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與返鄉人潮分享列車裡的空氣,經過捷運站內貼著演出海報的燈箱,
穿過被風吹得離散的雨絲,來到記載著印夏天回憶的場景。
參與「林威震,龔鈺祺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的第二場演出,
以聆聽古典鋼琴家龔鈺祺的角度,而非蘇打綠阿龔。
●上半場
上半場由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與林威震共同演出。
弦樂與管樂以和諧的步伐,跟隨前方的擊樂踩出靈活舞步。
客座指揮張宇安,蹬著高台的手腳並用如音樂盒裡旋轉的小木偶。
恍惚間,不覺得他在指揮而是跳著探戈。
擊樂家林威震在三組樂器裡穿梭來回,
比身高還長的馬林巴琴、分別圍成一圈的中音鼓和低音鼓,
膚淺如我難以形容,但光看他雙手各持二三支鼓棒的敲擊就已眼花撩亂。
安可曲的獨奏,聽出〈Over The Rainbow〉旋律,熟悉的曲目更能感受到馬林巴琴的美。
●下半場
下半場,在台北愛樂演奏的馬奎斯《第二號舞曲》之後,迎來了《哼唱光年》。
龔鈺祺一身紅色音符點綴的黑色西裝,如暗夜中綻放的玫瑰。
他的出場似乎喚醒了正襟危坐的觀眾,讓原本沉澱的空氣開始翻騰。
往後翻飛長過膝蓋的衣襬,坐上琴椅。
跟隨第一樂章的穿梭,抓住兩大主題旋律,在腦中解構奏鳴曲式的分布。
奇幻詭譎與戰爭感的交錯,彷彿穿越時空掉入線上遊戲的RPG場景。
從穿梭直到名為光年的第二樂章裡,忽然有股熱騰的氣息湧上心口。
不知怎麼形容,那是我幾乎沒有過的體會。
以蘇打綠的歌做比喻,接收的感動是從胸口一路往淚腺蔓延,緩緩的。
但此刻卻是一個力量直接迎面,將埋藏的情緒撞擊出來,若任它遊走就將引出眼淚。
比起用感動二字形容,這感覺更偏向悸動。
尋找音階裡的哼唱旋律?我已經無暇顧及。
第三樂章,是晨曦中還賴床的睡眠。
暗自慶幸,催眠的旋律在此安撫了我上一個情緒的波動。
讓鋼琴家稍作休息的間奏曲形式,將注意力放更多在伴奏的管弦樂團。
當龔鈺祺轉身面向觀眾席,無論是手指的一、二、三、四,或者雙手附在耳後的收音,
都是為了導引我們在〈牧神搭上春色的火車,而〉的旋律裡一起哼唱。
默契的合聲中止後,接續彈出的〈日光〉讓周圍人們會意的輕笑。
在第二次更自信的響亮哼唱後,
見他將左手按上胸口朝觀眾席方向綻笑頷首,像是致意。或者滿意。
還好我們都沒有從夢境裡出走。
第四樂章,是伴著月冕的歡欣鼓舞。
拋下分析材料曲目的心思,只專注在樂器間的對話。
層層疊疊的音階,如追逐時耳邊呼嘯過的風聲和笑語。
結尾的兩顆〈呢喃〉,像一個放肆頑皮的孩子扮個鬼臉拍拍屁股離去。
返場的安可,龔鈺祺手持一張自己的創作音樂會DM遮住臉龐,橫向往鋼琴步去。
以默劇的肢體語言和我們對話幾句,調整好坐姿開始彈奏。
由〈他夏了夏天〉起音的安可曲,音符堆砌著,接上〈未了〉旋律。
而我回頭聽了夏令音才發現似乎是《樂夏星空》。
但,總覺得在現場還有聽見一小段〈Must Keep Singing〉。
不被管弦樂團分心的鋼琴獨奏安可,更能專注聆聽。
眼神直視著他,捨不得別開視線去觀察聽眾或鋼琴後方稍事休息的演奏者。
我看起來大概就像一個手裡拿著食物卻緊盯螢幕張口的電視兒童。
安可曲畢,他用進場時不露臉的模式退場,滿場的歡呼因此穿雜了笑聲。
《哼唱光年》對四季主旋律的取材,只有〈各站停靠:〉與〈小星星〉二首。
安可的選曲,就將整個四季填滿了。
而,從第一次聽見《哼唱光年》至今,也是經過了一年四季啊。
驚喜於這樣的巧思,也很開心自己有接收到暗藏的訊息。
●安可
不停止的掌聲熱烈呼喚,讓闔上的側門再度開啟。
鋼琴龔鈺祺和指揮張宇安一起現身。
鞠躬,將手裡的琴譜置上譜架,開始彈奏一曲熱鬧,首席小提琴手也同時加入演奏。
此時,張宇安卻不知所措地在貝森朵夫前繞過一圈,才回到自己的指揮台。
正要開始指揮,卻發現自己沒有樂譜,他側身過來偷偷翻看幾頁琴譜。
過了幾個小節,擊樂林威震從側門走出。
偽裝成亂入的路人甲,吆喝工作人員推出馬林巴琴。
手持鼓棒,試探性伺機混入幾個音階。與首席對看,以眉目詢問這樣的音準是否正確。
似乎沒人制止,他才放膽加入整個協奏曲的演出。
而從出場至此的幾分鐘間,彈奏鋼琴的龔鈺祺也不時用困惑的表情張望。
曲子即將進入結尾,幾個銅管樂器突然參差著起身坐下,如打地鼠遊戲冒出頭那般。
觀眾席傳出幾聲驚呼後,換弦樂演奏者以波浪舞的形式排山倒海。
最後一個激昂音階,全體原地旋轉起身,龔鈺祺則以昇龍拳的姿態離開琴鍵和琴椅。
至此,既豐富又過癮的音樂與畫面。
整個大安可曲的開場看似漫不經心,卻是非常精心的設計。
從演奏者的走位計算到第幾個小節的合奏,必須分秒不差。
這場演出,不只從耳中,也從他們的表情動作裡接收到了聲音。
●後語
如果說2017年元旦與NSO合作的音樂會,是默契滿分的合作夥伴,
那麼年尾和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的表演,則是齊肩踏步而歌的朋友。
進化版的《哼唱光年2.0》,是多了輕快歌詠的《哼唱光年》。
音樂會後的簽名,礙於人潮與時間的限制,遺憾沒能好好向本人發表感想。
但,也因為太多感觸不知從何說起,所以沉澱後再好好寫下。
這一年間,觀看了許多演出。
儘管表演再精彩,但和陌生觀眾擦身而過的對話裡,覺得自己像個遊子路過他鄉。
而今晚開演前,與熟面孔相遇的場外寒暄裡,獲得了歸屬感。
看著舞台上發光的阿龔,比起思念,更多的是從他身上檢視自己。
蘇打綠即便休團,也不代表就休止了關於音樂的進化。
經過一年,彼此約定好的「變得更好」是否也和他們一樣正逐步實現?
由《哼唱光年》開頭也結尾的第一年,收穫滿足。
說了再見以後的第二年,接著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