處,全長約
40.7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徐達攻下元大都後,為防備北元,將北城牆南移至高梁河
外積水潭和壩河南岸,形成西北部有斜角的城牆和北護城河;明永樂十七年(1419)因宮
廷建設需要,將元南城垣南移2700多米至現址,並開挖南城壕(前三門護城河),東、西
護城河分別南伸與南城壕相連,再東匯入通惠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又修築外城和
南護城河。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將午門西邊的河水通過暗溝引入西闕門,由午門前石
板道下的暗溝引向東流,經東闕門下的暗溝流入太廟(勞動人民文化宮),定名為午門暗
筒子河,形成護城河今天的模樣。
故宮城牆四角上各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清
代重修。角樓與城垣、城門樓及護城河一樣,同屬紫禁城的防衛設施,但它精緻得更像工
藝品
2010-09-12-18-19-19
2010-09-13-16-43-12
出發之前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故宮角樓是著名的攝影點...不過站在那邊..就是想不到
特別的構圖,因此就是把網路上的構圖翻拍一遍即可...角樓旁邊有一個碼頭應該是給清理
河道的小船停泊使用.這一張是拍攝西北角的角樓...第一張是再有陽光照射的情況下拍的
..第二章因為太陽已經下山...運用一些殘餘的光線.加上曝光時間拉長調整色溫因此色調
就不太一樣..護城河也變的比較夢幻
神武門
2010-09-12-18-54-32
2010-09-12-18-55-33
角樓拍攝完畢.再來拍攝神武門已經天黑了...不過此時一彎明月剛好出現在神武門的正上
方.這樣拍起來就很有感覺了
景山上的俯拍
2010-09-14-08-34-25
景山是故宮神武門北面的一座小山包,山高42.6米,海拔88.35米,是北京城的最高點,由
挖掘故宮附近河渠的淤泥堆積而成。景山公園占地23公頃,西鄰北海公園。景山山脊上有
五座亭子,最高點的萬春亭是俯瞰故宮的最佳地點
2010-09-13-18-04-31
用廣角鏡頭拍攝全景
2010-09-13-18-18-50
在萬春亭上拍北海公園的白塔
2010-09-13-17-23-44
2010-09-13-17-52-13
景山上面由於高度的關係..所以只能拍攝到屋頂...不過從中軸拍下去故宮內重要的建築
物屋頂排成一線
2010-09-14-08-32-13
神武門的大門匾額寫著故宮博物院..因為要錯開一般旅行團的人潮..因此選擇了從後門玩
到前門..這樣拍照起來人會比較少
2010-09-14-08-42-16
故宮的高牆...看到這堵牆在想到電視劇...這堵牆有給人類似監獄外牆的感覺
御花園
2010-09-14-08-44-08
順貞門為御花園的北側門..從神武門進去會先經過此門
2010-09-14-08-44-54
集福門與延暉閣
2010-09-14-08-48-37
千秋亭-御花園類的小亭子都很精緻...因為雖然小.但是該有的屋頂結構都有.而且還更複
雜
2010-09-14-08-54-01
欽安殿-裡面供奉著玄天上帝
2010-09-14-08-58-16
2010-09-14-08-55-27
天一門前面的青銅香爐與玉麒麟(我老婆身後那個)
2010-09-14-08-59-51
2010-09-14-08-55-42
萬春亭-雨景山公園那個萬春亭一字不差,這兩個有沒有關連就不得而之
2010-09-14-08-56-56
當初選擇早上從後門進是正確的...我老婆幫我拍的照片中..只看到一個路人.不過被樹擋
住.所以真的建議早上從神武門往前玩
2010-09-14-08-55-48
出了天一門往回拍.不過這時候已經脫離了御花園的區域了
坤寧宮
坤寧宮改建後,即成為清宮薩滿祭祀的主要場所。坤寧宮的東端二間是皇帝大婚時的洞房
。房內牆壁飾以紅漆,頂棚高懸雙喜宮燈。洞房有東西二門,西門裡和東門外的木影壁內
外,都飾以金漆雙喜大字,有出門見喜之意。洞房西北角設龍鳳喜床,床鋪前掛的帳子和
床鋪上放的被子,都是江南精工織綉,上面各綉神態各異的一百個玩童,稱作“百子帳”
和“百子被”,五彩繽紛,鮮艷奪目。皇帝大婚時要在這裡住兩天,之後再另住其他宮殿
。如果先結婚後當皇帝的,就不能享受這種待遇了。所以清代只有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
、光緒三個皇帝用過這個洞房。康熙四年(1665年)玄燁大婚時,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
寧宮行合卺禮。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大婚,溥儀結婚也都是在坤寧宮舉行。雍正皇帝以後
,皇帝移住養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寧宮,坤寧宮實際上已作為專供薩滿教祭神的場所。
2010-09-14-09-05-45
過了坤寧門就進入坤寧宮的範圍..
