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了作曲家」,基本上是一部人與交響樂樂團各聲部樂器組合對話的作品,可當成
認識交響樂樂團的入門經典作品.故事是透過一位作曲家的死亡帶出了作曲家與交響樂樂
團的關係,然後,去分析交響樂樂團中那些成員(聲部,音色,樂器)最有可能與作曲家結怨而
引起殺機.說書人即是探長,他不演奏,但他需透過辦案及說書的過程介入樂團的演奏,並帶
出各聲部,樂器在樂團所擔負的角色及功能性,所以,他得會看總譜,跟指揮很像.
例如角色最為吃重的絃樂部,分第一聲部及第二聲部小提琴們,可能會因為太累而對作
曲家有所怨言而起殺機,這是探長的推斷,那這兩聲部就必需透過演奏圓舞曲及華爾滋提出
他們當時是在舞會上演奏的不在場證明.而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在樂團中可能技巧的功能性
發揮不高,但卻有穩定旋律節拍的重要性,所以,他們不可能去謀殺作曲家.而容易被忽略的
中提琴,則有聲部與調性融合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有犯意,而音域高的長笛是交響樂樂團中那
隻快樂歌唱的小鳥.小號則不甘寂寞的出現在世足賽的開幕典禮上,而患了思鄉病及相思病
的法國號,溫柔的單簧管,打擊樂器組,豎琴.... 都各有各的理由及不在場證明來說明自己
不是兇手.而到最後,才確認殺了作曲家的兇手是交響樂樂團中的指揮家.
但在說書人及探長確認兇手是指揮家的時候,眾家樂器卻又齊說,(演奏方式回應),真正
謀殺作曲家的是他們全部,因為古典樂界所謂的作曲家都死了,貝多芬死了,莫札特死了,海
頓死了......而他們那些留下來的偉大作品是透過一代代的演奏家,交響樂團,指揮的觀念
提升,新解,演奏技法的突破得以留存及發揚光大,所以,每個音樂家都該有忘記作曲家音符
一成不變的勇氣,在保有範本下走出不同的風格.這是這套節目的精神內容.
上半場是交響樂樂團的純演奏會,阿龔是下半場的壓軸節目.演出約27分鐘的長度,他擔
任的角色既是說書人也是探長. 節目由說書人的一句話揭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