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推文裡有人問在日本進外資企業,就說一下吧
˙所以外商在日本的薪水到底開怎樣?
以最常提到的 Google T4 、 Indeed 和 Amazon L5 左右職級來說
Google 和 Indeed 在日本的底薪都有超過日幣 1100 萬、 Amazon 是 1000 萬出頭
拿 Amazon 當例子:月薪抓個 86 萬的話,健保大約 4 萬、年金 5.6 萬、
所得稅 8 萬、住民稅 3.7 萬,所以實際到手的大約是 65 萬
如果以日本的薪資條目來解釋的話:
˙除了底薪之外不會另外發加班費-
在工作合約上會把大概 1/3 的底薪寫成「預付相當於 70 小時加班的職務津貼」
(例如上面例子的 86 萬會寫成 56 萬的本薪和 30 萬職務津貼)
日本一個月加班不可以超過 70 小時,所以白話說就是不會另外再付加班費
但是這筆錢不會因為沒加班就不給,整個月都不加班也還是拿全額
˙分紅看公司而定,像 Indeed 是給現金、 Google 和 Amazon 是給美國股票
要注意的是分紅發國外股票的公司不會算在源泉徵收(預繳所得稅)裡
所以報稅季節得要自己照實際拿到的日期換算日幣市價後另外報稅繳稅
(而且像這兩家股價太高,稅金一次繳下去還滿痛的,要小心理財別繳不出來了)
˙除了底薪以外可以報補助津貼,但是有些公司會是超高交通補助卻沒有住房補助
要不要為了這點跑去找郊區房子然後花長時間通勤就看個人了
˙這薪水跟臺灣或是美國的同級公司比呢?
我自己沒經過臺灣或美國,所以要請板上其他大神來比較了
唯一聽說過的是從美國調過來的同事底薪至少降了 30%
所以美國就上面數字除以 0.7 ?
˙薪水差這麼多幹嘛不去美國?
其實不光是日本,只要公司是有照當地調整薪資,都有可能比美國低很多
但即使是 local pay 也比當地平均高很多,沒亂花的話支付生活開銷已經很充分了
所以如果覺得比起去美國領高薪更想到別的國家過生活的話,當然就不會刻意跑美國了
另一個滿現實的點是部分外資系公司的跨國轉組很鬆,等於是給了員工一層保護網
如果住一住發現生活不如預期還可以想辦法申請內轉換個國家住住看
˙這些公司的人為什麼會選日本?
目前我在公司裡聽過的原因有:
˙娶到日本人,想住離娘家近一點-而且這種人還很多(死魚眼)
˙不想在自己國家工作、但是又想能就近回家探親的亞洲人
˙生活方式比較符合需求,例如不習慣美國食物或是不想開車的
˙想就近跑場/跑活動/買限定商品/寶可夢中心每日簽到
˙因為沒抽到工作簽證需要出國找跳板、結果找上日本的
˙美國太多印度人了,想找個不一樣的環境-講這原因的是個印度人
˙純粹只是想來日本住住看的-其實這種人也滿多的,
我有幾個同事就是每個國家住幾年,看哪個住習慣就住久一點的,反正內轉容易
其實這樣列出來就會發現一個跟板上討論不太一樣的觀點
就是板上討論通常是「非來日本不可!(鎖定日本)」→「怎麼轉職調薪」
但是上面列出來的原因裡有幾個其實不是非日本不可,只是目前剛好落腳在日本而已
˙但是來日本不會遇到日本公司文化嗎?
有幾個指標可以判斷會不會遇到日本公司文化:
˙日資 vs 外資: Google 和 Amazon 當然不用說,這點比較要注意的是 Yahoo
˙公司組織結構:
˙如果公司組織是依照區域切割,例如日本不管人事、行政、
業務或技術全部都回報給日本分公司社長的話,整個子公司就很容易在地化
久了就會逐漸出現日本公司文化了
˙但是如果公司組織是依照職種或部門切割,例如業務由全球業務主管掌控、
技術由全球技術主管管理,等於日本的各部門都直接回報給自己部門的全球主管
這種架構就比較容易照部門統一,也就是在日本的工作文化也會跟美國類似
˙部門成員:看部門成員大多是國內教育的日本人、有留學過的日本人還是外國人
˙業務內容:越需要跟其他公司接洽越容易接觸日本工作文化,例如居酒屋應酬
就這點來說遇到日本工作文化的程度為業務缺>支援缺>開發缺
所以就上面三個指標來說,外資系軟體缺通常是後者、後者、偏後者跟最後者
也就是跟日本工作文化最無緣的那組
˙會需要說日文嗎?
看開發內容決定,如果內容牽涉到日文的當然就要會日文了
但是我之前有提過外資系會到海外設開發部門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總公司工作量太大
必須把一部份分給海外公司招到的工程師一起幫忙開發
如果是碰上這種部門就不用會日文了
不過工作歸工作,生活上不會日文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事實上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會用日文交談可以避開一些常聽到的外國人潛規則
例如租不到房或是沒住半年不能開三大銀行戶頭之類的我是都還沒碰過
˙這樣聽起來在日本進外資系一點問題都沒有啊!
也不盡然,想找日本外資系的話有幾點要考慮:
˙升遷很難,不是身分問題,主要是日本專案規模通常都不夠達成升遷條件
所以也有本來不打算去美國的同事最後還是調去拚升遷的
˙如果工作性質上必須跟海外單位合作,工作時間會跟一般公司不一樣
跟美國合作必須經常早起、印度或歐洲的話可能要作到晚上
工作時間不會因此拉長,但是自己生活作息要跟著調整
˙日本外資系也是會有雷單位的,例如惡名昭彰的 stack ranking
(部門業績再好,每次考績還是要給 5% 的人差評)或是用 PIP 黑掉員工逼退的
就趕走員工這點而言,唯一比美國好的是日本勞基法規定比較嚴,不能隨便火人
再加上日本工程師比美國難徵,所以即使被 PIP 也不會輕易被公司炒
˙日本能開高待遇的公司就幾家圈內人都叫得出名字的,所以想跳槽也沒幾家能跳
而且因為大多數人都是這幾家跳來跳去,圈圈非常小,所以保護名聲是很重要的
我曾經有兩個同事跳槽,還沒公開就先被其他同事私下爆八卦了,
因為爆料的同事人脈夠廣,有認識的人在對方公司目擊到這兩個人去面試
˙最後是大家都知道的:外資系裁撤部門不會手軟
關於這點可以從幾個方向考慮:首先,部門裁撤一定跟公司在當地的市場有關,
所以應徵前觀察這間公司在當地市場的趨勢(擴大/縮小)就可以粗估會不會裁撤
另外,這些公司基本上在世界各地都有工程師需求,
所以開發部門裁撤時都會問員工是否願意改調總部或是其他國家,
基本上不用擔心立即失業,但是在日本成家或非日本不住的員工就要審慎考慮了
˙那如果真的中標或是做一陣子沒意思決定離開,有哪些出路可以選?
幾個常見的出路包括:
˙ Google 、 Indeed 和 Amazon 等等互跳,這是最常見的,
不過就如同上面說的,記得注意人脈
˙調去美國,這也非常常見,但是被 PIP 就會鎖死不能調
˙跳新創,這個稍微少一點
目前能想到常常被拿來問的就這幾個問題吧,如果有想到或是被問到別的再慢慢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