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Argentina 看板 #1LVu1PeF ]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看板: Argentina
標題: [新聞] 再強的梅西 也受限於阿根廷“體系”
時間: Tue Jun 16 09:48:06 2015
再強的梅西 也受限於阿根廷“體系”
新浪體育訊 2比0領先,卻被巴拉圭連進兩球追平,梅西稱他對這個結果感到憤怒。
“下半時我們睡著了,以這種方式結束比賽令人遺憾和氣惱。”
梅西有理由感到氣惱,他個人的發揮不錯,但阿根廷全隊的一些客觀因素,卻束縛住
了梅西的手腳。換句話說,阿根廷這個木桶能盛多少水,“長木板”說了不算,最終結果
是由“短板”決定的。
作為全隊最長的一塊板,梅西個人表現值得稱道。打進1個點球、參與了另外1球、7
次射門、贏得了62%的一對一、個人傳球成功率高達85%……但這些都沒用,在下半時,阿
根廷的“短板”開始凸現出來了。
巴拉圭大舉反撲時,首先黯淡下來的是阿根廷的中場。巴內加上半時表現卓越,攔截
很成功,但下半時壓力增大後,他有些疲於應對。最後階段,阿根廷用比格利亞換下巴內
加,後者已經撐不住了。
更要命的也許是主教練的臨場指揮。梅西賽後稱,球隊下半時打的太簡單直接,不再
控球,而大多直接一腳打給前鋒線。在整體隊形沒有跟進的情況下, 梅西等人的單打獨
鬥能力再強,也要受限於出球線路減少的不利局面。從上半時耐心的傳控倒腳,到下半時
盲目直塞試圖“偷襲”,這是否是馬蒂諾的戰術部署?如 果是,這個安排顯然是失敗的
。
另一種可能是,阿根廷也想像上半時那樣繼續倒腳,但對手的逼搶壓力一大,他們控
不住了。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就不得不提一提馬蒂諾的換人。換下帕斯托雷,賽後被認
為是明顯的敗筆,帕斯托雷上半時和梅西串聯得當,個人也很活躍,在中場的作用接近巴
薩的伊涅斯塔,而馬蒂諾用特維斯換下他,讓迪馬利亞後撤,結果狀態不佳的曼聯邊翼沒
能起到串聯的作用,進一步導致了中場的失勢。
迪馬利亞這個點的下滑,是阿根廷的另一塊“短板”。世界盃上,“天使”是梅西身
邊最重要的助手,作用大過阿圭羅、伊瓜因、拉維奇等人。但在曼聯沉寂了大半年後,迪
馬利亞似乎信心受挫,再難有驚豔表現。這等於從梅西身邊撬走了一位類似蘇亞雷斯、內
瑪律級別的幫手,前場三叉戟的整體活力也難免受到影響。
對比起來,巴薩提供給梅西的,是一個盡情發揮的舞臺,他們的傳控體系,能幫助梅西
在前場最喜歡的位置拿球發動進攻,但在與巴拉圭的下半時,阿根廷無法通過短傳滲透讓
梅西舒服拿球,梅西要想得到球,先要衝刺幾米甚至十幾米去追逐一腳直傳,而接球的位
置也不是最理想的。
出現這種差異,是因為阿根廷隊友的個人能力不行嗎?顯然不是。追究最根本的原因
,恐怕還在於那兩個字:體系。巴薩從克魯伊夫時代維持下來的體 系,經過時間的打磨
,已運轉的相當完美,而這種體系的存在,能夠最大限度的揚長避短,彌補球員個體的瑕
疵。就好比一個聰明的箍桶匠,尋找出最合理的方式將 長短板拼接在一起,目的不是為
了讓長板更長,其實是為了讓短板不再那麼顯眼。巴薩的傳控體系,降低了對手的控球時
間與攻擊次數,巴薩的中前場逼搶,禦敵於 國門之外,都最大程度的解決了球隊“善攻
不善守”(這裡的守指的是回收與陣地防守)的問題。可以說,體系讓巴薩可以平穩運轉、
立於不敗之地,而贏球,則靠 梅西、蘇亞雷斯等超強個體的靈光閃現。而在阿根廷,梅
西等人的個人發揮,仍有可能為球隊帶來勝利,但因為缺乏成熟的體系,或者說阿根廷的
“體系”眼下仍有 些支離破碎,球隊基本依賴個人發揮,整體的波動性就要大得多,出
現時好時壞情況的概率,也要遠大于巴薩。
(蒂普戴爾)
http://sports.sina.com.cn/g/2015-06-16/081976354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