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inaSue (著圍巾的修女)
2014-01-01 17:20:05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posts/230382270476824
令人矚目的社會實驗─法國富人稅/呂紹煒2013.12.31
法國富人稅經憲法法庭通過,即將正式實施。從2011年9月17日發生反富人的「占領華爾
街行動」至今,這是唯一取得具體成果者,對社會「貧窮的99%」而言,似乎彌足珍貴、
可堪告慰;對經濟學家、社會學者而言,這又提供一個最佳的「社會實驗」案例,值得關
注。但深入分析,卻又讓人疑惑,這個成果似乎只是政客的政治成果,其實際影響恐怕極
其有限。
法國社會黨總統奧朗德在去年初競選時,提出對年薪百萬歐元(台幣4100萬元)的富人徵
收75%的富人稅。時值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復元期」,民眾對那些拿高薪卻釀禍、還要
納稅人埋單善後的富人反感甚深,奧朗德擊敗尋求連任的薩克奇。
上任後奧朗德即積極推動此政策,工商界與富人當然卯足全力反對。著名的「大鼻子情聖
」男主角出走俄羅斯,奢侈品集團LV掌門人阿爾諾入籍比利時;全球最大化妝品企業、
也是法國市值最高的企業歐萊雅執行長阿貢痛陳高稅率會讓人才出走、法國不可能再召募
到「頂級人才」;法國職業足球隊揚言罷踢─足球明星是主要的「受害者」。雖然富人稅
一度被法國憲法法庭以違憲為由駁回,但經修改後還是通過。對那些參與占領華爾街行動
、及其它千千萬萬爭取消弭貧富差距者而言,算是一個初步的勝利。
金融海嘯造成的全球經濟低迷,受害最深者不是富豪,而是一般民眾─甚至越底層者受害
越深。經濟承平時,富人賺大錢;海嘯來,靠政府援助,那些金融企業竟然還是繼續分紅
、拿高薪,終而引發民憤,才有「占領華爾街行動」。政客也紛紛發言指責富人,除了法
國奧朗德公開承認「我不喜歡有錢人」、提出讓人咋舌75%稅率的富人稅外,美國總統歐
巴馬競選時也提出把最高稅率由35%提高到39.6%,同時指責過去執行長與基層的薪資差
距只有三、四十倍,今日竟高達274倍。
事實上,貧富差距拉大絕非金融海嘯之後的事,而是近數十年的世界趨勢。以美國而言,
最富裕的1%富豪在國民所得占的比例,由上世紀七○年代的8%增加到今日的24%;另一
份研究是美國從1993年到2011年,平均收入增加13.1%,但最窮的99%民眾只增加5.8%
,富人攫取過多的經濟成果非常明顯。所有的憤恨,透過海嘯一起爆發。
對經濟學家與社會學者而言,長期都有一個永無休止的爭論─高稅率對社會與經濟的正負
面影響。反對高稅率者強調重稅讓富人逃離、投資卻步,經濟整體大餅萎縮,窮人更形受
害。輕稅簡政、吸引投資與富豪,才能帶動投資與經濟,窮人亦因此受惠─台灣其實就是
這種思想占主流。另外一面則強調貧富差距過大引發的社會紛擾,讓企業終究難以永續經
營,認為反對拉高稅率者是「社會達爾文主義」。這次法國富人稅,就是一個非常好的「
社會實驗」,大家一定緊盯著看其影響與結果。
不過,壞消息是:法國的富人稅,未必如其表面看到的一樣有威力、具實驗性。奧朗德的
富人稅原本是對個人課徵,但憲法法庭認為「任何高於66%(法國現在的最高稅率)的稅
率將因被視為沒收性的行為而駁回」。因此,後來改為向雇主課徵,即企業如果有年薪高
於百萬歐元者,超出部份要由企業繳交75%的稅(真正的稅率是50%,其餘部份是各項社
會支出)。更重要的是,這項措施只維持今、明2年,2015年即廢止,屬「暫行措施」。
顯然,奧朗德是要向選民作交代,但又不敢真把事情搞大─最高稅率「只有」45%的英國
首相卡麥隆已經在向法國富人與企業招手,說歡迎他們到英國居住投資;依照估計,法國
一年大概只能增加2.1億歐元(約86億台幣)的稅收,實質影響小。法國雖是全球第5大經
濟體,但病情頗重,如經濟持續無起色、甚至低迷滑落,富人稅可能成為代罪羔羊,其它
國家更不敢推高稅率。長期而言,對反貧富差距者而言,未必是好事。
30幾年前,全球曾經歷過一次高稅率大幅下修的過程,經濟社會思潮主流由福利國家、社
會主義移轉到自由競爭、市場經濟;英國柴契爾夫人1979年執政,把英國最高稅率由83%
先降到60%,再降40%;美國的雷根總統則把最高稅率由70%、50%一路降到28%。降稅
加上鬆綁、民營化等措施是活絡了經濟,但也種下30年來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的惡果,功過
至今仍爭論不休。
有人認為這次法國富人稅,代表的可能是另一次經濟社會思潮主流的大翻轉;但看看大部
份國家仍按兵不動,法國也只敢搞「暫行措施」,這種看法大概樂觀過頭了。
整個富人稅案中,最逗趣、「值得稱道」者,莫過於法國財長莫斯科維奇。他跟媒體說,
推動富人稅「不是一個懲罰措施,而是一個愛國舉措」;因為富裕階層正被賦予為解決法
國財政問題作出「特殊貢獻」的機會;他說:「我相信富人對此一定非常感激」。原來,
政客的自我感覺良好,非台灣獨有的現象!
....
法國富人稅可說是創舉,施行之初即不少富人聞風而逃,
不過如果全世界都在客富人稅的話,那又會是什麼情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