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從2010年的夏天﹐我剛剛認識蘇打綠開始﹐小巨蛋就一直是我憧憬的一個舞臺。第一次看2007年小巨蛋的紀實﹐我也是隻知道《小情歌》和《無與倫比的美麗》的粉絲﹐六年以後的今天﹐我已經可以在小巨蛋從頭到尾不用看歌詞﹐跟著唱《後悔莫及》﹐轉眼時間已經成了老朋友了。
我的第一次小巨蛋之旅
這是我第一次的小巨蛋﹐第一次在小巨蛋看蘇打綠﹐然而﹐下一次卻變得遙遙無期﹐明年的再遇見﹐或者又是六年﹐下一次在小巨蛋見到蘇打綠的時候﹐我們彼此都是什麼樣子呢﹖我給不了答案。最後一場的捨不得﹐都隨著眼淚蒸發﹐留下眼前的美好吧﹐蘇打綠的老朋友都該懂得的才對。
我是上海的粉絲﹐六年來除了幾乎出席了上海的所有活動以外﹐離開上海的演出也隻有Air北京兩場……畢竟花著父母的錢﹐讓我沒那麼心安理得到處追隨。
這次小巨蛋的經歷是半年多前﹐一個隻花了一分鐘的決定換來的。那時候﹐在郵箱裏看到了來臺灣交換學生報名的通知﹐想到青峰說的“臺灣會有驚喜”﹐又想到“冬”的腳步也近了﹐當機立斷要去﹐也馬上征得父母同意去報了名。
出發的時候﹐還什麼通告都沒有﹐直到通告日程慢慢清晰﹐我才明白這個一分鐘決定所帶給我的意義﹕我將會有機會﹐來看這場蘇打綠任性的﹐隻做自己的演出。
三天的感受
請原諒我看了三天的演出﹐因為不看完三天﹐我真的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在小巨蛋看蘇打綠了。
12月11日﹐坐在黃2C﹐一入座就看到了自鳴鐘的倒計時﹐非常可愛﹐這也正是我2010年認識蘇打綠﹐這一路走來的模樣啊。開場﹐阿龔就成了這場演出的主角﹐除了編寫交響樂團的總譜之外﹐阿龔自己也依然要擔任蘇打綠的中提琴手+鋼琴手的角色。開場阿龔的獨奏﹐拉開了《故事》的序幕﹐隨著四季專輯中歌曲的逐漸展開﹐這場演唱會的大致面貌也慢慢清晰起來。不用跳舞﹐卻整場在鋼琴前舞動著自己音樂靈魂的阿龔﹐用心唱歌和講話﹐也用力表演的青峰﹐專心於音樂的﹐臺上的每一個人﹐四面臺所帶來的對稱性﹐讓燈光和影像變得癒加美麗……在看臺﹐或許看不清臺上뤊峟罎漱@顰一笑﹐也沒法和青峰進行眼神互動﹐但是仙草影像團隊製作的影像效果﹐和音樂完整地融合在一起﹐視聽盛宴什麼的﹐和票價無關﹐而在於你能在你的位置上所看到、聽到和感受到的所有……
聽到《後悔莫及》和《吵》﹐真的十分驚喜﹗看了這次蘇打志之後﹐就猜到阿龔會想在歌單裡放《城市》﹐來打造更完整的交響編曲。然而最讓我驚豔的還是《小情歌》﹐結束之後我和沒來朋友說今夜最愛《小情歌》﹐他們都大吃一驚﹐但是必須要說﹐《小情歌》配上阿龔編寫的管弦樂隊﹐瞬間變得不一樣起來﹐從口水歌變成了心頭肉﹐提升了好幾個層次﹗很喜歡阿龔寫的這首的弦樂線條﹐很漂亮﹐銅管的襯托也讓這首歌變得很有層次感。以後的《小情歌》﹐都這麼唱好不好……
12月12日﹐坐在藍2D看阿龔~阿龔整場真的超忙﹐鋼琴、中提琴、領大家拍手﹐還編寫的整場管弦樂譜﹐後來還有透露﹐他為了這張冬專輯﹐特意去學了小提琴﹐每天寫曲都沒時間練琴﹐真的很不容易。
第二天的演出離阿龔很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對音樂那種赤誠的熱愛。無論是在彈鋼琴、拉中提琴時﹐或是在沒有他的演出聲部時﹐他都整個人沉浸在音樂中﹐隨之舞動。儘管說我們看不到那個Dancer阿龔了﹐但是這樣的“舞”──隨音樂起舞﹐才是和蘇打綠最般配的舞蹈。
12月13日﹐終於坐到了交響C區。儘管前兩天的演出已經讓我對歌單、編曲﹐甚至是青峰的每一個跑位爛熟於心﹐但是坐得更近了﹐也看到更多細節。比如﹐小洋在《融雪之前》戴在左手無名指上的金屬指套﹐用它彈奏出來的滑音相當好聽﹔比如青峰在每一個細部和團員的眼神跟肢體互動﹐無論是快歌還是慢歌﹐這樣的互動也成為了音樂詮釋的一部分﹔比如小洋阿福這一區忙碌的工作人員﹐他們要穿梭在攝像攝像大哥的夾縫中﹐為小洋和阿福每首歌挑選最合適的吉他﹐十分辛苦……
也正是這一個個細節的處理﹐每一個都恰到好處不做作﹐配合大氣的燈光影像﹐才讓這次的演出那麼美﹐那麼極致。
交響特區﹐之所以為交響特區﹐在這裏聽到的交響聲音真的和看臺很不一樣。看臺上聽到的交響樂更多還是靠著麥克風傳來﹐而在交響特區﹐每一個音符都來自交響樂器的原聲呈現﹐正因如此﹐交響樂變得更加醇厚和優美。
