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oaz (壽司)》之銘言:
: 我看到有些遊戲
: 竟然會因為沒有中文化就給負評
: 好像滿多款遊戲就真的被這種給刷到差評
: 即便有中文化 翻譯品質爛也會被罵
: 難道是會吵的孩子才有糖吃嗎?
隨便列一點雜感,沒特別整理過,隨便看看。
基本上我覺得因為沒中文化給負評太過了,但也在可以理解的範圍。
1.翻譯品質爛的負評應該是有參考價值的吧
翻譯爛給負評,跟覺得遊戲做得不好給負評,應該蠻類似的?
2.沒中文化的負評:對廠商有參考價值,對玩家沒什麼價值
因為遊戲資訊就有寫支援語言,所以對玩家應該是沒價值
3.價值觀差異
一般我不會因為產品沒有什麼,而去給他負評。
該有的東西卻沒做出來,就有可能考慮扣分。
但這其實有點複雜,問題在什麼是「該有的東西」。
舉個例子:鐵板燒店
大部份(假設90%)平價鐵板燒店,都是給兩道青菜一道主菜,價位都一樣。
結果 A店(5%)多給了一道煎魚。
B店(5%)少給了一道青菜。
那麼,因為多一道給 A店加分,少一道給 B店扣分,就是很正常的情況。
反過來如果以 A店當基準,去給其他95%店家負評,似乎不太合理。
問題就在90%的產品都有的東西,就是一定要有的東西嗎?
如果比例是50%呢?似乎有些主觀的判斷在裡面。
(steam的極端舉例,如果99%產品都有中文化,那沒中文化該給負評嗎?)
4.負評也只不過是個負評,好評也只不過是個好評。
steam的整體評論其實只是最初步的參考而已,評論還是該看內容
5.看遊戲內容過濾遊戲: Content-based filtering
看玩家評價過濾遊戲: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現在的Recommender system好像都是hybrid,兩種方式混合的
大概就是看的資訊越多,找到理想遊戲的機率比較高。
這是一種要不要花時間跟心力的取捨問題。
6.目前個人選遊戲的方式:
a.找75%off以上->選想要的tag->看看細節
b.好評95%以上->看看細節
參考板上的資訊後,覺得總體評價的參考價值也許比想像中的更低點。
方法b 調整成85%以上就去看細節也許會更適合我。
不過這都還是省時間的做法,如果覺得時間夠的話,也許把範圍再放大,
可以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好遊戲。
總之,視自己需求去調整判斷遊戲的方法,應該是比較理想。
7.認真要給評價的話,也應該把售價考慮進去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