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因為臉書HR來信聯繫,想說面面看,磨練一下自己,
開始了機器學習方向的面試(MLE)。
目前剛通過技術電面,準備約on-site。
因為疫情關係,其實形式和電面差不多,但會有5輪。
讓我比較煩惱的是其中兩輪會是系統設計,
一個是multi-thread / distribution design,另一個是ML design。
以前從來沒有被問過這類設計問題。
自己非本科系出身,目前在美國州政府當研究員已滿三年。
工作的內容比較接近data scientist ,
清資料建模分析呈現獨立一條龍完成。
平常主要用SQL,SAS,Python,AWS中的Athena、S3、Lambda,
然後寫一點點Bash自動化一些事情。(但面試/刷題還是慣用Java。)
也就是說,「thread」這個詞,
從來沒有在我的人生中出現過……這樣是要設計什麼@@
考慮到自己的心理素質和臉書的工作強度/文化,想終止面試流程。
但因為從來沒有做過這種事情(以前都是逼自己脫離舒適圈),
很怕將來會後悔沒有努力過。
在入職現在的工作之前,
也曾很熱烈的參與Google 、Amazon 、和Uber的面試,都拿到了on-site。
但總是在面試之中、之後,被強烈的「劣等感」和「負罪感」折磨。
比起自己的失敗,更讓我覺得懊惱的是
「根本沒有on-site的實力,浪費了面試官寶貴的工作時間」這件事。
這樣的情緒會停留大概兩三天,甚至影響睡眠。
唯一比較開心的回憶是Uber的技術電面,對方聽起來是個爽朗大叔,
只是做個類似2sum的題目,不知為何兩人哈哈哈從頭笑到尾,
第一次產生「和別人一起工作也不錯」的想法,
真懷念這樣的感覺。
另外,查了許多臉書家的工作心得,
發現工作強度頗大,有非升即走、末尾淘汰的壓力,
很難想像是不是真的有人能從臉書工作到退休。
比起州政府的一眼望到頭,臉書多了很多不確定性。
就算是想要換更接近軟體工程師的工作,
考慮年薪、假期、壓力,好像也很難找到比現職CP值更高的了。
自己屬於INTJ-T的類型,現職不需太多人際互動,剛好非常適合。
(但這也是缺點,因為其他人不做開發工作,平常沒人討論、code review ,不管遇到什
麼都只能自己解決,會擔心能力成長停滯。)
加上去年先生因意外猝逝,獨自養房養小孩的話,
穩定似乎比什麼都重要。
趕快把剛剛重燃的工程師夢熄滅,
現在就終止面試流程是不是對大家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