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6m3kimo (名為變態的神父)
2013-10-21 23:46:43原文: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posts/209268429254875
「一袋糞便」賣5億美元!銀行的血債血還、加倍奉還2013.10.21
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簡稱小摩)與司法部達成初步和解協議,為了金融海嘯的次貸風暴
,將繳交130億美元(約台幣3822億)的罰款與賠償金。雖然,這不是第一件金融機構為
次貸風暴付出和解金,但這個金額還是震驚業界,因為,這代表美國政府對那些「肇事逃
逸」的金融機構的追殺方興未艾。而且,是血債血還、加倍奉還!
小摩算是全球金融機構中的優等生,它安度2008年的金融海嘯,持續併購其它金融機構
而壯大;董事長兼執行長戴蒙被譽為「最有風險控管能力」的銀行家。不過,去年因操作
衍生性金融商品發生62億美元鉅額虧損的「倫敦鯨」事件,讓小摩及戴蒙開始掉漆。
這次天價的和解金,更是讓小摩及戴蒙信譽破產─某個角度的詮釋是:小摩及戴蒙安度金
融海嘯,不是他們對風險控管有啥過人之處,而是他們對把「有毒資產」塞給客戶,的確
有過人之處。這種欺瞞、掩飾實際風險,讓客戶承受損失的作為,正是銀行家最不該有的
德性─雖然,在華爾街,這恐怕已是常態了。
2008年金融海嘯,造成各大金融機構搖搖欲墜,全球政府大概丟了超過十兆美元到市場,
避免發生流動性災難;美國政府更塞了數千億美元的「紓困金」,給多家快倒閉、但卻又
「大到不能倒」的銀行及汽車公司。2010年,金融機構逐漸恢復元氣,開始獲利─當然,
也故態復萌的大發紅利獎金,政府的追索行動也開始加緊腳步。
包括美國証管會(SEC)、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房利美、房地美,甚至包括
司法部、各州檢察官,紛紛對金融機構提出訴訟,大部份銀行碰到這種狀況,在擔心訴訟
曠日費時、增加經營風險、影響股價等考慮下,幾乎無一例外的會選擇和解。這份名單,
有夠長;支付的金額,嚇死人。
高盛為涉及詐欺的不當銷售CDO而支付5.5億美元的和解金、瑞銀賠了8.85億美元,花
旗支付房利美9.68億、房地美4億;摩根士丹利支付40億和解金;美國銀行除了支付房利
美36億美元外,還花67.5億美元買回3萬筆有問題的房屋抵押貸款─等於支付103.5億美元
。其它通用支付、美林….無一例外的面臨數十億美元的和解金壓力。
但任何一家都不能與小摩相提並論─在繳交罰款與賠償金方面,顯然小摩也是一個「優等
生」。雖然相較於小摩的高獲利,130億美元大概只相當於其今年上半年的獲利數字,但
已是其它家難以企及了。
更驚人的是:這不是事件的結束,小摩仍可能面臨一連串的訴訟與賠償。而小摩為此作的
準備,根據其披露的訊息:他們準備了230億美元(約台幣6762億)的「法律準備金」。
在調查時揭露的資訊,顯示這些銀行家惡劣的面貌。2007年,大摩內部員工在處理一項
有毒資產時,討論要如何幫其取名,他們的提議包括:次貸崩盤、殺手、核彈屠殺,甚至
有個建議是「一袋糞便」。後來,這「一袋糞便」賣給了中國建設銀行,台灣的中華開發
也參與這項交易而中彈。大摩賣出這5億美元資產的同時,卻投入1.7億作空,代表大摩根
本就知道這真是「一袋糞便」;最後,這筆5億元資產中,有4.15億美元變得一文不值。
這就是華爾街金融家的面貌,「一袋糞便」賣5億美元。現在,該是加倍奉還的時候了吧
!(呂紹煒)
--------
這是紹煒brother寫的金融犯罪分析,文中的提到小摩(摩根大通)和專門術語,
「一袋糞便」,話說我才看完半澤直樹最後一集,發覺金融相關的東西其實也可以弄得很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