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PO, 有問題可以留言, 原PO應該會看.
=========== 本文開始 ===============
前面看到好幾篇系列文...
我主要想表達的是, 非本科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進入科技相關產業.
前面也有好多前輩已經提到, 需要有作品.
我想還要補充幾個, 大家一定都覺得廢話.. 就是運氣跟你的態度.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 小弟本身為職校學生.
偏機械領域, 但不是純機械, 考上科大後, 學的很雜!
電子學/ 電路學/ 自動控制/ 微處理機/ 電路實習
流體力學/ 熱力/
靜力學/ 動力學/ 應用力學/ 機構
大四時候也是覺得很徬徨, 不知到畢業要做些什麼.
當時對自動控制拿手(考試), 所以就選了控制組, 但會考試也沒用阿.
作專題也是因為coding容易入手, 簡單的對某機台分析了一下. 業界不常用的Matlab.
後來考上研究所, 名稱就稍微好看一點.
也延續大四那時候自學的程式.
碩士班加減幫老師寫國科會計畫跟matlab分析.
但在碩士班修課就很積極挑有比賽, 作品, 多人合作的課程.
一方面提升自己其他語言coding能力, 另外一方面也是作品可以放在履歷上. (C語言)
現在看起來真的覺得那些作品滿...滿弱的.
但起碼有些東西撐履歷.
當時快要畢業, 只知道那幾間公司.
石頭, 肉鬆, 戀人, 上銀/ 大銀, TI, TSMC, 皮卡丘, 天后宮, 三口, 艾克爾, Acer.
結果上面錄取三間, 最後放棄跑去當兵.
退伍以後, 真的算滿屎的...意外進入一間連聽都沒聽過. 分紅還算敢給的.
SW RD, 45k, 年薪約80-95.
現在回想起來, 因為剛畢業充滿熱血, 所以滿自願加班, 到十點左右.
一年之中準時下班次數大概兩個月吧.
後來覺得想在玩玩看別的東西, 離職找到了第二間公司.
年薪稍微漲高了一點, 90-95.
還是SW RD.
在兩間公司中, 和主管熟識後聊到為什麼當初會願意錄取我.
不外乎那幾個原因.
1. 想學東西的野心
2. 可塑性高
3. 曾有團隊合作經驗
但也真的是有運氣, 在景氣沒有很差的時後換到喜歡的工作.
今年景氣真的不是像以前那樣, 我想說的是, 各位真的都比我還要強.
錯的不是你們, 而是環境造就現在這樣情況. 堅持下去, 機會就會是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