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看這文章,熊熊想到以前看過跟別人聊過
台灣科技股常常勞賽的幾個原因
1.對產業趨勢太過樂觀
例 :
DRAM + Vista、觸控面板、低價電腦 - OLPC、NetBook、EeePc
GPS、數位相框 ...
這些產業常常會引用很多來源的預估
像是工研院、拓墣、DisplaySearch ...
可是常常讓我感覺預估成長率是拿尺畫出來的
老話一句,很多時候不需要靠他們的預估
彼得林區告訴我們要多去觀察市場
比如說電腦展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很多數位相框
這玩意兒值3,000~6,000 ?....問問自己中了樂透的話會買幾個
2.公司對本身成長太過膨風
當市場成長的時候,所有廠商都是保持原市佔率的等幅成長嗎 ?
甚至是超越整體成長率...
要知道當市佔率從 0% ~ 1%、從 1% ~ 5% .. 每個階段的狀況都是不同的
另外,市場產值 100億 跟 1,000億美金的狀況也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可是我們的許多老闆在法說會都會選擇性忽略不提
"憑什麼"
EeePC喊08年市佔5成、要賣500萬台... 憑什麼 ?
ASUS的筆電也賣了好幾年了,NoteBook跟NetBook有這麼不一樣嗎 ?
這項產品往上比功能有日本工人舍跟一大堆日廠
往下比低價有眾多保X總隊的台灣同胞
比知名度還有世界大廠...除了HP,聽說SONY、聯想也想試試看
我們真的要好好的計較,公司某項產品的表現"憑什麼"會延續過去的狀況
3.公司對市場變化、景氣變化難以因應
這裡牽涉到的是公司規模、技術能力、產品線
例:
顯示卡、主機板、網路IC
當顯示卡IC從2D跨到3D時候的SiS
當每個月NV跟ATI都有新型號,公版無敵的時候 - 麗臺、青雲、寶聯...
當無線網路起飛時的瑞昱
跟Intel翻臉的VIA...
可是我們常常把小廠的本益比類比到大廠
把一項產品的成功放大...
巴老說他不買小公司,部分原因我想應該是與此有關
4.同類型產品突然出現一堆
很多產品找不到保護的障礙,突然之間消費者有一堆選擇,而且還很類似
就拿低價電腦來說
Wind跟EeePC就沒差很多
or
同樣23,000,10"EeePC跟14"Acer可能會被擺在一起選
5.奇怪的參數很多
匯損、員工分紅,多少公司都要等到股東會、法說會才願意提一提...
更別提庫存狀況、子公司、孫公司、境外公司這些奇怪的遊戲
6.老闆、經理人
台積電 VS 聯電 -> 張忠謀 VS 曹興誠。我還是不懂曹老的古董怎麼能買這麼多
還有 國巨、力晶...
其實這個應該放在第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