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eefengyuh (隆太)》之銘言:
: Credit Suisse Research 瑞士信貸 http://0rz.tw/QaRNY
: household wealth 家庭財富
: p 93
: Table: 3-1: Wealth pattern within countries, 2012
在分享數據之前,應該要先了解數據是怎麼生出來的
講明白一點,這研究的數據是既零散又扭曲的「拼湊」數據,參考價值太低
數據來源是各國統計單位或是國際機構如OECD的資料庫
財富的定義:金融性資產 + 非金融性資產(不動產) - 債務(房貸比重最大)
→ 強調一次,自有住宅是不動產,當然包含在財富當中
→ 前面回文說把自有住宅資產扣除的,請回去重讀文章@@
絕大多數的資料都是從2008年以前的數據用資料外推的方式算出來的
→ 金融性資產用「市值」作外推
→ 非金融性資產用「房價指數」作外推
→ 債務用「人均GDP」作外推
以下註解:資料完整性-分配狀況資料
→ 例如台灣是 C-i
1. 資料完整性
C:「完整」包含金融性資產、非金融性資產、與債務的資料
R:缺乏非金融性資產的資料,故以「迴歸估計」套模型的方式計算之
P:資料品質「差」,財富完全用迴歸估計
2. 分配狀況資料
h:資料來源是「家戶調查」,乃抽樣調查
→ 存在嚴重的非抽樣誤差,富人不願參與調查,因此嚴重低估前端的財富
→ 平均值被低估,而中位數沒什麼影響
t:用「政府收到的稅收」來推算財富分配狀況,由此外推算出中位數
→ 稅收和財富之間的關聯是個大問號,很多富人會逃稅
→ 平均數沒影響,但中位數被高估
i:用世界銀行資料庫中的「家戶可支配所得」之分配資料作為整體財富分配狀況
由此外推算出中位數
→ 所得是一年流入的金額,但財富是多年累積下來的
→ 對於有產階級而言,家戶可支配所得佔財富的比重根本微不足道
→ 故此種資料外推完全失真
→ 實際財富分配之不均度,遠遠大過可支配所得之不均度
→ 平均數沒影響,但中位數被「嚴重」高估
以下數據旁的記號:
? 表示很可疑
X 表示完全不可信
註解 Mean wealth per adult Median wealth per adult
C-h Australia 354,986 低估 193,653
R-i Luxembourg 277,119 ? 153,967 X
C-h Japan 269,708 低估 141,410
C-h Italy 212,910 低估 123,710
R-i Belgium 233,764 ? 119,937 X
C-t UK 250,005 ? 115,245 ? 高估
P-i Iceland 193,946 X 95,685 X
R-i Singapore 258,117 ? 95,542 X
C-i Switzerland 468,186 87,137 X
C-i Denmark 214,396 87,121 X
R-i Austria 178,724 ? 81,649 X
C-t Canada 227,660 81,610 高估
C-t France 265,463 81,274 高估
R-h Norway 325,989 ? 79,376 ?
R-i Finland 145,693 ? 73,487 X
C-h New Zealand 156,428 低估 63,000
C-h Netherlands 173,910 低估 61,880
R-i Ireland 152,563 ? 60,953 X
R-h Spain 104,773 ? 53,292
C-i Taiwan 131,124 45,451 X
C-h Germany 174,526 低估 42,222
R-t Sweden 237,297 ? 41,367 ? 高估
C-t USA 262,351 38,786 高估
C-i Israel 129,526 37,019 X
P-i Hong Kong 144,109 X 29,617 X
R-h Korea 69,646 ? 27,080 ? 高估
那些沒被加上 X 或是 ? 的資料才有討論空間
→ 想討論台灣財富的中位數,簡直是笑話…
財富平均數高,幾乎是 "房價高" 的關係
→ 因為不動產佔財富的比重最大
「政府債務/資產比」和「家庭債務/資產比」呈負相關
義大利:政府快完蛋了,但背房貸的人少,超過四成25-34歲年輕人還和父母同住
台灣: 勞健保快破產,房貸/GDP也不高,但空屋一大堆有如西班牙
過半25-34歲年輕人還和父母同住
資本主義下的夢,市井小民只能寄望於股市
澳洲: 真正的財富平均數比上面列出的還高,中位數就如上面所列的這麼高
礦物幾乎挖不完,以後等頁岩油開採成本降低,又是一筆超龐大財富
結論就是,想做夢的,快去澳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