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亞洲如何走出萬年代工宿命?

作者: sample0620 (消失的下雨天)   2013-01-17 17:00:15
http://tinyurl.com/bdfpwvk
2013/01/17-陳韋君
大陸製造業的問題近來鬧得沸沸揚揚。由於人工成本上漲,迫使外企遷移國外或轉往內陸
,依靠代工維生的本國業者則面臨轉型壓力。與此同時,國際間有關大陸只能製造廉價品
,製造品質低落等等說法又捲土重來,枉費大陸為全球代工這麼多年,竟只淪為一個廉價
代工中心的稱號。為何大陸在製造研發上始終沒有太多進步,自創品牌的成功率也微乎其
微?
紐約時報(NYT)報導,大陸製造業的下場,似乎也是亞洲代工業者的宿命。由同一個亞洲業
者製造的產品,只要掛上西方品牌,售價馬上水漲船高;如果貼上亞洲標籤,售價就是矮
人一截。這凸顯了一個事實,消費者只信任西方品牌。
長期為西方業者代工的亞洲製造業者,一向被視作廉價品的代表,因為世人先天上已經認
為亞洲業者就是低人一等。問一個最現實的問題,用慣了西方產品的消費者,誰會想要捨
棄西方產品不用?在亞洲製造業扭轉低品質的形象前,要自創品牌並不容易。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亞洲國家國力普遍不夠強大,經濟實力遠不如西方,要說服世界各國
消費者相信新興國家有能力製造媲美歐美國家的高檔產品,談何容易?西方普遍仍以開發
中國家來看待亞洲國家。
當然亞洲業者憑藉其多年的製造經驗,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已經具有一定水準。例如三星電
子(Samsung Electronics)生產的科技產品,幾乎已能和蘋果(Apple)相提並論。不過這是
南韓傾國家之力培植出來的企業,在亞洲甚至全球幾乎都可說是獨一無二。
事實上,若堅持以製造業作為國家產業的長期基礎,而非採取拋棄製造業的產業結構轉型
策略,德國工業化近200年的發展軌跡,足以作為全世界各國的借鏡。
新華網指出,雖然德國在歐洲歷史上長期扮演重要角色,但德國近代化開始得相當晚。直
到19世紀初期普魯士王國崛起之前,日耳曼地區的各個小邦國產業發展均非常落後,18世
紀晚期寫下《國富論》的亞當斯密,對日爾曼地區有相當負面的評價,認為當地還未完全
脫離中世紀時期。
日耳曼地區直到19世紀初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才漸漸開始進入工業化時代。而其工業化的
第一步,就是仗著勞動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為英國、法國、荷蘭等大西洋岸先進國家做
代工,而逐漸累積起民族工業的基礎。
然而,就如同今日的亞洲製造業背負著「次等貨」、「抄襲者」的標籤一般,當時日耳曼
製造業的產品也被歐洲各國視為是廉價、仿冒、品質不佳的同義詞。
然而與今日的亞洲製造業者不同,德國製造業一開始的名聲雖然不佳,但該國的學術研究
基礎卻非常深厚。從19世紀下半直到2次大戰前,物理、化學等學科的論文若要在國際場合
發表,德文甚至比英文更能通行無阻。
而紮實的科學底子,加上務實的民族性,讓該國製造業很早就開始重視學術與實務的結合
,朝高科技製造業轉型,並孕育出西門子(Siemens)、拜耳(Bayer)、巴斯夫(BASF)等頂尖
企業。
據歷史學家研究,德國於1871年統一後,到1900年其工業產出規模就已經超越英國,成為
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強權。
事實上,重視研究投資幾乎可說是德國企業的共同特性。據歐盟統計局資料,2010年德國
研發支出佔GDP比重達2.8%,在歐洲只輸給芬蘭、瑞典和丹麥,但由於德國的經濟規模比前
述3國大很多,因此若以研發支出總額來說,德國是歐洲之冠。
中國經濟網坦言,亞洲製造業最欠缺的,也是德國做得最好的,就是德國願意花費鉅資在
研發上。德國為了確保科技創新,以及掌握產業鏈高端,2010年的科技研發投資將近700億
歐元,使其專利數量排名歐盟第一。
根據歐盟企業的研發投資排行榜,前25名就有11家德國公司。這也應證了創新才是保證企
業永續經營的鐵則,而創新正是習慣代工的亞洲製造業最弱的一環。
而這也是德國製造業發展的核心策略:藉由本身在基礎科學的深厚實力,帶動製造業不斷
升級,持續生產其他貿易對手國需要,但又做不好的產品。德國的二大出口主力產業:機
械和化工,其出口品項都屬於上游的設備和原物料,技術門檻極高,即便新興市場的供應
商有心想分食市場,也很難在構成威脅。
其實,由於其專攻產業鏈上游的策略定位,使得大陸以及印度等新興製造國家崛起非但沒
有影響到德國的製造業發展,反而還為德國製造帶來了新的契機。因為德國生產的大型機
械以及精密機床等工業產品,正好是這些新興製造國家生產上的必需品。
至於在一般終端產品部分,雖然技術含量不如上游機台設備與原物料,導致德國業者必須
和新興地區的競爭者正面對決,但相較於新興國家以價格作為主要訴求,德國廠商是以耐
用,可靠與高設計感在市場上尋求區隔,賺技術財也賺設計財。
事實上,設計風格是消費品牌重要的識別標誌,亞洲製造業的產品若不重視產品的設計感
,很難擺脫「廉價」、「粗製濫造」等負面標籤,品牌之路亦不可能好走。
德國製造之所以能在全球大放異彩,是德國人對於品質的追求與品牌形象的經營。該國自
創的賓士(Mercedez Benz)、寶馬(BMW)、麥森(Meissen),以及雙人牌刀具(Zwilling Twin)
等品牌,無一不受到全球讚賞。德國產品好到即使該國製造的商品比同類型產品貴上許多
,消費者仍然願意花錢捧場。因為對消費者而言,買德國貨就是買一份心安。
由於產品得到全球信任,德國經濟過去10年來的成長有3分之2來自於出口,並由出口帶動
該國就業率增加、商業信心上揚,以及私人消費增加等連鎖效應,這是一國努力發展製造
業帶動經濟成長的最佳典範,值得面臨轉型課題的亞洲製造業者仿效。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Destatis)的資料,過去15年來,製造業佔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
比重始終維持在23%左右。德國2010年的製造業生產增加了7,000多億歐元,對GDP的貢獻率
超過50%。
台灣如果不要一直代工
相信現在不會是這樣子...大家每天做的要死要活 一個月也只有45 K左右
台灣加油!!!
大家加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