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iangjr (aaa)
2022-05-16 22:36:01專門回一篇來說好了
就我看來版友可能對美國未上市公司市場不是很熟
以我在矽谷上市未上市公司打滾多年的經驗來看
Circle這間公司看起來體質極差
很可能撐不過這一波熊市
下場可能是倒閉或是被併購
另外
他們可能對招募原po的手段也不是很老實
下面這幾點在我看來都是地雷
1. 該公司在今年四月有一輪募資
四月的市場已經是央行宣布升息之後
市場開始轉熊市了
央行升息首當其衝的就是沒有獲利的成長公司
當時各個IPO新公司股價都大殺了一波
可以參考SNOW, DDOG, CFLT, 甚或幣圈的COIN
都是慘兮兮
選在這時候募資除了公司要沒錢了
再不找到錢就要掛了
我想不到其他理由
當然,因為公司很需要資金注入,所以募資的條件就不會對公司太有利
募到的錢能不能撐過這波熊市也是個未知數
2. 該公司在2021年曾經要以SPAC上市
一般體質好的pre-IPO公司
銀行巴不得做這個生意帶你上市
會淪落到SPAC上市的大概是體質不好不敢走傳統IPO路線
怕帳本一旦曝光就淪落到WeWork一樣的下場
事實上WeWork後來捲土重來也只能默默地靠SPAC上市
當年紅極一時的假造電動卡車Nikola也是以SPAC上市騙資金的
後來才被人發現卡車根本不會動
是人家推下坡來拍宣傳片 XD
就連幣圈的COIN體質也沒有差到需要走SPAC路線
他們走direct listing, 也算是非傳統路線
但過程是比SPAC透明多了
3. 公司說讓你在台灣遠端做美國工作
公司在台灣雇用勞工要符合公司法跟勞基法
除非該公司在台灣已經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
不然要合法雇用只能走約聘一途
約聘的話就是合約到期了就要走人
對剛入值的新人來說這種形式是相對沒有保障的
重點是
公司看來是完全沒有跟原po說明這些
要馬是公司也不懂
等公司諮詢法務之後就會反悔
要馬是公司明著要規避台灣的稅務跟法律讓原po自己承擔後果
等於是欺負原po新人涉事未深不懂的保護自己
原po可以去oversea_job版爬文看看前輩怎麼處理在台灣做美國工作的問題
很複雜
公司說一年之後讓你去美國
這簽證的問題又是另外一個大議題了
公司也沒有跟原po說明會是拿什麼簽證過去
能不能辦綠卡等等
最後
我會推薦G
就算台灣G做的比較不是distributed system
但G內部資源很多
課程或mailing list都很多學習的機會
perf也比亞麻軟多了
以原po實力在G正常發揮不太需要擔心考績的問題
在台灣組蹲個一兩年吸收日月精華
之後不管是內轉去其他做distributed的組
或是跳槽去其他公司
履歷上有G都是大加分
作者:
wulouise (在線上!=在電腦前)
2022-05-16 22:39:00spac就是地雷的機率很高嗎?
作者:
alihue (wanda wanda)
2022-05-16 22:40:00推
作者:
jigfopsda (jigfopsda)
2022-05-16 23:03:00推
感謝大大對 Circle 的專業分析,這裡確實有很多是我不懂也沒有深入去了解的,小弟會吸收再思考一下!是說目前也還只有 verbal offer,是我自己沒有問清楚,細節有待確認,公司那邊應該是沒什麼問題啦 XD
作者:
yiche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2022-05-17 00:43:00謝謝分享
作者: lee457088 2022-05-17 06:46:00
推,學到惹
Same feeling about circle.Spac=借殼上市,已IPO的公司通過收購買下startup
作者:
jobintan (Robin Artemstein)
2022-05-17 08:07:00簡單來說就是去FANG其中一家蹲著撐過熊市先再走下一歩。
作者:
yyyyyyyv (vyyyyyyyy)
2022-05-17 08:18:00推
作者:
c80352 (諳語)
2022-05-17 08:34:00推版友熱心分享
作者:
Weky (Never mind)
2022-05-17 09:10:00建議是出國比較好 在台灣趁年輕多出去看拘束比較少
作者:
NTUTM04 (TM終號機)
2022-05-17 09:20:00推,走SPAC的公司一年存活率一般來說不到兩成
作者:
CKNTUErnie (德田田馥甄)
2022-05-17 09:28:00推
作者:
SPower (微光)
2022-05-17 10:20:00好分享
作者:
jobintan (Robin Artemstein)
2022-05-17 10:41:00說到合約工作,有些公司可以一直續聘下去,也就是說即便合約到了,公司認為那個人表現不過,就繼續新合約。有人問為啥不轉正?轉正的話就會有國際稅務的問題。是表現不錯啦,抱歉手快打錯。
作者:
jlhc (H)
2022-05-17 10:48:00還是建議選能出國的... 台灣g是等你要回台灣在來選
ggr很慘沒看到嗎 spac都是公司不賺錢給高管套現用
作者: tel250 (tel250) 2022-05-17 11:09:00
甚至GGR借用的SPAC還出了創辦人背景爭議,SPAC的DD也是要認真做呀......
作者:
biboga (逼波嘎)
2022-05-17 11:49:00印象中 Circle 背後撐腰的是滿大的 BNY Mellon, 一樣會有疑慮是嗎?
作者:
dapple (dapple)
2022-05-17 12:38:00熊市還去幣圈公司真是勇氣十足
推 不過說借殻存活率低 應該是新創存活率就低啦...
作者:
wulouise (在線上!=在電腦前)
2022-05-17 18:46:00比較非spac跟spac新創存活率應該可以吧
不用擔心出國問題 G經歷很好用 一掛領英一堆HH找你
作者: bd535853 (ijk) 2022-05-17 20:05:00
請問coin是指coinbase 嗎?
作者:
Weky (Never mind)
2022-05-17 21:29:00擔心出國的是年紀和動力 真的建議年輕就出國你大一點有家庭 和單身出去完全是不同的想法
作者: aa06697 (todo se andarà) 2022-05-18 00:27:00
年輕跟單身是兩回事吧0.0
作者:
siriusu (かがみは俺の嫁。)
2022-05-18 01:28:00Interesting
作者:
jobintan (Robin Artemstein)
2022-05-18 08:12:00COIN就是Coinbase沒錯,不過熊市下,連領頭羊Coinbase都跌成狗了,其他幣圈估計也是連帶慘兮兮了。
作者: mei03161231 2022-05-18 13:13:00
好文推推
作者: CRPKT (crpkt) 2022-05-19 11:37:00
推這篇,不過1.的話,以現在環境來看能募寧可早募呀然後真的不要用去年的氣氛想像今明年的市場,差很多
作者: a558815 (a558815) 2022-05-19 22:17:00
但身為一個embedded / backend 都摸過的人,必須老實說這兩個真的差很多,如果沒興趣還是要慎思,別的不說,backend技術日新月異,一堆有的沒的新東西不斷冒出來,工作時直接浸淫在其中跟自己下班努力學習還是會有差,但我想原作者應該心中也是有方向了,加油
作者: YNNEKUW (YNNEKUW) 2022-05-21 12:51:00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