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oursecret (秘)》之銘言:
: 其實是來討拍的 ,也不知道分類正不正確
: 之前在雙和版知道糖果爺爺的故事 ,沒個月都會在發薪日跟爺爺買個一百元糖果
: ,
: 可能這樣的金額不多 ,但平常我不吃糖 ,買了常吃不掉只能放公司櫃臺
: 今天感冒有點昏沉沉 ,在遠傳門市等紅燈時 ,糖果爺爺走過來兜售 ,
: 我對他點點頭擺了手 ,就繼續放空等紅燈 ,沒想到爺爺開始碎唸 :
: 「…沒有善心 …他也不會賣給我這種人…沒有福德 …(重複循環)」
: 唸一唸綠燈了爺爺也轉身走掉 ,留下錯愕的我 ……
: 感覺雙和版的大家都很積極幫助爺爺 ,平時我經過也常看到路人跟爺爺買 ,到底是什麼
: 原因爺爺會這麼激動呢 ?
今天看到這篇PO文,心裡就一直想著這位爺爺
平時偶爾會向爺爺買糖果,幾次的互動過程都覺得爺爺很客氣,
糖果賣得便宜、不願意多收錢,說話的語氣也都很和善。
然而在今晚回家時,看到爺爺在捷運站對面的全家賣糖果
(前次買的糖果尚未吃完,因此今日只是經過爺爺)
忽然聽見爺爺很大聲地說了一段話,
車子來來往往,沒能聽清楚爺爺說話的內容,但語氣感覺起來很不開心。
於是我想到原PO的經驗,配合自己看到的景象
心裡忽然很擔心,擔心爺爺最近是不是遇到 / 發生什麼事 ?
才會出現反差那麼大的情緒 (而且情緒出現的頻率高?)
真的很希望能想到好的、適合的方式幫助爺爺,瞭解他的情況。
剛剛發現聯合新聞網竟然把這件事寫成一篇新聞,
大概就是把原PO文章以及下面的推文整理整理也抄一抄
我很懷惑這篇新聞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寫這篇新聞的記者看到了,拜託你說說看)
在我讀來原PO很善良地想知道為什麼爺爺會那麼激動,
原PO感到錯愕覺得有點委曲但也讀不出怪爺爺的語氣。
但新聞記者強調原PO錯愕又心寒,另外在新聞標題強調爺爺碎念。
如果今天一位從未與爺爺接觸過的人,看了這篇新聞
會不會就覺得爺爺是位不好的販賣者?
如此一來是否可能造成惡性循環愈來愈多人不願與爺爺買東西?
如爺爺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而變得情緒不穩
這個實際且需要解決與幫助的問題,被發現、現瞭解的機會是否就大大減低?
不好意思似乎有些離題,
雙和版許多人很願意積極地幫助爺爺
在這樣的情況下讀到那篇聯合新聞網的新聞
真的很想大聲問記者,你的這篇拼拼湊湊的文章揪竟對於讀者、對社會有什麼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