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323004657-260403
中華足協與周定洋 卡的不是哪天報到 而是互信
2018年03月23日 22:05 中時電子報 李弘斌/新聞分析
一方認為報到日期為3月23日,一方認定20日抵台就得立刻報到,英籍華裔好手周定洋和
中華足協、中華隊教練團的歧異,就像兩條平行線無法找到交集。平心而論,雙方「卡關
」的癥結其實不是哪天報到,而是缺乏互信,才更令球迷惋惜。
周定洋方面強調其認知為23日向中華男足報到,依據是此前已透過傳訊軟體,向英籍教頭
蓋瑞懷特(Gary White)並獲得首肯。而在周的認知中,依照他與中華足協的合約,徵召
過程的正式對話管道為其律師代表與足協祕書長陳威任,而在這個管道中,另一個確定的
日期只有20日抵台。
蘇超國腳周定洋再發聲明 遺憾無緣主場戰星
對比雙方的說法,23日報到的共識的確出現過,或者說「曾經」存在,因為懷特表示希望
周更早報到,將與其母隊羅斯郡溝通。只是這個溝通後爭取到的結果,足協並未拿出進一
步的佐證,而是直接將「20日抵達」與「立刻報到」畫上了等號。
就懷特的角度而言,也許認知是「抵達不報到要幹嘛」,但即便如此,相關訊息還是應在
行前明確告知,不論是私訊還是透過官方管道,才不會有誤會。尤其在實務上,球員若有
必要之私人行程,先行報備也不是沒有通融的可能。
遺憾的是,在周定洋律師出示與陳威任的對話記錄中,並沒有20日抵台當晚就要報到的訊
息,甚至在律師多次詢問是否23日報到,另一方也沒有回應Yes或No。從這裡來看,這個
由律師和祕書長對話的正式窗口早已失靈,種下後來的破局結果。
從雙方的說法也可對照出來,周定洋第一次被明確告知「20日晚間9點半到球隊飯店報到
」,其實是在他20日傍晚5點飛抵台灣之後,反應錯愕可見一斑,到最後被認定為「逾期
報到」解除徵召,也難怪他感覺最無辜的是,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事情…
周定洋想踢、懷特要人,此事最終走到破局,在合約中應扮演官方窗口的足協,沒有能夠
明確傳遞相關訊息,絕對難辭其咎。但周定洋團隊也得思考,在官方對話窗口失靈甚或棄
守的狀況下,如果仍盼美事成局,最好的方式就該讓兩個當事人直接溝通搞定。畢竟兩個
英國人不能對話,靠旁邊講中文的能成事嗎?
(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