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中韓FTA敲定 台3年損6500億 產業憂:大災難

作者: buddhawu (波瀾壯闊的人生)   2014-11-12 22:22:36
※ 引述《SETL (Orz)》之銘言:
: 服貿對gdp的影響是0.03%=0.0003
: 哪後政府就把經濟不好怪到反對的人身上...
: 過了離633也還很遠很遠
: ECFA早收影響更大學生就不會衝進去...
: 他說的數字,我猜他是想說協議簽了以後要分好幾年生效
衝進去的學生根本不理解政府為何要簽ECFA,也不知道其影響吧!
只是一群被意識形態沖昏頭, 以為政府要將台灣給賣了的小孩罷了~
: 服貿就是城下之盟
: 對面就是要台灣透過中國走向區域經濟整合
: 政府沒有明說,但是政府說不簽服貿其他國家不會跟我們簽自貿協定
: 詭異的是對岸都當白臉,都一副很愛跟台灣合作,大家一起賺錢的臉
: 黑臉都是政府自己出來當,同時批鬥反對的人
: (不能不簽,不簽跟其他國家沒得簽
: 中韓FTA影響台灣很大,幾千億,不簽就慘了...)
對岸要讓利, 當然就是希望能藉著兩岸密切往來, 讓台灣經濟能更依賴對岸,
同時情感上能認同對岸現在主張的"兩岸共同振興中華"的想法。
以達到將來兩岸和平統一的遠景。
而台灣政府現在的兩岸策略上是刻意不說破這點, 儘可能讓兩岸之間的貿易障礙降低,
其想法是藉由良好的兩岸關係, 讓台灣成為外商區域總部的設點處,
希望台灣能成為大中華市場的中介者角色(目前以製造業成功率較高, 但服務業有潛力),
外商駐點台灣後期望他們能在台從事些技術研發、關鍵零組件採購、商情蒐集等
高附價值的業務, 就類似新加坡在東南亞市場的角色, 不過新國以金融業為主,
台灣目前大概只能先從製造業做起 (金融業目前還比不過香港、上海)。
台灣目前還有啥魅力可吸引外商呢? 我個人覺得大概就是較對岸完善的法治和
完整的產業群聚吧。
但在這之前, 兩岸間的貿易談判、開放市場就很關鍵了。
若台灣不想跟對岸作生意, 台灣對外商還會有吸引力嗎?
就像加拿大、墨西哥若不跟美國做生意, 這兩國還有投資價值嗎?
我覺得馬政府的策略就是將兩岸關係國際化(至少在經濟上),
從中創造台灣不可或缺的價值, 如此才對台灣長遠安全加上一個保護罩。
是否可靠還要將來觀察, 但總比沒有好對吧。
: 不用去猜民進黨會怎樣
: 現在是國民黨執政
: 服貿就是被抓到一堆問題
: 而且民進黨執政的時候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賴度是升高的
: 並沒有不理性的不跟對面做生意
: : 你以為換個政黨去簽會簽得比較好嗎
: 都沒有做你就打到一樣爛
: 所以你都是含淚投票?
號稱愛台灣的扁政府執政時, 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賴度反而比現在馬政府高,
這不是很可笑嗎? 表示政治上跟對岸互鬥只會逼著產業出走, 到對岸設廠。
目的是避開兩岸的關稅及尋求東協加三的市場,台灣只會更沒籌碼跟對岸談。
雙英ECFA辯論時, 蔡英文根本無法招架不跟對岸談判時, 台灣產業該何去何從的提問,
只好提出以農立國的主張試著替民黨的主張找出路, 結果當然會輸。
台灣相比中國大陸目前還有一些製造業上技術的優勢,
但若不靠著穩定熱絡的兩岸關係獲得外商支援及經濟利益的話, 會更沒資源從事創新,
將來完全被對岸追過也是可見的。
有人說, 台灣產品缺乏競爭力才靠中國市場。
但若沒有較易打入的中國市場做後盾, 又如何逐步進步到國際水準?
聯發科不就靠著中國市場才茁壯到可與高通比拼?
華為也是靠著中東、非洲、中南美洲等開發中國家逐步成長到現在的規模。
若批評政府政策的人有本事開創像google, 微軟, 應用材料這樣的跨國高技術型科技業,
我們當然可以不跟對岸作生意, 但台灣沒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可依賴,
企業又要從哪裡尋求成長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