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ky871026 (懶喵)》之銘言:
: 各位大神好~小弟第一次發文 如果有排版上的問題請跟我說> <
: 本人目前大二就讀私立科大資訊系
: 當初會選擇本科系是因為對寫程式的憧憬還有未來比較有出入的關係
: 在班上我的成績很好 使我很有成就感 讓我有一種原來寫程式很簡單的錯覺
: 但其實只是老師教得很簡單 還有其他同學很混罷了
: 渾渾噩噩的過了一年 然後...我接觸到了本版
: 剛接觸的時候我非常興奮 心裡想 我以後也能像版上的前輩們一樣年薪百萬嗎
: 但看了幾篇..幾十篇..幾百篇文章後...
: 我發現我都看不懂...明明是讀資訊卻感覺我跟板上之間有一道看不見的高牆
: 事實上並不是牆太高 而是自己太過渺小而已
: 情緒整個掉落谷底的我開始對未來產生了不安及悔恨
: 後悔當初怎麼不好好讀書...
: 抱歉扯遠了...只是想讓大家了解一下我的背景而已
: 目前大二過了一半 想請教前輩我該如何有效的運用剩下兩年半的時間
: 學校目前教過的東西:C/JAVA/Arduino/ARM Cortex-M0
: 不過都只有教毛皮而已...
你才讀大學,還在打基礎,連領域都還沒選,不用急著去看懂業界的人在講什麼。
CS 的領域分支多到數不清,幾乎大部分的分支都走專精路線,你會被嚇到正常。
但是如果你把基礎打好,會發現什麼東西都是同從一基礎延伸而已。
碩班的時候你的任務是用這基礎往某個領域深入發展,用你所學去往前衝,看能衝多遠。
一般來說,當你在單一領域鑽研出一點成就的話,你會發現要略懂其它領域並不難。
雖然不知道你讀 CS 之前對電腦系統、網路、程式設計這些自己碰過多少,
那些因為好玩而接觸的各種雜學,大多是屬於 CS 領域的旁枝末節。
你在大學上課學的是反方向走,從樹根開始走,跟以往你做有趣玩具相比會較為枯燥。
你大學四年的除了學校課業 (從根部往上爬) 之外,
你原本的各種雜學和開發有趣玩具的興趣也要繼續培養和保持 (從枝葉往根部走),
在這四年間你的任務就是要用夾擊的方式讓這兩種知識技能會合,
連接成至少一條從根部到枝葉完整的線,日後從線的路徑上開始慢慢往旁邊延伸。
當你做到這件事的時候,你嘴裡也能吐出其他領域專家聽不懂的東西了。
漸漸你也會發現,雖然以前聽不懂高手們說些什麼,
但是現在只要稍微查一下資料,或者好好請教別人,你也能很快就略懂略懂。
因為別的領域也是跟你從同一個根部出發,所需的基礎知識並不會偏離太遠。
而且你走通過從根到枝葉的整條路徑,有時候你會發現別人的專業跟好是你鄰居,
稍微補幾個技術名詞和數學知識,你也可以馬上領會他們大概在幹嘛。
你也會發現你尊敬的其它領域高手對你專精的領域瞭解有限,所以他們也會來請教你。
最後就會把你現階段的看不懂視為理所當然,但是卻不會有現在所感受到的恐懼。
因為到時交流多了你就會明白不懂別人專業領域的東西根本是家常便飯,
而重點在於你能不能透過以前所學、所累積的經驗透過聽講或 Q&A 變成略懂略懂。
就算真因為現實工作需求你需要換領域做,你進入狀況的速度也會遠比非本科系的高。
CS 領域之間並不是離開根部之後就會完全平行走,而是有時接近有時遠離。
當你從根部到枝葉走通過至少一條路徑,你就能選擇兩條路線靠得最近的地方打穿過去。
打穿過去以後就不再像最初是從枝葉和根部出發來串出一條線,你出發點變成至少三個。
所以走通隔壁路線其實也沒當初走通第一條那麼花時間跟心力,這個只能說試過就會懂。
只是以台灣現在訓練學生的方式,一般這都要到碩士或碩士畢業就業後了,以前會更早。
你現在看到的一些看似懂很多領域的高手,其實並沒有走通每一條線。
他們只是透過不斷參與各種茶會、研討會和各種形式的交流,
從原本自己專精的那條路徑打穿到鄰居那邊去逛大街一下,
然後發現那邊也有幾處牆薄的地方,就再往鄰居的鄰居拜訪,一直反覆下去。
最後就是你現在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博學多聞,這個隨著時間累積你也做得到。
我去年八月以前還是在 CPU 矽智財廠做編譯器的工程師,
去年九月中旬轉行做金融科技公司的架構師。
編譯器跟金融商品自動交易系統所需的專業技能看似差十萬八千里遠,
到職第一個月我也這不懂那不懂,但花三個月就實作完初版系統在中華機房裡穩跑。
這些靠的就全是過去在求學階段打下的基礎,所以基本功真的不能忽視。
: 還有我的英文也沒有很好 大概就介於國中跟高中之間的程度吧...
