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的就整篇就聽個apa在蔣幹畫
對 球我還真不太會踢
技術上觀念上可能比周末踢球的外勞還廢
(認真說 有些泰國人在我眼中跟梅西沒兩樣)
但我才好奇足協對於"產業"發展有何概念?
怎麼讓比賽能變得"吸引人進場看"??
這些職棒已經try & error二十幾年的東西
結果到現在只會說一句 啊還是要靠發展基層 整體才會好啦
這不是幹話是什麼? 請問你的基層要到培養多久
才會能夠滿足你所謂的好? 跟日本韓國還是阿根廷法國一較高下嗎
那永遠不可能不實際 更不是能否發展聯賽的重點
實際上中華職棒早就很明確地演示
你有足夠的發展舞台才能讓更多人願意投入
所謂的金龍旗世代或者這幾年的大王世代
很大程度跟他們10~15歲時期的運動熱潮有關
那以足球在台灣的困境來說 要怎麼樣先帶動熱潮?
當然是明星啊!! 沒有實力沒有環境至少要塑造一個光環
這才是陳昌源之類的球員之所以重要的地方
(但也不難理解為何被足協討厭 因為他們不需要明星=拿翹)
2015.06.16對泰國的資格賽 在沒有公權力動員的情形之下
湧入一萬八千多名的觀眾 要跟我說台灣沒那個觀眾
他媽的我是不信啦 多少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迷
就算他們不懂好了 至少對這運動有點基本的認識
弄個聯賽出來不用天天熬夜看 就算一開始經營不易
但並不是完全不可能 可是換做協會願意嗎
看看中華職棒跟棒協怎麼鬥不就懂了...
不要整天在那裡說些幹話好像大家都門外漢不懂
要嘛有本事都攤開出來講 又不是只有你最懂人生大道理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