2010-09-14-09-11-55
2010-09-14-09-10-18
一堆人往裡面拍照.不過真的是太暗了..可能要等黃昏太陽的斜射光才照的進去...可能是
為了古蹟維護.所以一般來說是沒有裝電燈這種東西..
交泰殿
在清朝,交泰殿的一個重要用途是皇后在重大節日或慶典,例如過生日或元旦時接受朝賀
的地方。清朝皇后的生日叫千秋節。千秋節這天,慶典活動會在交泰殿舉行,皇貴妃、貴
妃、妃、嬪、公主、福晉、命婦等都要前來交泰殿祝賀,向皇后行六肅三跪三叩禮。然後
皇子再向皇后行禮.交泰殿也是存放清朝皇帝行使權力的各種印璽的地方。這樣的印璽有
25顆,統稱「二十五寶」。
2010-09-14-09-10-54
交泰殿在坤寧宮與乾清宮中間.顯得相對渺小..不過還是很大..但是當時並沒有正面給它
照一張
只有他的背面照片
2010-09-14-09-13-28
照片兩旁以及座椅後面用塑膠袋封住的.應該就是當年放印章的盒子
乾清宮
乾清宮與坤寧宮分別為傳統意義上的帝、後寢宮。乾、坤分別為《周易》中的卦名,乾表
天,坤表地。乾清宮前左右有日精門,月華門,寓有「乾坤日月明,四海皆昇平」之意。
乾清宮是內廷正殿,面寬9間,進深5間,高20米,重檐廡殿頂。乾清宮的尺度比太和殿一
組小了不少,卻又比較接近人體比例尺度。明朝時此處是皇帝和皇后的寢宮,皇后在此同
住。大殿東西兩側各有東、西暖閣。
乾清宮有眾多聯匾,以及一幅對聯,為康熙手書:
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
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難。
乾清宮御座上方有一匾,稱正大光明匾。匾上「正大光明」四字是最初是順治皇帝手書,
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曾臨摹,目前的版本是乾隆臨摹的。雍正帝因眼看其與兄弟們爭奪太子
寶座的事態,創立秘密立儲制。建儲匣被存放在正大光明匾後。匣內藏皇帝選定並御筆親
書的皇位繼承人名字,皇帝死後,由王侯公卿公証,由匣子秘密指定的皇子即位。此制度
到咸豐帝后,因咸豐只有一個兒子而無法執行。往後的同治帝和光緒帝也無子,故沒執行
此制度。
2010-09-14-09-15-03
從交泰殿的方向拍乾清宮的後面
2010-09-14-09-16-06
2010-09-14-09-17-53
皇帝的龍座.以及那個正大光明的匾額
2010-09-14-09-22-04
正面拍乾清宮
2010-09-14-09-29-51
乾清宮的廣場以及乾清宮
2010-09-14-09-38-40
乾清門.出了這邊就代表出了後宮...
2010-09-14-09-43-18
乾卿門上面的屋檐神獸.,中國建築.只要有講究的建築都會有神獸只是數量多寡的問題..
