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Verola (sometimes I love you)》之銘言:
: : 看到足球有青訓系統感覺很好奇,這些小球員已經跟球隊簽約了嗎?
: : 加入青訓系統是否就不能到其他職業球隊了?
: 是 但是可以轉會 而且從博斯曼法案以後球員轉會自由多了
: 青少年球員也有另外的法條保護
基本上現在國中生不能簽pre-contract,有人要的話想跑就跑,
只不過24歲前的轉會費,需要按比例給12歲起在待的球會。
: : 反觀美國不是社區球隊就是校隊,沒聽過大聯盟、NBA有青訓系統的
: 美制自己獨樹一格 XD
: : 就算是小聯盟體系最完整的大聯盟都沒有青訓系統
: 棒球會比較接近,最主要就是發展歷史夠久,跟各國足球一樣百年歷史
單以MLS來說,它基本上是混合了棒球的小聯盟二隊制,
但亦有允許無限簽入自家青訓這種相對歐洲的制度。
不過美國一隊是職業隊的球會不超過兩位數,
有很多青訓仍然要由學校或地方的青年球隊提供。
: : 學生過早加入職業球隊好嗎?是否會影響學習呢?
: 這裡面有兩個問題,一個是職業運動/非職業運動,另一個才是青訓
: 美國幾個主要職業運動的頂級聯盟,都是有加入限制的完全職業運動
: 一開始就是以職業聯盟為目的在發展,現在的MLS也是走這條路
: 所以像貝克漢要在美國開新球隊,也是經過長期交涉跟買權利金
美國特色是職業運動和業餘運動完全分開,而且要交權利金。
這亦直接為選秀會和沒有升降制度提供合法性。
: 歐陸南美的足球隊在職業跟非職業比較沒有那麼嚴謹的區分,
: 最主要是,本來就有那麼多足球隊了,通常就是各城市自己在地組成的球隊。
: 經過百年以後,結合產生各層級的職業足球聯盟,
: 簡單講,美制是由上而下,其他國家是由下而上自然產生的聯盟。
: 像德甲就產生的比較晚,1962才由各邦聯盟統一成單一聯盟,
: 巴西則到現在巴甲以外都還有各地區聯盟存在,
: 畢竟飛來飛去踢客場對次級球隊來講負擔太大。
: 至於怎樣進入頂級的職業聯盟,足球是靠升降級機制,
: 每個賽季最後幾名刷下去,次級聯盟的前幾名補進來,
: 所以絕對沒有擺爛狀元籤這種事情。
: 只要你能靠實力打上來,小鎮球隊也可以出頭天
: https://youtu.be/oBTeEI5a6io?t=7s
: 半職業甚至業餘的球隊打到高級聯盟甚至歐洲聯盟這樣的驚喜也是有的!
: 最近的如瑞典靠近北極(零下25度!)的厄斯特松德,
: 就是個迷你小鎮的迷你球會,
其實Ostersund不算小了,而且有整座大學在
純粹以北來說,挪超的Tromso比較適合...
