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財報來討論財報吧~
那就舉102年度台積跟鴻海兩家的繳稅率來比較....
台積電的所得稅費用/合併營收約4.6%,
鴻海大概是0.73%,
鴻海的稅前淨利率大概是4.4%....
換句話說鴻海只要繳納跟台積電一樣的稅率那它就成了虧錢公司~~
更不用說他的獲利裡面還有10%是從兌換盈餘...
借台灣或者低利息國家錢存中國賺利差賺來的,
網路上一堆人還在挺鴻海繳的錢最多,
我不知道你的邏輯在哪裡~
一方面批評年輕人缺乏拼勁,
另一方面又挺這種不靠租稅優惠就會倒的殭屍公司,
鴻海把資源(市場資金、人才)吸走....
透過政商配合把創投環境搞成這樣糟糕
卻還有臉來說台灣的年輕人不爭氣~
現在還能拿自己繳的稅金最多來說嘴~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
但我只知道台灣的創投環境真TMD惡劣到不行
你要是想創個業除了資金得來不易外
技術入股的條件也是蠢到不行
(今年十月才修正,你就知道這個政府睡了多久)
更不用說第三方支付法還躺在立院裡替銀行法護衛多久
扯遠了~再說郭董說要投資LTPS這個新世代面板廠Toshiba、Sharp早就搞了
日本方面技術已經領先很多
更不用說韓國三星即便技不如人但也入股SHARP了
(當年郭董財大氣粗想用錢就買人家的保命符...結果你知道)
我是覺得郭董要搞面板銷價競爭這套老路OK
但是千萬別叫政府幫忙你跟銀行來借貸
把台灣的金融業拖下水
尤其是在中國此時也在扶植自己的面板廠~
有個多年不變的道理是只要中國想碰的產業
那產業就會產能過剩造成利潤稀薄
太陽能、LED....就是最好的例子
或許有人說大到不能倒~血汗公司有甚麼不好
根本沒有人敢跨入跟你競爭
但如果台灣想突破22K
最終靠的絕對不是2317這種公司
回頭看看這幾年,號稱科技立國的台灣
在這一波新的資訊革命浪潮裡
物流、金流整合的電商時代、社群時代
有哪個部分參與到?以前還有無名小站、番薯藤這些跟著浪潮一起的公司
回頭看鴻海還是老想硬體殺價的老路根本就沒跟上浪潮
喊了幾屏幾雲結果有甚麼突破?
難怪永遠只能賺取最微薄的利潤