北京故宮裡面的神獸都很多..
九龍壁
來到這一區現在為展出珍寶館的區域需要另外付費進入,而九龍壁則是此區的第一個看點
2010-09-14-09-49-16
與北海以及山西大同的九龍壁為中國三大九龍壁...
皇極門
2010-09-14-09-49-27
2010-09-14-09-56-16
從黃極門拍寧壽門....順便拍一下皇極門簷上的神獸...故宮的神獸真的很精緻
寧壽門
2010-09-14-10-02-39
皇極殿
皇極殿是外東路的主體建築,該宮殿仿乾清宮建造,面闊九間,重檐廡殿頂。清朝康熙二
十八年(1689年)初建時,名為寧壽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修建時,改名為皇極殿,其
後殿仍名為寧壽宮。嘉慶元年(1796年),86歲的太上皇即乾隆皇帝在皇極殿舉行千叟宴,
宴請60歲以上的官員。對兩位年過百歲的老人賞予六品頂戴;對90歲以上的賞予七品頂戴
;此外還賞賜老人們如意、壽杖、朝珠、貂皮等。這次干叟宴的參加者多達3056名。
2010-09-14-10-04-10
過了寧壽門..正面來一張皇極殿的正面照..不過發覺這個宮殿看起來有那找歲月的滄桑感
2010-09-14-10-06-46
連磚瓦上都長出小草
2010-09-14-10-04-49
皇極殿上的神獸
寧壽宮
2010-09-14-11-05-06
2010-09-14-11-06-22
這個神壽就有裝上避雷裝置..是因為這邊比較高?
養性門
2010-09-14-10-34-12
2010-09-14-10-22-51
隔著窗戶拍.書信...感覺出來有種不一樣的味道...好像在玩那種以前報紙的猜字謎的遊
戲
樂壽堂
樂壽堂仿長春園淳化軒規制,其南北庭院東西廊壁嵌敬勝齋帖石刻。乾隆皇帝以此為退位
後的寢宮,御題“座右圖書娛畫景”聯句,故此堂亦稱寧壽宮讀書堂。光緒二十年(1894
),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以西暖閣為寢室。
2010-09-14-11-32-19
這邊的宮殿外表都看起來舊舊的.不過我還是喜歡這樣的味道..華麗的外在..有著歲月在
此逗留的痕跡.
頤和軒
2010-09-14-11-34-13
八國聯軍攻進京城前..慈禧在這邊傳喚珍妃.把珍妃丟到井裡
.2010-09-14-11-51-02
厚重的大門在夕陽的照射之下..
2010-09-14-11-55-27
不同的區域被這樣長長的走廊兩道高聳的紅牆隔絕..以前的門禁肯定是很森嚴..
2010-09-14-12-20-43
2010-09-14-12-22-05
2010-09-14-12-22-18
2010-09-14-12-24-50
各種姿態的屋頂神獸
倦勤齋(御書房)
2010-09-14-12-39-49
軍機處
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內閣在太和門外,恐漏瀉機密,始於隆宗門內設置軍
機房,選內閣中謹密者入值繕寫,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輔佐皇帝處理政務。十年(
1732),改稱“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
2010-09-14-15-34-11
保和殿
明朝及清早期用途概況
保和殿於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冊立皇后、太子時,皇帝在此
殿受賀。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賜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場面十分壯觀。
賜額駙之父、有官職家屬宴及每科殿試等均於保和殿舉行。每歲終,宗人府、吏部在保和
殿填寫宗室滿、蒙、漢軍以及各省漢職外藩世職黃冊。
清順治及康熙時期
清順治三年(1646年)至十三年(1656年),順治帝福臨曾居住保和殿,時稱“位育宮”
,大婚亦在此舉行。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時稱“清寧宮”。二帝居
保和殿時,皆以暫居而改稱殿名。
清乾隆時期及其以後
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殿試地點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殿試是封建科舉制度最高一級