: 而西班牙的Eibar也是總人口塞不滿大球場的小鎮,
: 順利升級西甲還要靠網路募資才能符合最低資本額,
: 當初升級靠的許多都半職業/業餘球員,踢完球還要回家做麵包店那種XD
: (當然現在踢頂級聯盟是靠職業球員了)
Eibar人口大約二萬多,球場七千多。不過這隊球隊,
在鄰近的皇社和畢爾包的淫威之下竟然能夠自立生存已是奇蹟。
然後周定洋在的Ross County,整郡人口只有五萬多人,面積佔了Inverness以北的一半,
球場所在的Dingwall人口更加只有五千多……
然後小城球隊若果靠金主經營的話也會被嘴,比如名義人口只有幾千的賀村,
就因為他其中一名前青年軍成員當了軟件公司的老闆,
而一邊升班一邊被其它德國球迷說是靠糖爸爸起家
(雖然如此,狼堡,拜爾這些傳統工廠隊,卻鮮有人對他們有意見)。
當然現在因為有萊比錫「草地球類運動」(簡稱RB)吸引仇恨,
賀村相對就被洗白了。
: 扯遠了,所以在足球世界,足球俱樂部幾乎無論大城小城都有
: 只要是愛踢球的孩子,年齡夠了,就去在地的球會踢踢看是很自然的
: 而有些比較有規模的球會會有比較年輕的梯隊,像皇馬,
: 很多現在一隊的球員,當年才六七歲就已經來到皇馬,加入超過10年了。
這個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玩法。
比如西班牙有著所謂的礦山制—大球會付錢資助附近的一堆小球會,
以換取能夠直接簽下年輕球員,再加上聯賽金字塔不分一二隊
(就是說,在較低組別的聯賽,高組別球會的二隊和其它球隊的一隊直接比賽),
球員自十歲起到十八歲待在同一個青訓系統內相當常見。
荷蘭的話,差不多每升一梯隊都是一次大淘汰,能在大球會踢到16歲的,
基本上都有一定能力。
然後荷蘭青訓是初中學生已經被要求早上上課下午踢球。
意大利的話,由於沒有二隊的制度,所以年輕甚至二十多歲的球員也會不停的借來借去。
英國則主要因為球隊沒耐性,加上錢太多,球員到23歲都踢不出成績,
基本上就可以在低組別打工了。
另外,現在新制度下,小朋友不能簽離家太遠的球隊,
而球隊聘請家長亦不可再作為小朋友搬家的藉口,亦令球員的分配變得平均點。
(當然,孟母是無處不在的……)
: 至於青訓的重要性,原因非常簡單,就是職業足球員的運動生命超短。
: 即使在近年運動科學越來越進步,以前鋒之類的位置來說,
: 30歲差不多就很難保持在巔峰了。
: 後衛大約35,守門員有些可以更高,但平均來說35歲以上都是稀有高齡球員了。
: 以類似生命周期來類比,棋士大概是最接近的,
: 所以這兩種運動都差不多,25歲還沒成名,大概就沒救了。例外的屈指可數。
: 如果以美制大學獎學金制,平均大學畢業年齡22歲來看,剩下3年可以衝刺。
其實這也是文化問題。NBA現在也是一堆大學中退,
MLS曾經也一堆畢業才踢職業足球的人,
職棒只是把淘汰的門檻定在選秀之後,
美式足球就更加不用說了,大學足球無職業之名,但對球員的要求不亞職業運動。
足球員25歲未成名,30歲卻踢出成就的其實不少;
而20歲成名,25歲卻已經不被看好的似乎更多……
: 所以大部分有志踢球、以職業為目標的足球員,跟棋士一樣,
: 差不多都是六七歲、最慢10歲就開始培訓,或直接進入球隊青訓。
: 另一個理由則是經濟問題,在台灣很多父母會找教練教小孩運動或才藝,
: 但實際上這世界絕大部分的家庭是負擔不起的,少數甚至交通費食宿都有困難。
: 更不要說是場地、器材跟專業的教練師資。
: 而各球隊的青訓,提供了這些有天資的小孩本來沒有的發展才能的機會。
: 至於會不會荒廢學業,其實高等教育普及除了先進國家也是近年的事,
: 德國已經開始要求球會必須注重青訓少年的一般學業教育。
: 如果要以收入來看,就連以英超財力赫赫有名的英國,
: 職業足球員的平均收入還是遠低於一般人的,有錢的只是頂級少數人。
: 很多半職業球員平常甚至必須靠各種打工維持收入,
: 所以目標是想賺大錢的話,踢足球不見得比去念書考好學校容易。
: 但這也是必須的抉擇,如果要去念一般學校念完再來踢足球,
: 就差不多是休閒娛樂踢身體健康了,要進職業足球的世界已經太晚。
: 踢球vs念書,就這樣,台灣也有些人經歷過下棋vs念書類似,
: 這沒辦法。
歐洲這方面近來也有改善。U15的訓練一般是下課後由家長送到球會練一課,
U16-U18則是上午上課下午練兩課,
並且有些球會會綁定學校,提供體育科學的職訓課程,最少不會說踢不上球就失業。
此外,職業球員也有持醫生,律師專業資格的,所以這其實是人的問題。
當然像美帝那般,沒大學學位的有色人種很難找工作,而令運動員必須在提早簽職業隊,
還是多當幾年體保生之間作決擇,則是另外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