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金融雲端:Sony的十字路口

作者: Jerry (中肛j 的 野望)   2014-02-06 16:49:36
1.原文連結: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206/18616921
2.內容:金融雲端:Sony的十字路口 2014年02月06日
上世紀五十年代,日資巨企Sony創辦人盛田昭夫在美國推銷新式收音機。身處芝加哥的盛
田昭夫,抬頭看見保誠總部大樓鶴立於一眾摩天大樓之中,觸發他搞多一瓣,在日本創辦
Sony保險業務。誰會想到,當年盛田昭夫的靈機一觸,居然成了Sony今天的「吊命」鹽水

Sony曾經領導電子產品潮流,蘋果教主也讚賞有加,但今天的電子產品業務乏善可陳,成
了整個集團蝕錢黑洞。《日本經濟新聞》昨日引述消息指出,Sony將會把其一個電子業務
──個人電腦業務Vaio出售予日本一個投資基金,料作價介乎400億至500億日圓(約38億
港元),相信是Sony要將非核心電子業務斬纜的第一步。
電子產品業務蝕錢居多
今天的Sony雖則仍有近八成收入來自產銷電子產品,但賣電子產品根本是蝕錢居多,大部
份經營溢利來自穩定的金融業務、娛樂業務等(見表),根本是保險業務補貼電子產品。
Sony的死因有很多說法,包括有指日圓強、高利得稅率等客觀因素,造成日本製造業集體
淪落,有說是太着重硬件規格,忽略用家體驗,最終鑽牛角尖,眼白白讓蘋果、Google等
對手打造強大的數碼平台如iOS、Android,遠遠拋離。
過去10年,Sony12次發出盈警,最新一次是去年11月。《金融時報》Lex專欄曾經比較,
數家日資、韓資品牌2003年至2012年間平均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Sony的ROIC僅得2%
,韓資LG則有7%、三星有13%。Sony受累於整個電子業務,整家公司的投資大、回報小,
與做蝕本生意,只是一線之差。
去年推出的PS4大賣,算是為Sony帶來一點生氣。查實PS4賣一部,蝕一部,每部售價399
美元的PS4,估計要損手數十美元,Sony寄望的是PS4帶來遊戲銷售,彌補損失,食糊要放
長線。但平面電腦、智能電話逐步蠶食遊戲市場,Sony處於捱打的狀態。
Sony另一個虧損黑洞,是電視生意,多年來了無起色。全球最大的電視平板電腦製作商三
星,都只錄得3%經營溢利率,市佔率僅到一成的Sony,有幾多利錢可想而知。即使3D電視
、高清電視推陳出新,整體電視價格仍然呈下跌趨勢,電視市場走向winner takes all大
勢下,Sony難以發圍。
包袱沉重難以大手改革
的確,Sony仍有不少賺錢、有領先技術的產品線,如數碼相機、鏡頭、音樂內容等等,是
這家公司翻身的依靠。公司去年推出手機算是受到好評,但始終在手機市場佔有率僅有4%
,遠遠落後於蘋果及三星兩大,這些賺錢業務規模相對細小,難以根本改善整體的電子業
務。
Sony處於企業轉型,個個都知道要變,但實際怎樣變,往往是知易行難。去年有兩派激辯
Sony的前路,其中Sony股東之一、美國對沖基金Third Point創辦人Dan Loeb,曾建議
Sony拆骨,把較穩定的娛樂業務分拆上市,務求增加彈藥,支持電子業務重拾昔日光輝。
不過,美資券商Jefferies將Sony電子業務貶到一文不值,該行的分析師去年建議,Sony
如其倒貼,倒不如早走早着,退出大部份電子業務,才是明智之舉。該名分析師估計,若
果一早壯士斷臂,退出電子市場,Sony過去10年經營溢利,能夠上升接近一倍。
平井一夫早前公開指出,Sony依舊要保住娛樂業務,又要在遊戲、相機、智能手機三大範
疇大展拳腳。今年初,Sony傳出再次裁走員工,如今再傳變賣個人電腦業務,Sony轉型大
計似乎是盡量減成本,削掉非核心電子業務。
平井一夫沒有走極端拆骨改革路線,而是小心翼翼,逐步調整,未必是壞事。但投資者怕
的是,太過瞻前顧後,掙脫不了積累幾十年的包袱,就會一步一步被迫走進「被拆骨」的
困局。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要死不死,看了真難過。台灣電子業也差不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