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要經濟指標如下:
1.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以扣除食品與能源後的CPI來衡量通膨情況,亦是影響FED是否降息的標準。
2. 消費者信心指數
以抽樣方式每月訪問五千個家庭,依據其對景氣、就業市場、個人收入的看
法編制指標,當消費者信心指數上揚,代表消費者看好未來經濟情況。
3.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與CPI類似,但不包含勞務部份。由於其衡良的是成本的物價變動,因此與
CPI有密切關係,但需注意油價上漲將帶動整體產業成本上揚,對經濟可能產
生長期不利影響。
4. 就業報告
包括「失業率」、「非農業就業人口」,可推估經濟環境及工業生產情況。
5. 耐久財訂單
耐久財指使用時限長、不易毀損的物品;耐久財訂單的多寡可推估製造業短
期內生產狀況的好壞。但耐久財訂單增加對股市的影響不一定,在有通膨的預
其下,耐久財訂單的增加會提高利率水準,降低股市動能。
6. 零售銷售指數
零售業接受現金或信用卡付款,因以可用以預測個人消費狀況。當零售銷售
指數上升,表示個人消費支出增加,則經濟景氣有好轉或復甦的趨勢。
7. 工業稱產指數與設備利用率
兩者皆分為製造業、礦業及公共事業三大項。由於工業生產中,製造業的景
氣循環性明顯,故可做為景氣領先指標;設備利用率用以評估產能閒置的情況
,當利用率過高,代表產能吃緊,可能有價格上漲的疑慮,故可用以判斷通膨。
8. 製造業訂單出貨與存貨
製造業景氣循環明顯,故其訂單出貨與存貨可代表企業對未來景氣的預期,
當訂單與出貨增加,表示對未來經濟狀況樂觀;若存貨過多,則經濟可能衰退
,但存貨過低,表示需求龐大,則有通膨可能。
9. 新屋開工與營建許可
可預期房屋銷售狀況,亦可做為整體支出的領先指標。
10.企業雇用成本指數
勞動成本為企業重要成本之一,對經濟亦有重要影響,可做為重要通膨領先
指標。
11.採購經理人指數
用以衡量製造業的指標,以50%為分界點,代表正常經濟狀況,當指標超過50%
且接近60%,表示經濟擴張的警訊;若低於50%且接近40%,表示經濟衰退訊號。
12.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與褐皮書(Beige Book)
FOMC是負責檢討且執行FED利率政策的組織,褐皮書則是FOMC向各界專業人士
蒐集的經濟相關資料,尤其對債券等利率相關商品影響最大。
13.國內生產毛額(GDP)
指一國國內在特定期間內所生產最終產品之價值,用以衡量經濟體中商品和
勞務的總產值。其變動率即為經濟成長率,可視為一國經濟活動的成果。由於
市場對GDP、GNP或經濟成長率都會有所預期,並事先反映在市場上,因此實際
數據與預期數據的差距將會對市場造成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