在交響特區﹐當你把手機放進包裏﹐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演出當中﹐你就會感受到那些細節﹐和下臺的青峰進行真誠的眼神的互動﹐和阿福大力地擊掌﹐謝幕時全程蹲在我身後﹐林爸爸旁邊的林暐哲老師﹐也能及時地送出感謝。每一份真心﹐都換來純真的音樂感受﹐和與活生生的人的﹐每一次美妙互動。
關於歌單──那些爛熟於心的﹐都回來了
這次的歌單﹐除了《冬 未了》的專輯歌曲以外﹐還穿插了一些蘇打綠過去的故事﹐有些是重溫經典﹐比如唯美動人的《左邊》﹔有些更是難得聽到的夢幻逸曲﹐比如《後悔莫及》+《吵》﹔而更多的﹐要謝謝阿龔﹐把一些早就在巡演唱“爛”的歌﹐寫出了新的生機。
對於我們這些老朋友來說﹐以前很多演唱會的《小情歌》橋段屬於催眠橋段﹐一塵不變很無趣啦~(當然這是為場館內很大一部分觀眾準備的必需品)這次演唱會﹐之前說想聽《小情歌》的不要來﹐就很開心﹐終於沒有這種無趣大合唱了。最後在下半場開始﹐一段優美的弦樂之後﹐青峰唱出“這是一首簡單的小情歌”﹐我和全場一起發出了驚呼。《小情歌》﹐在剝開了那些固執的外殼之後﹐她本來的樣子﹐那麼唯美﹐一點都不輸給《左邊》﹐不是嗎﹖聽完我就說﹐以後《小情歌》要是都這麼唱該有多好。
看過蘇打志﹐就猜到這次會有《城市》。阿龔說他在《城市》中沒呈現完整的銅管部分﹐終於在《痛快的哀艷》中得到了解放。這次演唱會﹐也讓《城市》解放了一下。
《小星星組曲》﹐同樣的旋律貫穿著四季真的很美妙跟巧妙。季節是時間的概念﹐而時間從古至今無限反復和綿延﹐這也許是《冬 未了》中啟示無限迴圈的另一個面向﹐也就是季節的迴圈。四季不是一年的時間分割﹐而是不斷往復、滾滾向前的時間洪流﹐而《小星星組曲》的編排﹐也恰恰把四季串成一圈﹕
從前一首《Must Keep
Singing》的尾奏開始﹐這段和絃就從冬天緩緩展開﹕春天萬物生長的樣子﹐也是人生的開端﹐自然、純粹而美好﹐擁有純潔的心靈﹐毫無塵埃﹔夏天蓬勃綻放的夏花﹐那是忙碌地工作和學習著的﹐二三十歲的我們﹐爭奇鬥豔中﹐是否找得到那朵屬於自己的花呢﹔秋天空中的繁星﹐就好像是人到中年﹐有一些東西或許凋零了﹐化作空中的星星﹐變成遙遠的思念﹐但那些星星也是點點碩果的印記﹐那時的人就是醇釀的美酒﹐蒸發了一些﹐卻變得更加醇厚﹔冬天是交響最後的奏鳴﹐在最高點的戛然而止﹐或許也是人的生命最後的終點﹐然而﹐新的生命還在延續﹐又一個春天還會ꠊ鴩荂C這正是我所理解的“未了”這兩個字的含義﹐雁過留聲﹐事過留痕﹐發生過的事哪一個真正結束﹐其實﹐一切的人事物﹐都是“未了”的一部分吧。
那純粹的音樂
很高興這一次﹐可以和蘇打綠一起經歷和創造這樣一個純粹的﹐絕對做自己想做的音樂會。當你手上拋下了相機、手機和螢光棒﹐純粹地沉浸在音樂當中﹐任憑眼淚隨著慢歌流下﹐任憑身體隨著每一個重音舞動﹐任憑喉嚨隨著最愛的那一句旋律一起歌唱(當然不能影響到周圍人XD)﹐這是我從前從來都沒有過的體驗。
有關在演唱會錄影錄音﹐或許這對一些人來說是某種回憶的方式﹐但是有時候正因為隔著螢幕而缺少了現場和活生生的人互動﹐和實打實的音樂一起舞動的機會﹐這樣投入的感受﹐才會帶來那些珍貴的回憶。現場留下刻在腦中的記憶﹐和時候看自己的錄影錄音得到的那種體驗﹐是截然不同的。放下手機相機﹐還給音樂一個本真﹐讓我們一起守護這純粹。
最後離開小巨蛋﹐走出場館﹐我回頭看著這棟建築﹐裡面滿載著我三天三場演唱會的滿滿回憶。儘管不知道下一次再在這裡相遇要等到什麼時候﹐但還好我享受著當下﹐享受著此刻蘇打綠帶給我的極致﹐很慶幸自己可以遇見這樣敢想敢做的你們﹐慶幸這趟來臺灣沒有白費﹐我們還有幾次的時間在這裡相處﹐回到上海﹐我有了很多努力的目標﹐從你們身上﹐也從臺灣這個地方獲得的奮鬥的方向。或許之後我很難花很多時間﹐用來做所謂的“追星”﹐去追逐各種媒體的報道、訪談、節目……但是我相信我們都會在不同的地方努力著﹐努力向自己想要的那個方向。
明年在哪見呢﹖或許你們還會新一輪巡迴來到上海﹐或許我攢夠經費義無反顧地又來臺灣﹐或許有機緣在其他地方遇見。不過在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小巨蛋擁有的當下和回憶﹐重要的是我們都在各自的地方﹐在各自的領域努力追尋。
這六年來﹐謝謝﹐我們會一直陪伴彼此的﹐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