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lectgpro (Ray)》之銘言:
: 首先,這根本不能算「策略模式」,只能算是一般的多型應用,不過我這邊不是很想討
: 論 strategy pattern 本身,有興趣的可以去 wiki 比較一下差在哪裡。
: ## 所以原本的 code 到底有什麼問題?
: 基本上有兩點可以討論:
: 1. 不同計算方法都被寫在同一個 function 裡
: 2. 如果 caller 丟了一個不認識的 shipperName,這 function 就會丟出 exception
: ### 1. 不同計算方法都被寫在同一個 function 裡
: 原 solution 定義了一個 interface,所以要實作這個 function 必須建立一個 class
: 來實作這個 interface,所以算是有解決到這個問題。但其實單純的為不同的 shipper
: 建立相對應的 function 就行了,並沒有必要多一個 interface:
原原 PO 用 interface 的好處是,shipper 有新的行為時。
可以很簡單的在 interface 加新的 function。
同時可以檢查有 implement Shipper 的 class 要加入新的 function。
感覺上,彈性更好。
缺點嘛... 如果 shipper 很多時每個都要再補 function 是比較累一點。
: ### 2. 如果 caller 丟了一個不認識的 shipperName,這 function 就會丟出
: exception
: 假設今天,我們新增了一個貨運商,工程師記得要建立一個新的 class 並實作 Shipper
: interface,但是他忘了把它加入 shippers hashmap,又剛好沒寫測試,於是 rollout
: 之後就觸發了 exception,就 QQ 惹。
: 有沒有方法可以保證不會有例外呢?這問題就有點有趣了,但首先讓我們先換一個語言
以下略...
: 因為 kotlin 的 when 有提供 exhausive check 的功能。 (以下略...
^^^^^^^^^^^^^^^^^^^^^^^^^^^^^^^^^^^^^^^^^^^^^^^^^^^
你都說了是 kotlin 功能了,這已經跟 code 的 design 無關了吧...
只能說用 kotlin 有提供更好的預先除錯功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