考試,由皇帝親自命題,指定大臣問卷,皇帝還要親自閲看前十名的捲子。考取第一名的
為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稱探花,高中者均被賜予進士及第並委以高官。這樣的殿
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參加者一般須經過鄉試、會試考中貢士方能得到參加殿試的資格。殿
試的儀式十分隆重,舉行時間有過幾次變動,清初曾規定在四月初,後改在五月初。乾隆
十年曾改在四月二十六日,乾隆二十六年又改在四月二十一日舉行,以後遂成定製。
2010-09-14-15-21-53
2010-09-14-15-24-48
正面照與背面照.不過都是連著白色的欄杆一起拍
中和殿
明清兩代,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即皇帝到太和殿參加大型慶典前在此休息準備
。皇帝在太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慶典的官員朝拜和奏事,再到太和殿參與慶典。
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農壇祭典時,皇帝都會先到中和殿閱讀寫有祭文的祝版,查看親耕用
的農具。在參與天壇、地壇、社稷壇、太廟的類似活動前,皇帝也會在這裡閱讀祭文。
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譜。纂修工作完畢後就會在中和殿上舉行儀式,送呈皇帝審閱
。給皇太后上徽號時,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閱讀擬好的奏摺。
2010-09-14-13-39-37
2010-09-14-13-41-39
正面照
2010-09-14-13-35-47
好多神獸 11 隻
太和殿
太和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明清兩代皇帝登極、宣佈即位詔書,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
將出征,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皇帝生日)等節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賀及賜宴。 明
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
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
臣賜宴。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
殿舉行,“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
2010-09-14-13-56-45
正面照片
2010-09-14-15-08-27
遠照
2010-09-14-15-13-54
不同角度再來一張.滿滿的人潮
2010-09-14-13-44-39
2010-09-14-15-18-21
太和殿上的神獸12隻..有著中國建築中..最多神獸的建築體
2010-09-14-13-49-46
主殿內部..
2010-09-14-13-52-45
御路.不過感覺很平坦..所以圍起來保護
2010-09-14-15-12-29
2010-09-14-15-14-14
銅龜及仙鶴象徵吉祥及長壽..
2010-09-14-13-55-40
燃燒松柏枝青煙裊裊升起增加神秘感..
2010-09-14-15-18-33
2010-09-14-15-18-38
2008奧運之前北京故宮曾經整修過.主要就是整修太和殿.因此這邊就沒有其他宮殿那種殘
破之感覺
太和門
太和門在明代是“御門聽政”之處,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頒發詔令,處理政
事。清代初年的皇帝也曾在、賜宴,後來“御門聽政”改在乾清門。順治元年(1644年)
九月,滿族統治者定
2010-09-14-14-57-18
2010-09-14-14-53-17
太和門近照
2010-09-14-14-36-41
2010-09-14-14-41-23
內金水橋與太和門
文華殿
2010-09-14-14-09-56
始建於明初,位於外朝協和門以東,與武英殿東西遙對。初為皇帝常御之便殿,明朝天