: 看了版上很多文章也知道英文很重要 所以我會好好加強
: 至於專業部分因為分得很細 所以不太知道該從哪裡下手補強...希望可以給個建議
直接去補習。
升研究所的補習班幾乎不是用填鴨式教育,會想辦法讓你弄懂觀念。
盡量挑面授課程,就是老師會來教室上課的,不是進房間各自看影片的那種。
有問題你就盡量問,你繳很多學費給補習班,他們有義務要把你教懂。
英文也是差不多的概念,補習和問老師,一定要問到自己懂,長大後學其實沒那麼難。
就算你讀私立科大,老師教得很簡單,但也不見得代表老師沒料。
你的老師們之所以只能在那任職,不一定是他們很廢,有時是一些非專業方面的因素。
他們教很簡單只是配合學生平均程度和避免被投訴,不代表你不能問他們沒教到的內容。
你一個學期付的學費至少五萬多,如果錢是你自己出的,你絕對不會想讓他們過這麼爽。
補習班會教的是整本課本,因為研究所會考整本外加書上沒寫的,但學校老師常教不完。
然後補習班通常如果你大二就開始去,那麼你的學習進度會超前學校。
要是補習班老師講的方式你聽不懂,你還能死抓著課堂老師去問。
要是你比較晚補習,你甚至還能針對聽不懂的部分去低年級課堂旁聽抓學校老師問。
補習班老師多半會有趕場問題之類的,如果你有這狀況,就多利用學校老師。
聽不懂不用裝作你有聽懂,再花時間都要耗到他教懂你為止,那是他們的義務。
你如果做不到,你唸書也只是白送錢給別人,未來還要吃一輩子虧。
你出社會就不再有老師可問,同事跟主管沒義務教懂你,萬一你不會做人的話會更難過。
: 然後還有一些苦惱的問題
: 像是學歷只有私立科大真的找的到工作嗎...要不要考研究所之類的..
: 因為看板上大多數人都是高學歷工作似乎還是很難找的樣子..所以很擔心自己的未來...
我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但過去修通識拜訪一些竹科公司協理和副總的經驗,
他們都清一色推薦讀 CS 就是要讀研究所,所以你還是當成你要去讀比較好。
然後雖然考研究所常被嗆成是洗學歷,但去一些大公司就是洗了真的有用,你就洗吧。
其實就像我上面講的,以現在學校訓練學生的方式,要走通一條路徑通常都是研所後。
碩班選教授跟聯絡教授的時間點可以在考試前,放榜後常常名校熱門教授早就額滿。
你們學校的教授可能會希望你推甄自己學校,叫你放棄補習跟考試,記住不要聽他們的。
以現實面考量你至少要洗也洗個四大四中的國立碩,不用去考慮其它選項。
學得不全又放棄補習走原地推甄這種輕鬆路線,你在未來就業後只會無限後悔。
碩班一般教授還會主動接科技部計畫或科專丟給學生做,也能累積大量實作經驗。
你選教授的時候最好也把這點列入考量,不然跟到太嘴砲的教授你會練不到功。
當然練功之餘還是別忘了碩班階段的主要任務。
碩班的任務是教授幫你發現一個問題丟給你解,博班則是你要自己發現問題並解決。
所以你如果之後被碩班教授慫恿讀博班,就看你個人想培養出哪個層級的技能。
坦白說在台灣讀博班 C/P 值很低,你到時自己考量是為理想還是為現實奮鬥吧。
: 還有一個比較偏向私人夢想的問題
: 我有位親人在日本工作生活還有了家庭 他時常跟我分享他的生活
: 所以我從小就很憧憬在日本生活
: 然後我就想問一下版上有經驗的前輩們
: 在日本找工作的話會看台灣學歷嗎?
: 還有在日本工作環境好不好之類的問題
: 我在本版看到的文章都是蠻推薦的 但是我在某版也有看到不推薦的
: 說什麼日本人很藐視外地人或是人不如狗之類的話...
: 所以想請有經驗的前輩可以跟我分享一下> <
: 想問的問題大概就是這些 抱歉可能有點多跟雜亂...
: 不過還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發問 拜託了(跪
日本軟體業就我聽到的狀況是比台灣還亂還慘。
板上曾經貼過的一篇隕石式開發譯文的原文就是日文,當時在日工作的朋友也很有共鳴。
但這不是我親眼所見,所以我也必須強調這是我聽說,實際狀況我不知道。
日本的職場文化問題也不能小看,很多去日本就職的朋友都很不能適應。
你有在日本工作的親人就去多問問這類問題吧,我都只是聽說,不如你去找親人問。
只是如果你現在英文能力不足,本身日文也沒什麼基礎的話,不建議你多花時間學日文。
在這行裡英文能力遠比日文能力重要,你養不好英文能力其它都甭談。
另外如果你想考英檢,我會比較建議去考托福,那邊的著重項目比較適合理工人。
考得過一般代表你有在美國大學上課聽講、理解並做筆記的能力,
對於往後跨國技術交流甚至你進入西方國家工作來說會很有用。
近年有不少 remote jobs 的工作型態,是透過即時通訊軟體跟外國公司面試,
通過之後,你就是繼續在自己台灣家裡工作領他們薪水,定期開開視訊會議之類的。
如果你會嚮往這些工作,把相關英文能力練起來絕對是不可或缺。
大三或大四通常會開放選修研究所的課,你可以把英文閱讀和科技英文寫作先修起來。
研究所的英文閱讀通常會有難句拆解,教授幫你拆過幾次後你文法大致上就無所窒礙。
科技英文寫作會教你英文論文的文章結構及用字,這對往後閱讀論文和專業書籍有幫助。
外面的英文補習班其實不太容易訓練到這些,你要多利用學校資源去培養好這塊。
一樣就是不會就問,修課期間看到論文或技術文章上有不懂的句子也能拿來問教授。
這些課有好好修好好發問的話,剩下的缺點通常剩字彙量、聽力跟口說。
字彙量可以靠自己補足,聽力跟口說可以設法找外籍家教之類,不是太難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