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 我想分享一個心得
最近我想做一個既有產品的創意商品
那、那樣東西基本上就屬於一般的民生用品
舉個例子 就拿牙線棒來說好了
像這樣的東西 ,一般人壓根才不會考慮到這種東西的品質
很多民生消費都是,舉例食安問題
台灣生產 100支 要價10元
大陸生產 100支 可能連3、5元都不到 加上關稅 運費 說不定5 6元還有找
好了 那麼今天同樣的東西 從賣家的角度 我一定是拿大陸貨來賣
大陸賣家也會這麼想 台灣也理所當然
即便服貿真的通過了 台灣製造成本本來就高
即使你有貿易優惠 你的商品競爭力本來就沒有 開了優惠
等於就是幫癌症末期的病人緩死而已
舉今天鴻海獲利 也是因為人民幣經年累月的升值
他的本業就如同我上述形容的
但你想人民幣永遠會一直升值嘛? 不見得
更何況服貿交換的民生消費也有可能因為人民幣走揚
而導致物價繼續飆升
''實際絕大多數人都不會享受到好處''
我得說 服冒 我並沒有仔細看過
''但這一定不是最後一個服冒 未來還有更多服冒''
但其實我不反對, 不過就長期來看 我看不到好處在哪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