順、成化兩朝,太子踐祚之前,先攝事於文華殿。後因眾太子大多年幼,不能參與政事,
嘉靖十五年(1536年)改回為皇帝便殿,後又改為經筵之所,建築隨之改作黃琉璃瓦頂
景仁宮
景仁宮在東六宮區域,初名長安宮,明嘉靖年(16世紀中)改為今名。景仁即大仁愛之意
明清兩代,這裡均做為妃嬪的住所。清代康熙帝的生母佟佳氏曾住在這裡,並在此生下玄
燁。雍正帝的熹貴妃(乾隆帝生母)、光緒帝的珍妃也都曾居住在此宮。
2010-09-14-13-20-57
正面照
2010-09-14-13-12-47
穿過景曜門便來到東六宮的區域,
2010-09-14-13-32-11
位於故宮的四星級廁所
西路參觀路線-養心殿
養心殿始建於明朝世宗嘉靖年間,至明熹宗天啟年間,為炙手可熱的秉筆太監魏忠賢的起
居處。
清初養心殿閒置,至清聖祖康熙年間,賜予宮廷造辦處使用。康熙六十一年,聖祖駕崩,
世宗踐祚,遂以大行皇帝久居乾清宮,基於孝道,自己不願再於乾清宮起居,將皇帝寢宮
西遷至養心殿。
自此以後,先後有包括慈安太后,慈禧太后,隆裕太后在內,世宗,高宗,仁宗,宣宗,
文宗,穆宗,德宗和遜帝溥儀的十一位清帝國最高統治者於此處聽政起居,養心殿遂成為
故宮內的權力中樞
2010-09-14-15-40-15
看清宮劇這個宮殿是最常被提及的宮殿
西路參觀路線-長春宮
明永樂十八年建成,清康熙二十二年重修,後又多次修整。咸豐九年拆除長春宮的宮門,
並將太極殿後殿改為穿堂殿,咸豐帝題額曰“體元殿”。長春宮、啟祥宮兩宮院由此連通
。長春宮是明清兩代后妃居住的宮殿。明代天啟皇帝的妃子李氏,曾居住在此宮。清代乾
隆皇帝的孝賢皇后曾在這裡住過。晚清時,西太后也曾在這裡居住。
2010-09-14-16-07-30
西路參觀路線-翊坤宮
是明清兩代后妃居住的地方。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建成。始稱萬安宮,明嘉
靖時改稱翊坤宮,清沿用明朝舊稱。古代赫赫有名的雍正妃子年氏便是在這宮中度過她這
可憐的一生,康熙寵妃宜妃郭絡羅氏也曾長住此宮。光緒帝選妃也在此舉行。現為宮廷生
活原狀陳列
2010-09-14-16-11-57
過了翊坤門就是了
2010-09-14-16-13-19
廣場前面的仙鶴與孔雀....
西路參觀路線-儲秀宮
儲秀宮是明清兩代后妃居住的地方。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名壽昌宮,嘉靖
十四年(1535年)改曰儲秀宮。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剛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時,曾
在這裡居住。咸豐六年三月升為懿嬪的慈禧,在這裡生下同治皇帝。光緒十年(公元1884
年)已居長春宮的慈禧太后,為慶祝五十歲生日,移居此宮,並重修宮室,耗費白銀六十
三萬兩。院內遊廊牆壁上的題詞,即當時大臣為慈禧祝壽的萬壽無疆賦。 現存建築為光
緒十年重修後的形制。
2010-09-14-16-19-00
2010-09-14-16-20-07
儲秀宮前的龍型雕像...真是徐徐如生...感覺像活的一樣
西六宮牆角剪影
2010-09-14-15-54-16
古樹的枝影..在夕陽的照耀之下.鑲嵌在牆壁
2010-09-14-15-58-01
西六宮的建築緊湊.感覺是如此的狹小.
2010-09-14-16-13-52
屋簷剪影
2010-09-14-16-04-42
2010-09-14-16-17-07
2010-09-14-16-21-50
落日餘暉,
2010-09-14-16-55-55
最後從正門離開..往後一拍.終於告別了故宮下次來..可能不會有下次了
2010-09-14-16-56-26
銅釘上佈滿了歲月痕跡
2010-09-14-13-05-40
最後要感謝這個語音導覽機..讓我能深入瞭解故宮每個角落里..平常不為人知的秘密..以
及中國最後一個王朝的家務事
攝影器材清單:
機身: Canon 5d canon 50d
鏡頭: Canon ef 400mm/5.6l,sigma 50mm/2.8,canon ef 24mm/1.4l, tokina
10-17mm/3.5-5.6, canon ef 85mm/1.2l,canon ef 70-300mm/4.5-5.6
腳架:Feisol ct3441
閃燈:Canon 580 二代
完整圖文在
http://smallcow-ray.blogspot.tw/2012/02/20100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