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onyQ (自立而後立人。)
2019-03-05 14:35:27覺得很久沒寫文了, 但大家看起來最近都很焦慮, 火氣也比較大.
作為資深的人員感覺到有義務來提供火種(咦).
基本上今年的幾陣風吹得很猛, 大概可以做為一些討論,
以下是從資訊工作人員角度:
1. 區塊練進入後泡沫時期, 現在的區塊練工程師多的是做形象包裝,
真的在做 coin 或 chain 的少了, 大部分都包在既有的鏈上.
接下來結構性失業風險不低. 不過若是有高風險高報酬的角色, 可以考慮.
2. 流行產業(VR/直播/AI 等), 今年有幾波裁員潮,
原則上底盤修整還是有基本供應量, 但不太有空間再容納新血.
若看到有大舉擴張的, 都可能是煙火型團隊, 不會活太久.
3. 民生需求產業(買賣電商相關), 大型團隊就那些,
小的團隊很多但收入不穩定.
5. 民生需求產業(傳產轉型或ERP管理), 今年仍持續成長中,
但因大盤國內整體二級產業在弱化, 這塊也會繼續下修.
不過整體上這塊相對有投資效益, 也是對產業相對有幫助.
6. 廣告相關產業前兩年一度熱錢進入即時投放跟精準投放相關, 蠻熱鬧的,
今年願景陸續大幅下修, 但基本盤還是很可觀.
7. 其他如聯發或台積這種高科技產業, 原則上暫時都還是持平.
今年對中小企業的資訊來說是很衰小的一年, 對大企業來說是很艱難的一年.
對新創來說, 是找不到活得下來或出場題目的一年.
整體來說, 今年找工作的策略是宜避難.
找個安穩的地方度過, 預估市場修整會進行一年半,
考慮到這兩年政治動盪, 少子化問題持續發酵,
國內產業市場能不能回穩還很難說, 此時要逆勢冒險也可以, 銀彈要夠.
不冒險就要找好避風港.
這大概是我對這兩年局勢的看法.
至於什麼技術, 相信我, 在這兩年你會發現是產業在挑人, 不是人在挑技術.
作者: crazydimondz (雞精?基金?兩個都有買啦!) 2019-03-05 15:12:00
Tonyq你好,請教軟體公司會需要軟工以外的人才嗎?除了行政會計以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