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貶值救經濟成安倍及台灣困局

作者: LetMeSee (Randy)   2013-12-23 10:09:54
1.原文連結:
作者: /撰文/楊政諭 | 今周刊 – 2013年12月6日 下午1:19
http://ppt.cc/VXlo
2.內容:
後金融海嘯時代,國際貿易不平衡的趨勢正在逆轉,最大出口國中國正在轉向內需經濟,
最大進口國美國則正將製造業回流本土,全球貿易增長大幅減緩,出口國在這樣的大環境
下衝擊最深,這是安倍經濟學與台灣的共同困局。
匯率貶值就能刺激出口產業,出口興盛就能提振就業機會與國民所得,所得增加就能帶動
整體消費及內需經濟;接下來,日本經濟就會展現截然不同的生命力。
以上就是安倍經濟學的簡單流程,其中各自牽涉到一些基本假設。先前,各界爭論的焦點
在於出口提升能否轉化為薪資成長,然而在日本今年第三季(七至九月)經濟數據揭曉後
,就連原本較無疑慮的假設─貶值能夠刺激出口,如今看來似乎也是一種「假設錯誤」。
全球化年代 經濟由貿易驅動
這一季,日本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年化成長率是一.九%,較前一季腰斬,而安倍
力拚的「淨出口」,則較上一季不增反減,下滑○.六%。
貶值無效,這個現象或許會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感到意外,但包含台灣在內的所有出口導
向國家,其實也都該用更嚴肅的眼光看待安倍經濟學的意外掉漆;尤其,當你想到日圓先
生木神原原英資對於日本出口不如預期的那句解讀:「因為時代已經變了,全球經濟都在
轉型,就連不斷舉債消費的美國,逆差都在縮小當中。」
是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全球經濟成長的動力來源,正從過去的貿易驅動,轉變為內需
驅動時代。而木神原原口中的「全球經濟轉型論」,其實也已經有了初步的數字可證。
攤開長期歷史數據,可以發現,國際貿易成長率和全球經濟成長率之間,在不同階段都存
在著一定比率的關係:自一九八六年到九五年間,國際貿易成長率與全球經濟成長率相去
不遠;這段時間,世界局勢橫跨冷戰後期至「後冷戰」的初期,國際間正在試圖打破貿易
往來的壁壘高牆,在這「全球化」的暖身期,經濟成長主要來自於成熟國家的內需經濟。
一九九六年至○五年,全球化大步向前,歐美國家與新興國家的經濟路線也開始出現了鮮
明差異。經歷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新興亞洲國家,在此期間以累積外匯存底為重要目標
,努力生產、外銷出口,再用賺來的外匯購買成熟國家債券,形同於借錢給成熟國家消費
;相對來說,歐美成熟國家則是不斷拉高債務,以「舉債」的方式維持國家經濟成長。
成熟國家樂於消費,新興國家大量出貨,這樣的模式讓全球貿易量大增,以平均數字來看
,此階段的全球貿易成長率約達全球經濟成長率的兩倍以上,這是一個貿易驅動經濟成長
的年代。
歐債危機後 歐美轉型引發進口減少
這樣的盛世一直維持到○八年,在陸續爆發金融海嘯與歐債危機後,「改革」逐漸成為歐
美國家的關鍵詞,在美國,改革的重點是「製造業回流」,在歐洲,則是「撙節」,兩者
的共同結果,就是減少進口。
於是,二○一一年至一二年,全球貿易與經濟成長率的關係,彷彿又回到了冷戰時期的水
準,比率數字下降到○.八%。隨著歐美大國的經濟結構轉型,進口需求減少,貿易活動
將不再是驅動經濟成長的主力。
在木神原原英資眼中,這樣的結構性轉變,正是安倍經濟學「以貶值拚出口」效果不如預
期的重要原因;殊途同歸的,國內學者亦認為全球經濟結構轉變至此,的確也到了出口國
必須重新思考未來戰略的時候。
「過去,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都會壓低匯率來提高出口競爭力,追求出超來強化經濟成長,
但逆差國家怎麼辦?」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說,出口國長期以壓低匯率提升出口,就
會造成國際貿易失衡,「這不是好事,順差國以鄰為壑,在國際景氣不佳時,逆差國家往
往只好選擇祭出保護主義。」
歐美需求減緩加上保護主義抬頭,這些因素都將讓出口成長的難度愈來愈高,政府也必須
為了刺激出口付出更多資源,愈想「拚出口」,資源愈是傾斜,犧牲的,則是安倍劇本中
扮演「經濟轉骨」關鍵角色的「消費」。事實上,○二年日本也讓日圓一口氣貶到一一○
元水準,但當時不只薪資未見成長,甚至出現出生率下滑、資產價格浮漲等問題,才在○
七年終止這場貶值實驗。
安倍掉漆後 台灣還要繼續拚出口?
過去幾個月來,出口業者不斷要求央行總裁彭淮南降低匯率救出口,「不過,央行在協助
出口商部分,真的已經相當努力了,出口商不應該再繼續要求。」許嘉棟說,就算要與主
要貿易競爭者韓國比,跟韓元比起來,台幣兌美元不見得貶少漲多。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公布的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十月的台幣比
韓元還要來得低,出口商以「台幣貶不夠」作為出口不振的理由,其實不盡有理。而台灣
長期阻升匯率所帶來的「內需不振」後遺症,其實也值得安倍借鏡。
匯率偏低的直接影響,就是進口物價上漲,進而衝擊國人購買力,影響消費與內需的成長
動能。十一月間,一群世新大學財金系碩士生突發奇想,在假油議題火熱之際,他們分析
了食用油價格的影響變數,結果,在預設的多項變數中,影響食用油價格的首要因素是國
際棕櫚油價格,其次就是「實質有效匯率」。
「如果油廠老闆都很老實,以目前的台幣實質有效匯率來看,油價可能會比現在高出許多
。」這是學生的結論。當然,這份報告不足以證明食用油與匯率的精確關係,但匯率與進
口物價的「反比關係」卻是必然,這也就是彭淮南不斷強調的:「匯價不可能同時讓出、
進口商滿意,更要為廣大消費者及一千五百萬弱勢機車族著想。」
「連中國都在轉型內需了,你們也應該想想新的成長計畫。」這是木神原原英資給台灣的
建議。的確,中國正在試圖提振內需,這個計畫走了三年,至今雖然仍在跌跌撞撞,但至
少已經正面回應了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既定趨勢。
仍然卡在「出口救經濟」思惟裡的我們,面對的問題其實和安倍的困局相似,是不是該想
想,為了「拚出口」,台灣已付出多少成本?而在世界經濟轉型的此時,「拚出口」又能
拚出什麼樣的未來前景?「停止一味追求出超」,或許才是台灣的答案。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如果不論ECFA還有服貿等大陸因素的薪資影響
「在全球低貿易期錯誤追求貶值拚出口」
這推理我是信了 如果現在是低貿易期 那麼未來又會是怎樣呢?
作者: noabstersion (感恩獅腹 讚嘆蝨蝮)   2013-02-23 10:53:00
沒數據支持 看看就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