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yanangch (åšè‡ªå·±æœ€ç¾Ž)
2015-12-14 04:47:28(怎麼前面各位大大打心得文都這麼快啊?!)
【前言】
這次著重於三天現場的觀察,個別歌曲心得感觸日後會另寫音樂心得。
第一次參加小巨蛋的演唱會,特地從東南亞飛來臺北,就這樣破費了Q.Q
短期內應該沒有下次了,就只能坐等新加坡馬來西亞場了~
其實還沒認真看之前各位大大的心得,若有雷同純屬巧合=)
偶有數句冬專輯心得亂入,我也認了XP
【座位】
第一天:紫1C;第二天:特A;第三天:特D
若說看到完整的舞台,喜歡紫1C。
特A讓我在表演者們出入場的時候最靠近他們,尤其在結尾交響樂團最後
離場時,看到他們正面看著我們時露出那開心的眼神,我們也是開心的。
看到第一天晚上大大們po的特區文,老實說也有在擔心,攝影機會不會破
壞我們的視覺效果等等的阿呆問題。結果還好。
能清楚看到攝影組認真工作的樣子,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
工作人員們,真的辛苦了,沒有辦法像我們那樣靜靜坐下來享受音樂。
----------
【開場前半小時的自鳴鐘】
史上第一個每五分鐘響一次的自鳴鐘(?)
就是〈故事〉的概念,也就這樣猜了開場第一首歌XD
內容就不多說了,當然就是滿滿的回憶。
不過暐哲睡相、家凱兩位前女友和139比基尼也太有哏了吧!
而且自鳴鐘也畫得太美了吧!
【歌單排序】
詳細歌單當然也不複述了,不過有沒有覺得歌曲順序也能排成有意思的
詩詞呢?XD
【歌曲演出過程】
〈故事〉和〈小情歌〉的編曲覺得幾乎面目全非啊!完全不認得~
當然也是很特別的交響改編,
交響樂的澎湃感覺把〈小情歌〉表現成了〈大情歌〉,不曉得是不是好事呢?XD
在聽不出〈故事〉的伴奏,第二首歌終於讓我從前奏聽出〈蟬想〉還蠻有成就感
的哈哈,雖然真的不難聽出。
〈融雪之前〉的影像老實說實在看不太懂欸~~
黑白畫面中,波浪是指海波浪吧(一種雪山或冰山融化成河海的概念),但是那
人(還是嬰兒?)的部分真的看了三天都還沒悟到其中精髓~
〈痛快的哀艷〉
CD1和BD自己也看了,心得文也發了,所以注意的是現場的表現。
特別注意到的是最後一段澎湃的交響樂,記得c大說過自己聽了這段會很想拔足
狂奔,果然就用上了這套XD
前兩天太快跑到鋼琴感覺有點小奇怪,第三天就差不多拿捏恰到好處,
完整的美感!
板上有幾位大大有提起,第一第三天很多人到這裡就拍手了,好煞風景的說!
破壞了那種拔足狂奔後沈澱過程的那個感覺~
後面明明還有一句圈圈的歌詞XP
〈對殺人狂指控〉和〈地平線〉比較注意到的是燈光的部分。
〈對殺人狂指控〉感受到的是燈光與重拍的同步;
〈地平線〉是把二樓和三樓之間那道牆當作地平線,用橘色的光把落日照上去
的概念,很美!(必須羞愧地說自己第二天才發現這落日~)
〈地平線〉接〈左邊〉接〈你心裡最後一個〉,是想逼哭我們嗎?哈哈
從「你的隻字片語找到勇氣」到「緬懷回不去的從前」到「聲線青鳥地唱,腳步
落葉地踏」,有少少人格分裂的感覺~
從〈地平線〉得到人生的啟發,從〈左邊〉想念溫柔美好的回憶,而〈你心裡最
後一個〉告訴我們,這樣腳踏實地生活,是美好的,舒適的。
(貌似是特地設計這樣的感覺,所以就在這個時候問我們:
「你們還好嗎?」的意思嗎?XD
c大也終於在第三場完美把〈你心裡最後一個〉歌詞唱全對了!(拍手)
〈左邊〉的影像,很寫實,很容易看懂,也沒有握錯手(男生角度)XD
〈你心裡最後一個〉的影像,很美,很貼近(我理解的)詞意,雖然自己覺得畫
面不完全和歌詞同步,但整體還是表達完整的。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紅通通的月
亮」和「踏著落葉,變成青鳥,往那美好之處飛」的部分。
老實說,〈後悔莫及〉和〈吵〉是意想不到的歌單,雖然知道也聽過,第一天聽
的時候其實還沒有很熟悉(羞),馬上回去練了再回來聽兩天XD
當然,指揮和幾位樂手在〈吵〉加入共舞,很有意思=)
也像幾位大大推文裡提過的,有感覺指揮每過一天就越放開~
(其實我也有感覺到交響樂團的樂手們也有漸漸放開自己的趨勢)
三天在這兩首時都站著舞動拍手,但是拍盲的我,在這個快節奏下,一直打錯拍
子啊!(糗)(錯愕)
經過這兩首的洗滌,前面比較沈重的心情也似乎放下了。
第三天指揮放開的程度讓c大直呼要CD大跟他拼過!
但是接下來〈我們不懂〉,是要怎樣拼啦!
