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觀察站╱金融整併 公公併非首選

作者: gioiechang1 (錢(即貨幣)只是數字.....)   2013-11-25 15:16:12
1.原文連結: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318484.shtml
2.內容:
【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特稿】 2013.11.25 02:51 pm
打造台版的星展銀行,兆豐金控成了財政部、金管會啟動「公公併」的領頭羊,就以兆豐
金的資產、規模、國際化深度來看,兆豐金確實具有台版星展銀行的實力,但如何配對?
如何避免「公公併後反而變成公公(更無能)」或反而淪為民營銀行「一箭雙鵰」吞食的
後遺症,政府金融整併策略實應更有前贍性眼光,更國際化思潮,不可再迷信「公公併、
大就是美」的錯誤大夢。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明,台灣金融機構整併中,擬將現行八大泛公股銀行先行合併後,再
以公股銀行強大的資產實力向海外進軍購併,而民營機構則以東南亞市場優先放行整併,
基本理念,壯大台灣金融機構的資本實力,向海外購併,是正確的,但作法似有商議之處

第一,公公併絕非最好的作法,過去合作金庫與農銀的合併、或台灣銀行與中信局的合併
,都是「公公併」的代表,但整併後的合庫銀行已是國內最大銀行、擁有300多家分行,
但實際獲利表現還不如兆豐銀行的一半,台灣金控雖擁有龐大資產,但至今國際化的步調
,也未見具體突破。關鍵就在,公股銀行間不論併購幾次,其公股銀行被立法院、公家機
構「綁手綁腳」的限制,始終無法鬆綁,這個根深地固的枷鎖,就算公股銀行再併幾回,
效能不彰、無法突破的老問題依舊無解。
第二,公公併的目的為何? 莫倒因為果。近來傳出政府有意以兆豐金併彰化銀行,來解決
台新金與彰銀八年來無解的難題,表面上,似可趁機踢除台新金。但從實際作法來看,目
前台新金已表態,除非以26.12元原價買回,否則台新金不可能放棄到手肥肉。且依市場
粗估,兆豐金若能併入彰銀,在彰銀的持股可升高至12%,高於遭稀釋的台新金10%,有助
於掌控彰銀。
但這都是公股一廂情願的想法,財政部近來財政吃緊,根本無力提升公股銀行的股權,若
台新金透過股權加碼、吸收委託書方式,反而「意外」超越兆豐金持股,屆時,政府要擔
心的不光是彰銀被台新金整個併入、還要擔心「買一送一」連台灣最好的兆豐銀行也要一
併拱手併入財團口袋。
表面上,銀行合併,大是好的,從民營的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看得到績效,關鍵是透
過合併後,藉由龐大的資產規模進行購併,配合有效、強勢的管理效率和魄力引進人才,
才是銀行壯大的必勝條件。
但在政府談公公併、打造台版星展銀行的熱頭上,若政府始終以「管理公家機關」的方式
,管控公股銀行,就算公股併了八次,還是一樣沒有效率,與其老是想著老掉牙、無效率
的「公公併」,不如破釜沈舟,認真地檢討解除當前公股銀行受制於立法院預算、人事、
薪資等種種限制障礙。或是可考慮利用郵局龐大資本來壯大公股銀行資本實力、或購併國
際銀行等方式進軍海外,否則老是原地打轉,再轉個三、五年,台灣的銀行業只會離金融
中心、百大銀行愈來愈遙遠,屆時公股的競爭力、比不上民營機構,結果可能是全民皆輸

【2013/11/25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果然要大漲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