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不入TPP就被邊緣化?

作者: JamesSoong (Amari Cooper!!)   2014-01-05 19:31:58
1.原文連結: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4010500212.html
2.內容:
不入TPP就被邊緣化?
2014-01-05 01:53 工商時報 【于國欽】
 ■TPP係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的簡稱,TPP是以新加坡、汶萊、紐西蘭以及智利於2005
年簽署的P4自由貿易協定為基礎對外擴張,如今參與談判者有原P4、美、加、澳、越南、
秘魯等12國。
 ■2000年台灣出口規模是南韓出口規模的88%,2011年降至55.5%,2013年前十個
月微降至54.5%。而韓歐盟FTA遲至2011年7月生效,美韓FTA也延至2012年3月才實施。
 今年元旦,馬總統的元旦文告裡有六成篇幅談及我國外貿情勢,其對台灣未能參與
區域經濟整合的急迫感,於此可知。然而,近年台灣外貿競爭力下滑,究竟是未參與區域
結盟所致?或是產業調整過慢使然?有待進一步釐清。
 從總統談話的內容可以知悉,對於近年台灣外貿成長趨緩,在美、歐、中等主要出
口市場占有率節節下滑,府院總認為這是台灣未能參與區域經濟結盟所致,馬總統在元旦
談話中表示:「如果其他國家廠商出口可以免關稅,我們卻要付5%到10%關稅,那我們
如何與別人競爭呢?」
 我有高比例零關稅待遇
 這席論述很有說服力,但是台灣目前出口產品是否真要付出這麼高的關稅?我們可
以查考一下世貿組織(WTO)的統計,台灣2011年輸美的「非農產品」總額裡,已有四分
之三免關稅,輸歐也有近六成免關稅,輸往中國大陸的非農產品比例稍低,但也逾五成免
關稅,至於出口到港、星則早已是百分之百零關稅。
 換言之,台灣今天雖然沒有與美、歐等主要貿易夥伴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
但由於台灣是世貿組織的會員,拜多邊貿易協定、資訊科技協定(ITA)之賜,依然享有
極高比例的零關稅待遇,尤其台灣出口最大宗的資訊電子產品多數已在零關稅之列。再者
,韓歐與韓美FTA係於2011年、2012年才生效,此前台灣外貿即已被南韓拉大差距,因此
硬要把我們近年出口競爭力下滑的現象歸諸未洽簽FTA,實在過於牽強。
 馬總統在去年國慶及今年元旦談話裡都以類似的思維敘述,這樣的談話很容易讓大
家誤以為未洽簽FTA就得支付高額關稅,他在去年國慶談話時說:「根據2012年的統計,
每100美元貿易額中,可以獲得的FTA免稅或優惠的金額,新加坡高達63美元,韓國也有34
美元,台灣在ECFA生效三年後才增加到4美元,遠遠落後新加坡與韓國。各位鄉親,我們
還能不急起直追嗎?」
 馬總統在今年元旦文告中又說:「台灣與TPP成員的貿易占台灣總貿易35%,而與
RCEP成員的貿易占台灣總貿易更達56.6%,但台灣卻不在這兩個區域經貿體制裡,這顯示
了我們加入這兩個經濟夥伴協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府院忽略多邊貿易成果
 這兩段談話所引用的數字,乍聽之下,令人恐懼,但這樣的論述顯然是不夠準確的
,並且完全忽略了WTO自1947年以來八個回合多邊貿易談判所創造的低關稅事實。對多邊
貿易稍有涉獵者都知道,今天台灣沒有參與TPP、RCEP,並不表示占我們出口三成五、五
成六的產品都要負擔高關稅,相反的,在多邊貿易協定下台灣多數產品早已享有低關稅、
零關稅待遇。
 台灣近年出口表現確實大不如前,不論是在美國、歐盟或中國大陸的市場占有率皆
遠低於十年前,並且出口規模已降至南韓出口規模的55%,惟這究竟是未參與區域經濟整
合所致?或者是產業轉型過慢使然?實需審慎研判,若屬後者,則恐怕該強化的不是區域
整合,而是產業政策。
3.心得/評論:
台大法律系真是被上天派來懲罰台灣的
腦袋有洞 只會玩文字遊戲 屁事都不懂
台灣電子業除了少數世界級龍頭廠外
作出來的都是垃圾 只靠租稅優惠和壓榨兩岸勞工賺錢
(喔!還有新台幣貶值的匯兌收益 還有老闆炒股票的業外收入)
如果你作出來的是垃圾 關稅降到零還是賣不出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