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美國太陽能板政策失算

作者: ted5566 (ted)   2014-06-06 17:40:22
1.原文連結: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6608
FT Editoral:
A benighted policy on solar panels
US tariffs damage th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
http://www.ft.com/intl/cms/s/0/067751a0-ecbe-11e3-8963-00144feabdc0.html
2.內容:
奧巴馬政府的各個職能部門之間,有時看上去彼此互不通氣。週一,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才公佈了一項計劃,要求各州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週二,美國商務部表示,它將增加各州遵守這一計劃的成本。
美國商務部還宣佈,經過調查認定,中國公司出口美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受到中國政府的補貼,損害了美國製造商的利益。為糾正這一「錯誤」,美國商務部計劃向相關產品徵收最高稅率達35.2%的關稅。
這一決定對美國經濟、對環境都會造成損害。每一個參與制定貿易或能源政策的政府人員都應為通過該計劃而感到羞愧。
美國商務部是在接到太陽能世界公司(SolarWorld)的投訴後展開調查的,這家公司在俄勒岡州有一間工廠,但總部在德國。太陽能世界公司自身也得到政府支持,因為德國實行上網電價政策,保證生產商的太陽能電力以較高價格出售。
沒錯,太陽能世界公司正因得到的補貼遭到削減而苦苦掙扎。在美國市場上與廉價中國產品競爭也使其處境艱難,這讓它有了抱怨中國政府支持本國太陽能電池製造商的底氣。
原則上,美國政府應歡迎來自中國的低價、低碳技術產品,哪怕它們享受政府補貼。如果有人提議對進口石油徵收關稅以支持本國生產商,一定會被笑得無地自容。但太陽能牽扯到製造業(在美國也像在其他許多國家一樣,製造業仍受到極其不可思議的重視),通過徵收關稅以保護本國生產商的想法不會自然而然地遭到同樣的嘲笑。
但即便從其自身考慮,作為幫助美國太陽能產業的一個嘗試,徵稅也沒有抓住要領。
太陽能板成本的急劇下降是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一大成功之處,這在很大程度是中國生產商產能過剩的結果。在美國部分地區,得益於稅收減免政策,太陽能產品現在能與化石燃料正面競爭。徵稅計劃將危及這一成功。
美國太陽能產業的16.5萬個工作崗位中,只有五分之一是在製造業。剩餘職位分佈在諸如安裝、銷售和項目開發等環節,它們的興盛有賴於中國的廉價太陽能板,如果太陽能系統成本升高,將威脅到這些職位。
美國在2012年開徵的第一輪關稅沒有對該產業造成太大傷害,但這是因為中國公司找到了變通方法,比如所售電池板的電池為台灣生產,中國大陸組裝。這些漏洞正是太陽能世界公司投訴的重點,現在也被堵上了,這意味著,太陽能發電成本可能受到更加嚴重的影響。
美國商務部打算提高關稅稅率並擴大徵稅範圍,這是很不尋常的,而且可能面臨法律挑戰。中國也可能採取進一步的報復行動。美國開徵首輪關稅時,中國的回應是向美國產多晶硅(製造太陽能電池的原材料)徵收高額關稅。
行業組織呼籲與中國達成一項折衷協議,但對美國商務部來說,更好的解決方法是運用法律所容許的迴旋空間,改變對峙策略。
奧巴馬總統去年的氣候行動計劃提到了他對「環境產品及服務領域的全球自由貿易」的極大興趣。現在正是奧巴馬政府證明其確實明白這句話意思的時候。
譯者/曲雯雯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臺灣也要受影響了
作者: hihieveryone (逐浪人)   2014-06-06 17:45:00
什麼奧看就知道不用看了26
作者: pololo941101 (pololo)   2014-06-06 18:04:00
那轉單效應要來台了
作者: traceofwind2 (蒼)   2014-06-06 18:57:00
簡單來說就是美國政府沒有便宜的太陽能板可以買了而美國政府的舉債上限又快到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