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比高原回來後,今年的滑雪行程也結束了,趁著還有記憶,用這篇文章紀錄我學習單板
的過程。
以下文章我會另外標註雪場日,只是為了區分,除了在日本雪場練習外,在台灣還做了什麼
練習,畢竟在不會下雪的台灣,去日本雪場的每一天都該好好珍惜。
在決定要去日本滑雪後,由於是在十天的旅遊過程僅僅安排兩天滑雪,時間很短又寶貴,看
了網路上的建議,決定在台灣進行先修。
首先去雪機上了一小時體驗課,結論是什麼都沒學到,連在靜止的雪機上站立都辦不到,還
是零基礎。
接著去小叮噹上三小時的教練課,從零基礎到學會正反落葉飄,開始準備日本行。
雪場D1:去日本雪場滑雪,第一天早上先上一對一教練課,教練請我heel side跟toe side
落葉飄先各滑一趟看我的情形。Heel side沒什麼大問題,但toe side推坡時,沒多久小腿
就痠到無法繼續,要停下來休息。原來是小叮噹的坡太短,腳還沒痠就到底了,在雪場教練
指點我改正踮腳尖的壞習慣後有所改善。當天早上學到雙邊的C turn,下午繼續練習。
雪場D2:繼續練習,但不知為何搭纜車前單腳綁binding,用後腳推地前進這個動作,對我
的後腳大腿肌肉造成很大負擔,當天是因為後腳肌肉痠到再也推不動,所以到中午就提前結
束該趟的日本滑雪行程,說起來兩天行程實際只滑了一天半。
後來回台灣後,雖然名義上學會了連結起來的雙C turn,但是事後看影片檢討與回想,每一
次的換刃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感覺只是用腳硬把板子扭轉過去,也有扭不過去時,上半
身會Counter Rotation的壞習慣,導致不但不知道自己在滑什麼,還很不穩定,常常只要雪
地不平整就摔倒,摔得不要不要。
於是心有不甘,隔一個月後又安排了去日本五滑三的滑雪行程。
雪場D3~D5:這次沒有請教練,自己在雪場不停的刷同一段綠線練習,先從反複的練習中,
強迫自己改掉反擰的壞習慣,並從中感受到換刃時edge to edge的感覺,此時才有自己真的
學會s turn的實感。期間有去挑戰紅線,但對於heel 轉toe時,身體在紅線陡坡上前傾的行
為實在太害怕了,以致於重心後傾都沒辦法好好的轉彎,只能偶爾做出一個c turn,然後推
坡一大段後,做好心理建設再做下一個c turn,根本不好意思說我會滑紅線。
雪季結束,在夏天到下次雪季的期間又去參加了三、四次小叮噹的夜滑,反複練習s turn的
動作。也報名了雪機的課程,從第一堂課再次開始學習,然後重新在雪機上正反落葉飄。但
是由於雪機的容錯率低,在雪機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無論toe side還是heel side,都
太過依賴身體的傾倒,導致在雪機上非常不穩定,於是又從中學習了用下半身的折疊,更加
穩定的控制前後刃。
(題外話,雪機的教練是隨機分配的,但每一個教練看到我的動作都會問我是不是去過雪場
,說看動作很明顯,我到現在還是不曉得怎麼看的。)
至於在小叮噹的夜滑練習,除了維持板感以外,最大收獲是很微妙的 - 速度感。一開始換
刃時,都會過於在意打直板的加速過程,導致一直畫不出讓自己滿意的彎形。後來索興把板
子打直,從頂部一路往下衝,一開始還是會因為害怕速度感,在中途就忍不住推坡煞車。衝
個幾趟後,發現以那個坡度而言,速度是有極限的,到一定程度就不會再更快了,也慢慢適
應了那個速度感。從此對於打直板的加速度過程就多了一層安心感。
至此,期待了一整年的雪季又到了,立刻又安排了一趟日本五滑三的行程。
雪場D6:有請教練一對一指導,告訴教練我的學習情形,並訂下在紅線可以順滑的目標。教
練當天指導我練習加減壓的動作,並帶我去紅線練習,當天結束課程時,還不到紅線順滑的
程度,但是可以在紅線上做出緩慢的大型s turn。
雪場D7~D8:沒請教練,持續自主刷紅線練習,刷著刷著好像刷出心得了,可以用比較快也
比較小的彎形滑下紅線,但自認稱不上順暢,滑行過程中不知不覺改掉後腳會掃雪的壞習慣
。
中間隔了農曆新年,一個月後又到日本報到,跟朋友一起安排四天的安比高原滑雪。
雪場D9:自己練習刷紅線,粉雪日,也練習衝進路邊鬆雪又滑回壓雪道。
雪場D10:請教練上課,訂下滑黑線的目標,教練先帶我們紅線滑一趟看每個人的情形,指
導一些動作後帶我們去黑線,當天早上學到在黑線上緩慢的用s turn下坡,下午教練帶去學
著衝鬆雪、滑一段樹林。
雪場D11~D12:繼續自主刷黑線練習,刷到雖然速度還是沒很快,但自認比較流暢後,下到
紅線發現自己在紅線的控制力有很不錯的長進,能在紅線上隨意的控制彎形與速度。
這是我至此為止單板的學習過程,就我個人的感覺是,以單板而言,單單就skidded turn下
坡來看,其實在黑線做的事跟在綠線做的事是一樣的,沒有什麼新的技術,就是很平凡且普通的換刃而已,加減壓什麼的在
綠線就能做了,並沒有說從黑線滑下就多了不起,在這裡分享從綠線進階到黑線的心得:
第一個主要的關鍵在於對板子的控制力,所謂的控制力,就我的理解是透過身體的傾倒或折
疊,讓控制板子換刃的過程,這就是我所謂的在綠線跟黑線是做一樣的事。控制力需要累積
經驗來建立,隨著不停的滑行,過程中都是在練習如何控制腳底下的板子。從在雪場第一天
的強行用下半身甚至上半身反擰去控制它,到後來慢慢學會感受腳底的感覺,讓板子告訴自
己什麼時候可以換刃後,我就很少在壓雪雪道上摔倒了。
第二個關鍵是要克服對速度的恐懼,從陡坡滑下來誰都會怕,但如果真的任板子打直滑一小
段,就會發現其實加速度也沒那麼可怕。隨著重複不停的刷線,也會增進自己的信心,以及
逐步的削減對陡坡的恐懼心理。當然,這要配合上面第一點,要對板子有足夠的控制力,如
果對板子的控制力不好,就算再怎麼不怕還是會摔,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
當然,我自認短短十幾天的雪齡,還是菜雞到不行,只不過學會滑下黑線後,除了特技公園
、樹林與道外,雪場大多數的路線都能滑,有一種雪場地圖開了一大半的感覺。
但我知道目前為止僅僅是一個里程,滑下黑線只是一個開始,還有很多的事要學習,還有很
多雪場要去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