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足球歷經領導班子換位,但最基本的最高層級大賽城市聯賽奪冠一刻,仍缺人問津關
心,這是搞台灣足球必須先面對的現實面。足球是「全球的運動」,足球的組織是「無國
界的組織」,足球運動的興盛,也可提升國家的國際知名度,更是突破國家外交困境的最
有效利器,這已是全球人的共識,台灣百姓也逐漸認清這事實。但是在台灣搞足球,先天
不足卻又後天失調,所以發哥曾一再提醒過,足球在台灣一直是生存在棒球、籃球、高爾
夫球這些熱項的空隙底下,要搶媒體的光彩,絕不能跟這些台灣熱項強強碰,否則吃大虧
的還是足球人。
何以說台灣搞足球是先天不足卻又後天失調呢?發哥先簡要道出台灣的運動發展背景,早
期受日據影響,棒球根深地固,國民政府遷來台灣後,籃球也成台灣主流運動,但今天台
灣要與國際接軌,靠棒球,甚至靠我們奧運奪金的跆拳道,未必行得遠,畢竟這幾個運動
在世界的普遍性不夠,因為世界公認的主流運動還是足球,不發展足球,台灣的國際體育
外交會走得很艱辛。
台灣足球的風光時代,許多人因為不了解其背景因素,所以過去一直讓國人存在「假象」
,要知道昔日的風光,那已是70年代以前政府靠香港華人球員撐腰的時代,而早期木蘭的
盛勢,也是拜早年人家還不熱中推展女足運動,先讓木蘭風光一陣。如今外在競爭強度增
強,女足也漸隨男足陷入低潮。
還好,教育部這些年來致力推展的校園運動聯賽,無論是大專足球或是高中足球聯賽,遺
憾的是在激戰高潮中產生最後盟主之際,奪冠新聞在平面媒體上曝光率甚低,像2013年惠
文高中成軍以來首次稱霸全國高中足壇,隔日新聞未見,再隔了一天回到台中才見地方自
行發布新聞補上。為何會這樣?
這就是前面發哥強調的關鍵論點,在台灣搞足球活動,安排賽期應避免與國內的強項活動
撞在一塊,要體認現今台灣足球是生存在運動熱項空隙的事實。選妥賽期後,賽事的編排
、設計,應營造出活動的賣點,因此,要打破傳統模式,多為活動造勢包裝,吸引媒體及
群眾的關注。
遺憾的是,像2013年3月8日台北市立體育場當大專足球一級聯賽爭霸當晚,同時間,中華
成棒隊正在東京進行的世界棒球經典賽中,與日本拚晉級四強資格戰,關心運動的國人,
大部分的焦點全鎖在東京這場棒球之爭,會去關心當晚北體在大專聯賽創造三連霸佳績的
,剩下的只有少數關心者。
多年來北體男足在全國甲組或大專聯賽,成績一般,但這幾年戰績完全改觀,力壓大專傳
統宿敵台體,今年寫下第一次三連霸紀錄,要不是當晚與中、日的世界棒球經典賽撞期,
現場觀戰北體爭霸決賽的球迷會多一些,更不用說隔天媒體的風光報導了,如此與棒球賽
強碰的後果,北體三連霸大新聞,只見兩三家平面報紙作一般性的報導而已,這在過去民
生報還在的時期,北體三連霸可望上版面的頭條大新聞曝光,差別太大了。
就在事隔兩天即3月10日高雄鳳山體育場上,高中足球聯賽爭霸賽也登場了,昔日霸主北
門這回栽在成軍七年有成的台中惠文高中腳下,但難得奪冠的光彩,隔天未見國內公認的
四大家平面報紙體育版報導,再等了一天惠文高中回到台中後,接受市政府表揚當時,消
息才出現在地方上的幾家廣播電台的電子新聞稿,還有一家網路電子報曝光。
而在3月9日晚上高雄市政府在文化中心廣場辦一場音樂會場上,同時間,正是中華成棒隊
在世界棒球經典賽上,與古巴爭敗部復活的決定戰,音樂會大舞台的正後方,同時裝設了
一個大螢幕,連結接收Live直播的公視畫面,讓現場市民一邊聽台語歌后黃妃本人唱歌,
也一邊不會錯過比賽的過程,可同時盯著大螢幕看棒球經典賽,可見那時候在台灣的百姓
,真的很多人都在關注我們棒球隊的比賽情況。
大家從發哥就3月8日到10日這三天中,國人對運動的關注情形,還有媒體對體育新聞的關
心角度等等來看,你說台灣百姓比較在意什麼,結論留給台灣自稱愛足球搞足球的朋友,
自己去說吧。
已經學會這竅門的人並非沒有,像2013年終之際在台北舉行的珠超五人制聯賽,嚴格說來
這活動只能算是地域性的比賽,不足以媒體特別重視看待,但那兩天比賽的媒體報導情形
,卻遠大過台灣的甲級正統十一制足球爭霸賽,原因只有一個,所挑選的時段正好國內其
他運動都沒有大賽之際登場作賽,媒體沒有更大的活動可報導下,可謂山中無老虎讓猴子
也稱王的道理吧。
長久以來,台灣一直是被視為「足球沙漠」,也表示它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既然是這樣
的大環境,搞足球的人更要懂得辦活動千萬不能與台灣熱項強強碰的道理,否則人家老是
占走頭版新聞處理,而足球也只能壓報屁股填版面的份,辦比賽,誰不想風風光光在媒體
上受到關注,因此,要認清事實,觀念要改,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呈現。
看看那張高雄市民現場聽歌卻在看棒球轉播的場景,讓人感觸很深,台灣足球必須面對現
實,務實發展,不要只想著毫無實質意義價值的世界排名問題,先從搞活動會規畫完整賽
季開始,而且要學聰明點,絕對得避開台灣運動熱項的時間點,否則,搞足球人只有自我
感覺良好,去自爽就好了。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4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