其實那一瞬間在猜CD大會不會像以前的演唱會那樣,用各種姿勢彈鋼琴XD
當然還是沒有啦~
〈博物館〉的「電訊干擾」更在現場發揮比CD更清晰,更清楚的效果。
每天到這裡心裡都會想:「沒仔細聽過這首歌的應該很錯愕吧,哈哈。」
〈回車諾比的夢〉和〈未了〉是我目前心中《冬 未了》裡最耐人尋味的兩首歌。
日後再寫詳細歌曲心得。
車諾比這個城市的遭遇,接〈城市〉實在太恰當了!
〈回車諾比的夢〉想告訴我們一座「城市」應該是什麼樣子;
〈城市〉說明了我們現在的「城市」具體的樣子,
所以在這個時候中場休息,是要讓我們認真檢討一下嗎?哈哈
當然「城市」的影像,黑白的,也很寫實,容易懂。
話說「15 minutes break, sheee wuu fan zyne」是Bernd錄的嗎?
太可愛了!還有催場的那兩道鐘聲!
接下來〈冬之頌 第四樂章〉(不知道標點符號有沒有用錯),
是我在現場聽過氣勢最澎湃的協奏曲(避免CD大不喜歡的「純音樂」一詞XD)
接下來這首歌,前面提過了,不復述XP(別說我跩!我是懶XP)
沒有啦,因為真的除了全新編曲帶來的驚嘆之外,自己沒有東西說了。
然後前面那首接〈說了再見以後〉,是在暗示些什麼嗎?XP
c大三天中兩天在我面前唱的這首,又是一首讓我心情沈重的歌啊!
到了《冬 未了》第三闕。
〈下雨的夜晚〉,沒想到c大後面兩天會在這首歌「破功」~
明明第一天唱得很好啊!
只有第二天c大說起:「這首歌,送給所有需要安慰的你們。」
心裡確實揪了一下,但是聽到「讓月雨水」還是偷偷笑了;
第三天「破功」的時候還不小心的在c大面前笑了,不曉得c大看到嗎XD
(不要鞭我Q.Q~~真的太可愛了嘛)
〈他舉起右手點名〉個人覺得是全場最有律動感的歌,也是帶給我們很
重要訊息的一首歌。(超想大合唱這首的說)
合唱時候終於到了!
c大在〈Everyone〉前奏響起時就到台下與我們近距離互動了。
第一第三天在c大面前唱「oh......」和最後一段,
第二天唱第一段「Anyone.....」。
接著團員們都下來了,一看到團員們都舉手帶領拍子,這個tempo,分明
就是〈你在煩惱什麼〉嘛!編曲還居然用上〈小宇宙〉尾端nanana,好
新鮮的組合~而且這首歌黃2區的朋友也太有福了XD
馬上又要唱完《冬 未了》的第四闕了。
〈牆外的風景〉和〈未了〉c大talk的部分其實和自己對於這兩首歌的心得,
有空再詳細分享!=)
〈未了〉的影像超棒的!超有畫面的!
在看影片之前,心裡的薛西弗斯是推著一大塊巨石上山,然後巨石一而再
滾下,而薛西弗斯也再而三地重新推同一塊巨石上山。很「乾淨」的畫面。
影片的手法卻用了我沒想過的畫面,就是一開始推著的是一塊巨石,但是落
下的未必是同一塊,而是那塊巨大的裂成多多小塊的石雨版落下。
這個手法,其實更生活化吧!
我們常常在忙的時候都會期待,撐過這次就可以好好休息了!
殊不知,往往都馬上來新的任務要完成,未必是大事,常常就是一下煩人瑣事。
(沒辦法,未來一直來嘛)
加上山神「魔鬼得逞的笑臉」,在那一瞬間,誰都會崩潰吧!
(下雨的夜晚亂入?XP)
播到這裡的時候,我心情也是很沈重,也很反射式地認為這是個悲劇。
三天都是這樣的感覺~
還好,影片這時讓薛西弗斯發光了,精力充沛地站起來,繼續推石的生活。
完完全全就是〈未了〉的精神啊!
c大坐在椅子上唱〈MKS〉,讓我想像了當初女巫店時代的蘇打綠(雖然沒有
親身經歷這一段),那時還是比較憂鬱、內心比較憤慨的c大,感嘆:「我們
是不是一定要欺騙自己才能好好生活?」
〈未了〉接〈MKS〉,不管是聽CD或現場,都讓我的心情頓時貼近地面,
幸好〈MKS〉後設計了「新春」鳥語花香的編曲,又讓我柳暗花明又一村。
冬去春來的循環,完整了。
第一天以為會只是常到這裡就結束了,殊不知馬上來句
「每一朵蝴蝶都是從前一朵花的鬼魂,回來尋找他自己。」
〈各站停靠〉的改編,也是驚嘆的。
馬上接〈小星星〉中間的部分,然後萬萬沒想到的是又回去〈各站停靠〉
「尋找前世的蝴蝶,在夢的觸鬚中成為人,身體形式是生命的各站停靠。
這時心裡馬上打量,〈他夏了夏天〉總要來了吧。果然。
c大遞麥克風讓我們唱〈他夏了夏天〉的「四季之音」,是要捕捉我們虛弱
的歌聲嗎?哈哈。應該很多人要用假音唱這段吧!
後面的鞠躬答謝不說了。文章夠長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